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八章 纪纲

    蒋瓛正一脸惶恐的站在下手,此时的他早已是后悔无比。太孙不止一遍的提醒过他注意江南士林的异动,但是许是这些年的“风平浪静”,锦衣卫有所松懈,此次哭庙案未能及时发现,未雨绸缪,虽说在当天就查清了前因后果,但是恶劣的影响已经不可挽回,先不去想回到应天以后将要面对的处罚,蒋瓛现在只想将功赎罪,先把太孙这一关给过去。

    小朱看着下面惴惴不安的蒋瓛,缓缓开口道:“看来锦衣卫这些年是过于安逸了。”

    “臣罪该万死。”

    “这些年汝也算是尽心尽力了,不过一个位置呆久了,可能是有所懈怠了,办完这个案子汝去新洲吧,那里需要几个可靠之人。”

    闻言,蒋瓛心中大定,太孙这么说虽是将他贬黜,但是总算是保住了性命,而且太孙已经做出了处罚,皇帝那里也算是过关了。

    锦衣卫专门替天家干脏活累活,蒋瓛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像前任毛骧一样,能够急流勇退,去海外之地安度余生。

    “臣谢殿下恩典。”

    小朱语气一变说道:“先不用急着谢恩,哭庙案还没有结束,很多事情需要汝去做。朝廷是尊重这些读书人的,汝当约束手下,依法办差。”

    小朱在说到“约束”和“依法”的时候说的很慢很重,蒋瓛也是明白了,瞬间两眼放光,领悟了太孙真正的意图。

    替天家背锅本就是他存在的重要意义,只要还有价值,他这把利刃就不会被摧毁,因此赶紧回道:“微臣明白。”

    相应的蒋瓛也把“明白”二字咬的极重。

    小朱当然也听得懂其中的意思,也就说起了第二件事情:“汝之后谁可接任指挥使一职。”

    蒋瓛想了想还是说道:“现在的同知和佥事如果平调情报局倒还可以,只是锦衣卫位置特殊,臣恐这些人都不能胜任。”

    “看来汝已经有了合适人选了。”

    “臣心中确实有一人选,只是目前还在培养之中,恐怕一时半会还无法胜任指挥使。”蒋瓛也不卖关子,接着介绍了起来,“此人名叫纪纲,德州府临邑县人,前两年刚刚投了锦衣卫,此人弓马娴熟,胆略过人。只是此人缺点也颇多,桀骜不驯,阴险狡诈且野心勃勃。不过臣认为此人用好了就是一把好刀,因此这两年也多有提携,上月此人刚刚升任千户官。”

    小朱也没有想到,由于历史线的改动,阴差阳错之下纪纲成了蒋瓛推荐的接班人,不过小朱倒也无所谓,反正对于纪纲这种人的历史记载,对于士大夫节操有足够反向自信的小朱最多选择性的做个参考。

    “能被你蒋瓛看上的人,孤倒也想见见了,这样吧,这次的哭庙案,具体的事情就让此人办吧,办好了孤升他做佥事。”

    “臣替纪纲谢过殿下的提拔之恩,臣定当将殿下的提携亲自转达给纪纲。”

    “哭庙案需要一段时日,汝只要用心办差,其他的事情不用过于担心,汝这些年的功劳孤是看在眼里的。”

    小朱又安慰了蒋瓛几句,蒋瓛也是连连谢恩,直言自己寸功未立,有愧皇恩。

    说完几句场面上的商业互吹,蒋瓛也就离去。

    出了正堂以后,蒋瓛的双眼迸发出了一阵慑人的寒光,哭庙案的爆发让他的为官之路几乎画上了句号,太孙虽说答应保他善终,但是蒋瓛也完全明白,作为交换,他必须在此次哭庙案中替天家背上骂名。

    蒋瓛更是没有可回旋的余地,作为天家鹰犬的他们能够去海外之地苟此残生已经是万幸了,甚至不是毛骧在前,他都不敢相信真的能够安稳落地。

    现在的江南士林在蒋瓛眼中,成了他换取自己善终的一张投名状,不但是为了报复、教训这些读书人,也是为了自己,蒋瓛准备将这辈子的所有狠辣都用在这些读书人身上。

    当天下午,蒋瓛就在锦衣卫的驻地召见了风尘仆仆赶来的纪纲。

    对于自己的恩人,纪纲还是毕恭毕敬的。

    “卑职见过蒋大人。”

    “哭庙案汝怎么看?”

    “回大人,这些人竟然借此要挟太孙殿下,实在是罪不可赦,定要严惩这些人,以儆效尤。”

    蒋瓛闻言也甚是欣慰,看到纪纲站位非常正确,很多话就可以不用说了,因此也拍了拍纪纲的肩膀:“好好表现,上午太孙召见的时候本官推荐了汝,切莫辜负了殿下的期待。”

    纪纲闻言双眼放光,对于他这种有野心的人来说,绝对会抓住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也问道:“还请大人示意?”

    蒋瓛则是不满道:“示意什么?太孙爱惜百姓,尊重士人,有什么好示意的。你刚刚不是有自己的想法吗?本官的想法也和你一样。你小子前途无量,但是本官要告诫你一句,锦衣卫乃天子利剑,替天家扫平一切不臣。汝虽说能力出众,但是很多事情还需要好好琢磨,好好领悟,锦衣卫可不好当,最重要的是要想明白,锦衣卫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纪纲开始细细品味起蒋瓛的话,蒋瓛则是已经离开,片刻后纪纲像是想明白了什么,正要谢恩,只见屋内早已空无一人。

    纪纲朝着屋外做了个揖:“卑职明白,请大人放心。”

    走出屋外的时候已经有几名千户官候在门口,蒋瓛早已有过吩咐,众人也明白这颗锦衣卫的新星即将冉冉升起,因此一个个也是恭敬无比,丝毫没有同为千户官平起平坐的想法。

    纪纲也不多客套,直接对着这些人训道:“汝等这些年对于江南地区疏于监控,理当受罚。但是指挥使大人给了汝等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汝等可愿把握。”

    众人齐声回道:“全凭指挥使大人和纪大人吩咐。”

    “好,吾等乃是天子利剑,当为天家扫平不臣,汝等按各自辖区负责,进行排查。苏州的哭庙案只会是一个开端,一些想要要挟朝廷的人肯定会趁着舆论风口趁机滋事,汝等要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揭露这些人的家族横行不法之事,特别是欺压百姓和抗税之事,一经查实严厉处理,并且通过当地报社迅速曝光。俺在应天接受培训的时候,教官就常说,要掌握舆论,打赢舆论战,切不可让一些心怀叵测之辈控制了言论。”

    “喏”

    众人齐声响应后,就四散离去,各自忙碌了起来。

    纪纲也没有闲着,作为在军事学院受过系统培训的优秀毕业生,纪纲早就把目光锁定在了一众从犯身上,来苏州的路上已经反复研究了几家的详细资料。不说这些人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就算是没有问题,纪纲也能“发现”一些问题,并且借题发挥。

    和蒋瓛谈完话后,纪纲更是信心百倍,早已将屠刀挥向了这些不老实的士绅头上。

    太孙目前还在苏州府,因此纪纲准备先向常州府的几家涉案人家下手,这会带着几队缇骑疾驰向了常州。

    小朱安排好了锦衣卫以后,就有条不紊的开始了一些既定的行程,哭庙之事在小朱眼中也就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小朱可不会像明朝中后期的皇帝那样,现在手握军权,小朱更喜欢以(物)理服人。

    小朱在不断视察着当地的工厂、卫所、坊市等地,接见着各行各业的代表,倾听他们的诉求。

    太孙妃此时也没有闲着,这些天徐妙锦和小朱分头行动,太孙妃看望了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抚恤孤寡,赈济百姓。

    这两天时间,太孙妃帮助小朱和自己收获了不少名望,江南的百姓都知道大明有一位尽职尽责的太孙妃。

    至于说又一次削弱了现任太子妃吕氏的存在感,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显然不会在小朱的考虑范围之内。

    小朱多花了一天时间,特地接见了如罗贯中等人在内的各类士林代表,或是以利益拉拢,或是是强硬恐吓,小朱用着自己的手段不断的分化瓦解这些家族形成的一些利益共同体。

    今天,小朱正在接见苏州的望族文氏和徐氏以及锡山的秦氏。

    这会堂内众人已是寒暄了几句,逐步的开始切入正题。

    对于世族小朱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恶意,比如大名鼎鼎的钱氏家族,就贡献了大量的人才。

    在汉唐时期,世族就是重要的人才库,只是明代出了朱瞻基这种奇葩以后才使得世族逐渐的失控,小朱要做的是未雨绸缪,并且将这些世族绑到大明这条大船上来,只有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才能同舟共济。

    特别是对于苏州文氏,小朱还是有好感的,文氏后人在满清南下的时候并没有效法水太凉那位,而是真正的绝食而亡,为大明尽忠,这也让小朱佩服不已。

    对于这三家,小朱的脸色明显缓和了很多,更多的是要以拉拢为主,威胁恐吓只是下下策。

    此时小朱开口道:“诸位都是苏州、锡山的名门望族,在地方上颇有威望,族中子弟也多有入国子监者。这些年也是积极配合朝廷政令,孤心甚慰。孤听闻汝等三人老母皆在堂,汝等奉公守法,母亲必定有教导之功,孤当封三位老夫人为诰命,为天下女子楷模。”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阳谋,三人也不得不接受,不然一顶不孝的大帽子肯定会被扣在头上。

    “草民谢殿下天恩。”三人齐声回应道,心中则是五味杂陈,活到他们这个位置,肯定明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等着太孙的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