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青年
繁体版

第二章 乡村青年—乡村中年

    由于刚毕业时,开局还不错,以及刚毕业时被飞涨的房价吓得,以及高中班主任的刺激,从小穷怕了的影响

    16年实习,17年正式毕业,工作转正后的他,第一时间就通过一个当时在宇宙行作行助的干姐姐帮助下,他分别通过,公积金,等额本金式的商代,外加父母干妈的资助和找人托关系下分别在陶姨先生工作二十几年的那个拼命脱离建州的沿海城市,首都,以及本省省会拿下了三套大两居

    主要他也确实穷怕了,虽然家里山上又三四百垧的松林,但是那个东西,回报周期实在太长了。为了之后的高回报,他家拒绝了通过嫁接的方式来让松树提前结果

    因为那样对于树木的生长不是很有利,以及那种的松塔松子价格低一倍

    当年为了承包林地与种树,他家真的快砸锅卖铁了,承包一百年,由于成片打包,承包的多,村里给了些便宜,那样也是一晌地五千块钱,一共一百八十多万,也就是早年还没他的时候,家里在老省会那市里做了十几年的废品回收站,攒了些家底,以及亲戚们愿意帮忙借钱,才包下的

    好树苗贵的很,成活率能有六成的一元一颗,一颗树苗小的和两根牙签接起来似的

    红松从幼苗到成年的成长周期约为25年,其中前十三年是所有北方树种中生长最为缓慢的,熬过了前十三年后,它的生长速度又会变成松树中最快的

    厚积薄发型的树木,像极了撸啊撸中的狗头,前期要极致猥琐,论争营养因为它都干不过普通的杂草

    怕被其他树木杂草遮住阳光,还怕被太阳晒,喜欢潮湿环境,长了六七年的小树苗最多一人来高,同年种下的快杨都已经碗口粗细了,它才小指粗细,容易死亡

    前十几年比伺候地里庄稼还要麻烦许多,而且只投入根本没有回报,

    一直到他高二第一学期期末,那年冬天家里才还完欠款,不再负债

    记得还完外债的那天,一向不爱喝酒的李父李母,在家中好一顿一醉方休,

    酒后的李父眼圈红红的对着李唐阿说着:

    儿子,你记得,这辈子尽量不要欠钱,欠人钱的滋味真不好受,这些年啊,因为这些饥荒,我是一个好觉都没睡过,看看你妈头上那些白头发,那都是愁的,我脑袋上也不少,你再看看你那几个大爷,那几个姨,你干妈他们,哪个像我们俩这么多白头发,为啥,因为人家没我们俩那么累,这么操心

    这些年可是苦了你了,上小学那会,开学学费都交不上,因为这,你们那班主任就没给过你好脸,你虽然没说,爸跟妈也知道,只是那会咱家是真没钱,后来那老师也调走了,也就只能那么地了

    这要是以后见着了,我可得好好问问他,当初为啥给我儿子脸子看,我们家没钱,你跟我要钱,逼我儿子干什么

    当晚李家三口人,在自家房中对着天上的明月,地上的银雪,尝到了苦尽甘来,十几年的苦熬苦挨,带给李唐阿一种不是特别自信的性格,对于别人从小就稀松平常的东西,他也很是珍惜

    虽然他是个话痨,但那也只是他用来掩饰自卑的伪装,起初因为经常吹牛被人戳穿,他也慢慢的喜欢上了看各种书籍,知识,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吹牛不被人戳穿,为了追求存在感,不想像浮夸中长的一样,那年十八,母校晚会,站如喽啰

    而实际起初他的穿着与行为,也可以说土的要死,与同龄人格格不入,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大学考上了本省的一家二本院校,出于安稳,以及从小穷苦挨饿的体验,他选择了食品专业

    大学期间,靠着爱吹牛,家里不再那么贫穷带给了他一点底气,让他成为了一个假社牛,大二时也找了一位女朋友

    女生是同城另外一所专科院校的大一新生,长的挺漂亮,有着挺多的追求者

    在女生的一众追求者中,他这位正牌男友,除了会吹牛以外,啥也不是,而且时间长了以后,总是吹嘘也是令人反感的

    好在象牙塔下的年轻人还没有那么物质,实习时因为工作原因,女生调到了首钢区工作,而他则留在了本省

    随着社会染缸的侵染,曾经纯真的感情,也慢慢的夹杂进了一些别的东西

    在异地以及女生的一位家住首都西部门沟区的男闺蜜家里拆迁分了几套房的诱惑下,这份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海滩城堡一样,一触即散

    比较侥幸的是,山上的松林在李父李母精心侍弄的情况下

    一些生长较好的红松在十五六年左右时就开始结果,虽然结果树木不足十分之一,单是每年的松子钱也远超普通城市家庭的收入了,加上林下种植养殖的产出,从他高三开始,李唐阿的父母开始为其积攒的老婆本也着实不少

    在李唐阿大二时知道他有了女朋友后,当年拍板包松林的李母和李唐阿干妈一合计,也去乘了一波各大城市的发展红利

    在他大学期间,以商贷的方式,在北上广深,以及东北第四省琼省SY市,分别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两套学区期房

    在已经开始限购的时期,通过跨区的方式,吃到了一波时代红利,这一切都是在李唐阿不知情的情况下做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家的松林结果量也在逐年提升,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发生

    缺点就是当时的李唐阿根本都不知道这些事,可能是李父李母对于他这个话痨的儿子那张爱得不得的嘴不放心吧

    根本就没和他提过这些事,喜欢种树的人,很是能耐得住,厚积薄发玩的那是极溜

    这个事情是在他转正后,同样买房时,想用他父母的名义购买房产时才发现的(这是陶姨先生给建议,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中,防止被有心机的人洗房,最后赔了夫人又赔房)

    也是因为他父母只有他这一个孩子才提出的建议,作为一位职业生涯前三十年都在法院的陶姨先生,由于职业习惯,面对陌生人,他喜欢从阴暗面切入,并不妨以坏的方面进行踹测,作出最坏的判断

    进入国企后,在同事的算计,亲人的叮嘱,领导的庇护下,李唐阿的成长是飞速的

    明白了许多东西,你会什么不要张扬,消停的眯着是最好的,不要觉得自己懂点什么,就有多厉害,比你厉害的人多了去了,只是人家懂得藏拙,人家知道懂得了会的越多,做的越多,做的越多,错的就越多,不做不错,少做少错的道理,更多的是日常比烂,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隔墙有耳

    六年的工作经历是对他的一场深刻磨练,让他懂得了学会约束控制鼻子下面的那张嘴,祸从口出他也见识经历过了

    已经29岁奔三十岁的懂得了很多东西,几年的企业经历,给他的工作经验实际真没有多少,更多的是他自学,并偷偷实践过的,摄影,剪辑,构图,运营等东西

    所以在离开企业后的他,回到了老家,继承家里山上的这三百多垧林地,不到十四万颗红松的松林

    林边早已用水泥桩搭配铁丝网圈了起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是守家在地,本村本屯的民风不错,村民邻里的关系也是很好,由于李父李母的低调不张扬,虽然村里很多人,能根据李家的日常花销,通过大概估算林地的产出,知道李家在村中挺有钱的,但也还能接受

    毕竟前些年李家的困苦还历历在目,都是口挪肚攒,一点一滴生生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