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2015
繁体版

20151022 沈阳 晴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写在这个日子也是没有办法,谁知道两年前会在这么一天开始。可能是处心积虑,也可能是灵光一现,反正记不得了。既然昨天都是总结和希望掺着说来着,今天就还是如此吧。

    我昨天也反省了一下,为什么自己的日记总是容易跑题。其实原因是很明显的,那就准备得不足。实际上就没有什么准备,除了每个月写故事的那几天,我会经常想想,尽量让故事中的硬伤少一点儿,其它的还真就是每天早晨起来想到哪儿写哪。因为不过随便开一个头,很多时候我都不太知道真正的应该说点儿什么。我也想过要是把字数降低一点儿,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可是在量与质的比较中,还是选择量。也许我想法是不明智的,但就个人而言,我觉得就是全力维护质的问题,我可能也没有办法,这是水平决定的,所以就是写再少的内容,可能水平就在哪里,短时期内没办法改变。所以我只能咬牙选择一个我可以坚持的策略,值得欣慰的是,又坚持了一年!有时想想,自己的内心都不觉的燥动起来,我也知道自己水平如何,可是想想和过去那个自己比,我觉得我还算没有那么虚度光阴。这也许也就够了!

    可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直到我这两天看到《罗辑思维》,我就想解释、扯淡、强词夺理是我强项呀!对于很多命题,咱不敢说是挑战,但至少也想说说自己观点、辩驳一下。还有就是咱不敢说补充,但至少狗尾续貂还是要试试的。当然原则我就不订了,反正原则太多,人也就会迈不开步了。这些周播的节目让我想想激动,这就好像一笔笔资源,也许会大大丰富我的内容。当然也会很快榨干我那可怜的认识储备,但是对于我这种只会浅思维的人来说,这个也许不是问题。我的能力一般是这样的,对新生事物开始只是观望,然后看着别人的经历总结自己的教训,然后我才会尝试,然后是反省,然后渐渐麻木,最后很快放弃或者忘记转向其它的“新鲜”事物。所以我有时可能对几件事儿发生兴趣,然后一个个浅尝辄止,最后把那些可怜的不知对错的统统写进来。所以我常常会想如果有一天我记日记了,然后回头看自己写过东西,我可能会很害羞,当然心态好点儿我可能还会觉得很开心。这就是我自己给自己晚年写得一本笑话集,想想自己年青时那种“二货”的样子,我现在都想笑!对了,除了《罗辑思维》还有《奇葩说》,但是对于这样的节目,我要先说,我未必仔细看每期内容,甚至我都不会看,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对于我来说,每周再拿出固定的时候做点儿什么而不是休息和放松的话,那生活就太紧张了。我不愿意面对那样的生活。

    对于工作上的事儿,我觉得我得说说了,不管用什么学习方式吧,我打算每半年就要了解一门新技术。能不能自己独立开发、维护我不敢保证,至少要努力做到吧。我要用大概三到四年的时间,完成Linux系统、Apache服务器、MySQL和Oracle数据库,还有除了工作用的以外的两门编程语言的学习,最后我会依赖我的这些能力换取更多的时间然后去学习C++。我觉得作为一个程序员也好,工程师也好,也许我这辈子在这个领域不会有什么建树了,但是对于一些深层的东西我是要触及的。我也知道到时候一把年纪,就算我学了,可能也没有用武之地。这个结果其实我早就知道,可是对于自己职业这算是我一种操守吧。这种感觉像什么呢?就像我当年打游戏一样,打着打着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也就不玩了,因为我觉得那就是浪费时间,可能在很多人看来那可能还是一种放弃。而现在我混着混着突然不想混了,因为我不想浪费精力了。我觉得就算我50、60岁还仍然干程序员也一点儿不可笑,至少我不会笑我自己。我的天赋如此,我的选择如此而已。我从来不觉得指挥千军万马有多牛,反倒觉得有机会如小卒一般站在当阳桥上,虽然不能像张三爷那样,一嗓子就吓退百万兵。至少也要来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许我人生的兴趣就在那里,想从DOS时代走过来的人,一直玩到未来,想想,我就不自觉的飘了起来。

    上面的内容,可能又和我的读书计划有冲突了,你把工夫花在技术研究上,那看书时间自然就会没有。也许吧,可是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果以后我上班下班的路上在公交车里是不是有机会看书。这个可是说不好,毕竟杂志已经让我压缩了一本,就是想省点儿时间能有机会多看看书。不过我说了,必须要技术深入学习,我才能换来时间去干其它的、坚持其它的。不能干那些拼体力的傻事儿了,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也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对自己尊重不尊重的问题。拼体力的事儿是要留给家人的,也许想到这儿是我的一个思维进步吧。如果我自己都看轻我自己,那想别人尊重我就很难了。

    人生还真是有点撕裂,好像应该说到篮球和电影了。之所以要一起说,是因为我想把它们都放到一个从属的地位。可是这也很难,怎么从属?想玩的时候不去玩吗?想放松的时候不去放松吗?这个我可做不到,对于篮球来说,可能我越来越懒,又有那么多计划,这个东西真的不会经常碰触了;对于电影坐电脑前就可以看,所以我觉得这个对我的未来是一个挑战。想想自己的日记写下去,随便找两个我喜欢演员的名字往里面一塞,然后再评价他们在电影表演如何,不行就发点自己对电影联想后的感慨,这着我之前屡试不爽。可是我想控制一下,不是不看,而是要少看,每周一部的比例吧。之前我行动证明一件事如果要我做,我可以坚持两年;从现在开始我要证明另外一件事儿,就是要我不做,我也可以坚持两年,也许这个比必须要做还难。可是有时想想这两年来,那一天是轻松的,也就是在家人过生日那几天比较轻松。可是总觉得还没有咂摸出味来呢,新的一天就来了,就又有了新任务。一天天剖开来看,确实是看起来苦哈哈的,还没有什么成就感。可是一路坚持到昨天,一回望,也会对自己说一句:小子,不错吗!

    老婆经常揶揄我说,我是那种自负到自己看着镜子会给自己磕头的人。之前我是不信的,直到有一天洗脸时,我一看镜子中的那个自己。唉,别说,还真有那个冲动!所以知我者,夫人也!要说对自己未来的希望,我觉得最后一点就是,我要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一点儿。小心眼的事儿可以承认,可是不能觉得这个东西就是我的底层代码,我要带着一辈子。其实要是我带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爱我的人和恨我的人都知道我是谁,而我只怕这些不好东西不能因此影响了儿子。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说起来容易,说别人更容易,可是我成为了什么样子,他很能就也成为什么样子。所以我不能放弃对自己要求。

    再说两句让父母欣慰的话吧。看我这篇的鼓励、加油,好像自己要把自己榨干似的。做父母的一定有点儿舍不得。我也不否认现在确实是比以前晃晃当当的日子紧了很多,但这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建设。这个过程中我自得其乐,当然也可能是苦中作乐。不过你们可以这么想一想,政府那些声嘶力竭的宣传的是他们做得最好的吗?同样,您儿子要是把这些都做成了,那还不成了圣人。我做不到,也做不全,这只是我一个希望。就比如我说坚持学习技术的事儿,实现就很渺茫,但是和身体比,渺茫就渺茫吧,你们又不在乎我未来会变成什么人。我想我只要活蹦乱跳的在你们身边出现就行了,在这点上,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最后,这是最后的最后了。我想说几句鼓励自己的话: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也是我几个月前盼望的日子,当初想好像到了这天会发生什么,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所以再坚持下去还是什么也不会发生,只是我知道我自己做了什么,我在为谁做。在一个节点上看我自己就像日记里的每一个字一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把时间上个个节点的我汇聚起来,我就让自己看到自己当年那敢想和不敢想的结果。什么都要从自己开始才好,感动也罢,震惊也罢。在对自己认同的这个事上,我是唯一的先行者,只有当我对自己态度平淡了,我才会得到进化。像现在这样时不时的激动一下,只是加油。人生路上只有阶段性的修整,不会有什么终点和彼岸。因为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过程。谢谢过去两年平淡、卑微的自己,如果未来我可以走得更远,那是那些日子的我提供的动力;如果未来我可以爬得更高,那是那些日子的我奠定的基石。今天就要过去了,我已经做好了迎接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