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繁体版

第107回 南行集

    三苏父子均是嗜书如命之人,一头扎进王氏书楼后,一晃就是三天。谁能想到,在蜀地这座偏僻小城,居然屹立着一座宛如琅嬛福地的私家藏书楼。

    三日后,苏轼三人依依不舍地跟王老丈和藏书楼辞别。他们今日必须返回犍为县城,否则家人们就该担忧了。

    苏轼三人一步三回头地从王氏书楼离去。三人内心多少会有失落,相互之间的攀谈也少了一些,气氛有些沉闷。

    行走之间,苏轼突然停下脚步,似是想到什么,双眼焕发出明亮的光芒,心潮澎湃地说:“阿爹,弟弟,我有一个绝妙的想法!”

    “哦!说来听听。”苏洵也被苏轼调起了兴致。

    苏轼神采飞扬地说:“咱们此行携眷乘舟沿岷江、长江东下,对于沿途的山川风光、风土民情和名胜古迹,我们父子三人可以各自畅写诗文,创作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怀古、咏物、行旅等。为文贵在自然,不能为了作文而作文,一定要到了胸中有话,不吐不快之时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咱们父子三人借此合著一部诗文集。名字我刚刚都想好了,就叫《南行集》!”

    “妙!妙啊!”苏辙狠狠地一拍大腿,一扫先前的阴郁情绪,眉飞色舞地说,“哥哥这个想法简直妙不可言。咱们父子三人将同一趟旅程的所见所闻所感合著为一部诗文集,三苏父子齐上阵,必定又是一段佳话。”

    苏洵略微思索后点头同意:“二郎这个想法极好。随着印本书的推广,如果咱们三父子的《南行集》能够结集印行流传于世,说不定就能风行全国、名满天下。这必定能为二郎、三郎即将开启的仕途打好基础、铺平道路。”

    “哈哈,阿爹,这您就多想了。只是王氏书楼这三日,我心有所感,文思泉涌之下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参考揣摩。我写,故我在,此乃我之大幸。”苏轼洒脱一笑。

    三苏父子是幸运的。十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民间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一门三苏名扬京师之时,活字印刷已经在宋朝全国流行开来。以前的文人要留下一点文字,极其艰难,因为只能雕版印刷。除非极为重要的文字,一般不会花费那么大的力气专门雕版。而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印刷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印刷成本大幅降低。因此如苏轼这般刚刚崭露头角的新人,写出来的诗文集,也有机会印成集子广为流传。

    后来,随着苏轼的文名愈盛,他的诗文总是很快就会结集出版,风靡全国,甚至形成极其强大的舆论力量。这既极大地提升了苏轼在大宋文坛的影响力,但也同时给他后半生的颠沛流离埋下了祸根。

    三苏父子回到犍为县城与家眷汇合后,当日即刻再次登船启程。

    苏家船只顺着岷江而下,在戎州进入长江。相对岷江,长江江面更为开阔,水量更加丰盈,而故乡也愈发邈远。回首西北方向,惟见苍茫的云雾与水鸟。

    巫山山脉是中国大地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长江蜿蜒至此,遇其阻挡,江水夺路而出,形成长江三峡。由于顺风顺水,船只速度相当之快,两岸叠翠的青山如同马群一样向后疾速奔去。苏辙看到岸上的行人,兴奋地想和行人喊话,可还未等到回答,船只就已经如同离弦之箭远逝。

    夷陵(今湖北宜昌下辖一区)属荆湖北路陕州(元丰年间,改“陕”为“峡”)。历史上,扼守于三峡出口的夷陵曾发生过著名的夷陵大战。夷陵这个名字,意味着连绵数百里的高山峡谷已经结束: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三苏父子轻松惬意的水路行程在江陵画上句号。十二月八日,一家人顺利抵达荆湖北路江陵府。自嘉州到江陵,1000多公里水路,行船两月,沿途经过了11个郡,26个县。一路走来,皆是三苏父子的诗行和远方。

    当日,苏家弃船在江陵府客栈住下后,苏轼和二饼独自上路,快马加鞭地朝着荆湖北路鼎州桃源县桃花源方向疾驰而去。

    这是苏轼提前跟苏洵商议好的。赴京为官后,苏轼的人生轨迹将彻底改变。一入官场深似海,从此半点不由人。苏轼读书破万卷,深谙其中五味。

    古往今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无论是古代官场还是现今职场,基本都是如此。领导换届,下面的跟随者基本全部换掉,能留下来的凤毛麟角。就算留下来,也很难再得到提拔和重用。

    古代官场,就是一个大坑。官大一级压死人,尤其是皇帝身边办事的人,伴君如伴虎,要做好随时豁出性命的心理准备。所以能被皇帝留下来重用,又能全身而退,还能善终的人,绝对是人中龙风,智商和情商都要爆表。跟随一个皇帝做事,尚且如此不易,如果再改朝换代,虽然说不上十死无生,也必然是九死一生了。

    面对即将来临的宦海沉浮,苏轼内心深处需要一个“锚”。这个“锚”是自己心灵的归宿,使得苏轼今后荣辱升沉之际,无论宦成名立,还是芝残蕙焚,苏轼都能锚定方位,不至于迷失自我。

    至于“锚”的选择,苏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这既是现实生活中的洞天圣境,更是苏轼心中的世外桃源。

    苏轼可以说是陶渊明的头号粉丝。中国文化史上有些大人物往往生前背时,而得盛名于既逝多年之后,其中少数最为杰出的大人物,甚至会被捧上神坛去。前有孔夫子,后有陶渊明,皆其人也。

    陶渊明生前先是断断续续地当了多年小官,归隐之后也只是一位地方名流、社会贤达。由于他的诗风不合当时的主流时尚,他在当时文坛并没有太高的地位。后来陶渊明的地位越来越高,南朝鲍照、江淹模仿他的风格写诗,沈约在《宋书》里为他立传。到南朝萧梁时代,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特别欣赏,重新为他写传,又开创性地为他编辑文集,给予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但是,萧统对陶渊明还是平视的,所以对他也有批评。到唐朝,对陶渊明的评价实行一分为二的风气仍然流行不衰,既有对这位前辈诗人的钦迟,又对老诗人株守故园很是不以为然。到宋朝就大不相同了。宋人普遍喜好陶诗,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美学价值观得以确立,陶渊明田园隐逸的形象得以完全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