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轻舟已然过了万重山
繁体版

第十章 与自己和解的这一年

    (一)

    有句话,“终于,我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那什么是自己讨厌的样子?

    是感觉自己离梦想很遥远,还每天要很“狼狈”生活的样子?是努力到最后,却发现不如别人一点天赋的很“无力”的样子?是被这个无情的大环境“摧残”的不成样子的样子?还是仅仅没有成为小时候自己向往的样子?或是已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改变了自己曾经不曾妥协的一些事情,只是为了在这个忙碌运转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不知道这些具体的事情是什么,但我知道,每个时期的我们,走到这儿,都已付出了全力。也逐渐被社会的“锉刀”修平了棱角,连每个人的表情都“修”的一模一样。

    从读书时期到现在工作,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实实,但并不顺坦。每件事自己都想“拼尽全力”的去做好,反而弄得自己每天都是很紧绷的状态,不知道是不是太着急,所以就会忽视掉很多的细节,急于证明自己,最后的效果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所以,后来我学会了“放过”自己,“顺其自然”的发展一下。

    你会发现,在你没有那么的去看重一件事情的结果的时候,他反而会发展的很顺,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心插柳柳成荫”。

    慢慢来,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浪漫的一件事。

    因为慢慢来,你会偶遇到自己曾经错过的风景,给到自己再一次相遇的机会;慢慢来,你会无意间碰到自己曾忽略过的美好,给到自己再一次重逢的机会;慢慢来,你会发现很多曾经因为着急奔跑而错过的很多事情,给到自己再一次弥补的机会。

    会觉得,以前的自己,为什么只知道着急赶路,一股脑的往前冲呢?冲到终点的风景固然是绚丽的,但沿路的景点也是不可辜负的。

    慢慢来,我们真的可以做很多事。

    比如,第一件事就是可以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么勇敢的事情,难道还不足以吸引你吗?

    (二)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习惯性的否定自己。

    而且是那种打心底里觉得自己不行的那种。

    或许是那一次把自己彻底“打造重塑”的时候,又或许是哪一次把自己从头到尾质疑了个遍,反正总有那么一两件事情,让自己陷入了无限的自证循环,疯狂内耗。

    这里生硬的插一句话:因为给予我们最初否定的,是我们最爱,最亲近的,或是最爱我们的人。

    就是感觉那段时间自己心里挺能藏事的,不光是事,还有情绪,也都能隐藏到外面看不到一丝痕迹,像一个没有感情的保密柜,不过锁住的,都是跟自己的过不去的过往。里面的事有大有小,一件一件在逐件累积。有的是触碰到了自己的原则,有的只是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

    光这两点,都能内耗将近一年。

    可最后,我们为什么要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呢?

    这是我内耗最严重的时候不知道打哪儿听到的一句话,感觉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那段时间,遇到的人,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得我一直在自我怀疑,自我查证。怀疑我这二十几年的处事方式,查证自己的性格缺陷,之后,陷入无尽的循环。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失眠整整一个月。

    我到现在为止,都不敢去细细想,那漫长的一个月自己究竟是怎样度过的。

    是一天一天走过来的,还是一秒一秒数过来的?尤其是夜晚的时候,只有自己知道,最后到底是怎样入眠的。可最后结果呢,是除了自己消耗了大量宝贵的精力和睡眠,其他的,什么都没改变。因为,他该是什么样,就还会是什么样,并且有极大的可能会一直都是这样。

    所以,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为什么要如此折腾自己呢,还要一直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放过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

    (三)

    “我觉得你应该这样。”

    “不,应该这样才对。”

    “哎呀,你们都不对,要我说,应该……”

    身边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声音为我们“操劳”着。

    可,我们静下来听到过自己内心的声音吗?我们自己究竟是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自由自在?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被传统思想束缚?不被所为的条条框框规矩?

    我知道,做自己很难,因为你要跟所有人解释为什么要这样,不那样。

    可你不觉得,跟所有人解释,这样太累了吗?我们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向别人解释?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蓝图,想怎么下笔就怎样下笔。

    管他最后画出来是“蓝天白云”还是“乌云密布”,是“鸟语花香”还是“寸草不生”。我都有能力去承担,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与他们无关。

    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过的一切,都是限量绝版的。只要我觉得,这个过程,值得,就好。

    我们管不住他们的嘴,但我们能管住自己的世界不被打扰。

    捂住耳朵,不要去听“闲言碎语”,去迎风用力奔跑吧!不要去关旁人说些什么,因为他们可不用对你的人生负责。别人那么多,自己只有一个,如果每天都要在别人的眼光里活着自己的人生,那实在是太亏了。

    (四)

    刚刚一下想到自己以前写过一句念起来很顺的话,“梦想,理想,上学的时候想想就好了。”

    已经忘了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下这句话。可如今看来,确实如此。

    还记得我们上小学五年级写的一篇作文,“我的理想”。

    还记得当时的自己写下的是什么吗?现在也正朝着那个方向在努力吗?

    或许,理想早已被“生活”所埋没,也早已埋没于每日的生计奔波。

    我们都要先生存,才能去生活。但我自知任何一件事都不会很完美,也不会像自己预期的方向那么顺利的发展,不然的话,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未完成的执念,生活本就是不完美的,所以才会让我们去不断探寻生活里的小美好。

    如今,理想也已成为了为生存妥协的一部分。

    (五)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竟让我泪眼婆娑。

    很简单的一个视频,讲的就是你身上有亿万细胞每天只为你一人而活。

    正好是在我心情很低落的时候,觉得还有一部分的“事物”是专属于我的那种感觉。

    只属于我,属于这个“破败不堪”的我,这个“不被重视”的我,这个“孤立无援”的我。至少这一刻,或是下一刻,还是有“事物”愿意为我而来的时候。那一刻,真的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流。

    同一时刻,很脆弱,也很坚硬。

    (六)

    “我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令我想不到的是,体会到这样感受的,是在家里。”

    那是一个凉风嗖嗖的夜晚,被我朋友吆喝出来陪他散心,与他在街边咖啡厅小聚,从不喝咖啡的他,那天破天荒喝了两杯后向我吐露的心声。

    他有一个弟弟,比他小八岁,是在他上小学的时候,他爸妈超生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开放二胎政策,当时都是独生子女。)

    最开始,他并不排斥这个弟弟,反倒,很欢迎这个小朋友来到这个家。

    后来他说,我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倾斜。

    因为他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缺少了那几年的陪伴,所以可能对父母的依赖情绪就没有弟弟那么强烈。他说他现在都能回忆起当时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在家里给爸妈哭着打电话的样子,这样的日子过了有小几年。

    之后爸妈回来发展几年后,弟弟就出生了。说弟弟出生那一晚,自己是跟外公就在小杂货铺里度过的,那天晚上,外公只是说,明天爸爸妈妈就回来了,家里还会多一个小成员。

    那时懵懂的自己,还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些什么。

    可后面发生一系列的事情,使得他内心越来越脆弱敏感。

    (七)

    时间一晃,弟弟七岁了,给他报了个特长班,学跆拳道。而他自己美其名曰为了学业放弃了最爱的绘画,因为绘画班的开销并不比跆拳道的低。

    听说这是他自己后来想到的一个原因。

    从那之后,他说他自己便攒压岁钱去买画纸,画板和画具。自己断断续续的画,因为还有学业不能耽误。也因为没有老师,所以说水平也一直停留在那里。好在后来在大学里,选择了自己的喜欢的专业,还是自己调剂的。

    弟弟则一直有家里的支持和陪伴,加上老师的用心,和他自己的努力,所以获得了不少奖项。第一次看到弟弟比赛带回来的奖杯,他说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替他高兴,而是自卑。

    使得他现在一直在想,如果当时的自己坚持下去,会不会也有一些奖项是属于自己的。因为就连老师让他去考级的时候,都被从小灌输的家里经济紧张,而下意识的没有回去讲。

    我当时本想调节气氛的打趣道,“难怪现在一提钱你就这么敏感。”

    看到他逐渐红润的眼眶,我立马就闭上了嘴。

    “我弟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他从小补课的花销都好多。我并不是说这些钱不该花,而是你知道人一旦有了同样事情的对比,他一定心里会有落差。”

    “我知道。”我从未如此温柔的语气说过话。

    我不知道该如何劝慰他,只能静静陪着,给他递纸巾。

    第一次看到一个一米八的小伙子,在我面前红了眼眶。

    直至后来他说了一件让我至今不能释怀的事,这件事也与他如今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

    也是使他说出那句话的主要原因,就是开头提到的那句,“我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令我想不到的是,最初体会到这样感受的,是在家里。”

    (八)

    其实他说后面还有一件事情,不大。

    就是他在家里说话没人接茬。

    但就是这件事一直是他心里额芥蒂。

    “介意具体说说吗?”我怕此刻脆弱敏感的他被我触及到曾经的伤痛而情绪崩溃,因为事,都是一件一件累积的,情绪也是,一点一点,到最后崩溃。可往往人们只是看到了最后的崩溃,并未注意或是在意之前的过程是怎样累积的。因为经历过程的,只有我们自己。

    “没事,都过去了。”他长舒一口气,“其实都是很日常的一些事情。”

    “嗯?”

    “就是平时说话。他们从来对我弟弟的话都是耐心听完,对于我就是心不在焉的不听,没有回应,甚至都不会等我说完直接就去干其他事了,但不管我弟弟说个什么,就算他们不懂,他们都会去问,然后跟他一起说这说那的。”后来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不止一次。”

    “那你同他们讲过没有?”

    “讲过,没有用。”他望向我,“你知道为什么我更愿意同你倾诉吗?”

    “为什么?”

    “因为你从不敷衍我,不管我讲什么,你都会听我讲完,就算你不知道,你也附和着假装知道,但有时演技真的很拙劣。”

    我听到他带有点半开玩笑的语气,放心了不少。

    我不知该如何开口宽慰他,这种无法改变事情的无力感。

    “还有无论我觉得做什么,他们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否定我。”

    “所以你现在才会常常对自己没自信。”

    他又一次沉默了。

    只是这次的沉默,直至我们散场,我都没有打破。

    只是想让他就这样陪着“破碎”的自己“小心翼翼”的回到家去。

    (九)

    我并不知道这些事在他与我倾诉之前在他心里埋藏了多久,我也不知道他自己独自走过了多少难熬的黑夜。我只知道,他前段时间与我通电话,说的是现在与这些事情和解了。

    他同我讲说,和解了意思是,这些事情会存在,并且会一直存在。只是他自己会慢慢的变得不再去在意,放过自己了,是与自己和解了。

    而且现在自己也有能力了,大不了就把自己从头再“养”一遍。画以前没有画过的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把想讲的事情讲给愿意倾听的人。再重新过一次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个世界这么大,总会有人因为你就是你,而愿意去接纳你,欣赏你。

    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很美好的存在。

    如果没有,那么就好好爱自己,这也是很酷的一件事情。就算是脚踩阴影,我们也能心向光芒,因为这样能更加确定光照进来的方向。

    (十)

    人们常说,“人终会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但这句话还有下一句,“也终会因为一时一景解开一生困惑。”

    所以,事情终会过去,时间到时也会给出答案。

    我们只需适时放过自己,打开自己,去拥抱每天的阳光和来自世界的善意,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一刻,你会释怀,到那时,你会觉得风轻云淡,世间的美好都会是一场有序的轮回。

    与自己和解的这一年,遇到过很多事,碰到过很多人,也见到了世界的多面性。

    所以,我决定就是在这“疲惫不堪”,“兵荒马乱”的一年里,与世界万物和解,最重要的是,与自己和解。让万物顺其自然,当然,也包括最重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