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五十九章 诗圣的足迹(六)

    杜甫携家人从同谷出发,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历时一个月时间,在乾元二年十二月底的某一个黄昏,来到成都郊外。老无力的杜甫,也不知道那来的心气,竟然越走越精神,浑然不似他自己所说的年老体弱。

    夕阳穿过桑榆,斑驳迷离的光,落在杜甫一家人身上,更显满身旅尘。远观成都城,炊烟袅袅,服饰全然不同的百姓,不知道忙些什么;寒冬已至,山川草木依然青绿,给人以温暖之感。这里没有战乱,没有饥荒,杜甫心神为之一震,仿佛脱胎换骨。

    自称白头老翁的杜甫,自从离开长安之后,再也不喜欢大城的喧嚣与繁华;此时此刻,杜甫将目光移向郊外,看到了夕阳中的浣花溪。一丝思乡之情油然升起,杜甫不明白,自古以来,那么多人客居他乡,为什么他自己会心有悲伤?

    杜甫被如画的浣花溪吸引而不能自拔,寓居浣花溪寺。寓居秦州、同谷时,杜甫曾兴起建新家的想法,却因种种原因而放弃。今日,杜甫散去心中的阴郁,“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与家人一起,为建自家的大宅而放纵自我。在亲朋好友的馈赠下,杜甫建起心中的草堂,周围栽种了数不清的珍奇树木与花草,俨然世外桃源。

    居草堂,杜甫忘记了功名利禄,忘记了战争与饥荒,仿佛迎来人生第二回,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生活之乐。在杜甫眼里,万物、万事都变成了诗,似乎天地都是由诗句堆积而成。突然之间,杜甫的诗句仿佛蒙上一层仙灵之气,读起来格外不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上元二年(七六一),逐鹿之战仍看不到结束的迹象,人们感觉到,天下更乱,不似人间,赛过地狱。

    刘展击败李峘、邓景山军之后,占领润州、升州、苏州、湖州等地。刘景山以淮南金帛、女子,贿赂平庐都知兵马使田神功,请其帅五千兵攻打叛军。初次击败刘展后,田神功纵兵劫掠广陵及楚州,杀商胡千余家,连各家埋在地底下的财物都不肯放过,掘地三尺,挖遍全城。

    田神功彻底击败、诛杀刘展之后,一部分叛军投降,一部分渡海逃亡。战后,田神功再次纵兵大掠苏杭等地十日。皇帝忽略不计纵兵之过,加田神功开府议同三司,徙徐州刺史。

    二月己未,奴刺、党项、羌寇宝鸡,焚大散关;又寇凤州,凤翔尹李鼎挫败其进攻之势。

    三月戊戌,史朝义杀其父史思明,即大燕皇帝位,改元显圣。史朝义秘密派人至范阳,敕散骑常侍张通儒等人,杀史朝清及其母辛氏,以及不愿意依附史朝义者数十人。消息泄露,范阳陷入内乱,数月之内,死去数千人,秩序才得以恢复。

    已故宰相、大将军张仁愿之孙张通儒也在范阳内乱中死去。天宝十年,安禄山向皇帝请求兼任河东节度使时,皇帝以时为大理司直的张通儒为留后判官,主管河东事。自此之后,张通儒与其弟张通晤彻底依附安禄山;没人了解其中的内情,也无人知道为什么。安禄山起事后,任命张通晤为雎阳太守,单父尉贾贲帅吏民进攻雎阳,杀张通晤。

    梓州刺史段子璋与东川节度使李奂不合,李奂上奏皇帝替换段子璋。四月壬午,段子璋举兵反叛,攻占绵州,自立为梁王,改元黄龙,以绵州为龙安府,置百官,又攻占剑州。五月庚子,西川节度使崔光远与东川节度使李奂合兵攻占绵州,斩段子璋。崔光远部将花敬定攻打段子璋有功,纵兵劫掠,杜甫做《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此时的杜甫已经出神入化,随手拈来的诗句,都充满仙灵气,不似人间该有。

    春去秋来,一场突如其来又必然会来的狂风,卷走杜甫草堂三重茅。杜甫从浣花溪的美景、草堂的宁静中突然惊醒,这里怎么会是我心中的乐土?一幅梦中才有的画卷,展现在杜甫眼前: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长安与洛阳的宫殿,人声鼎沸的街头巷里吗?肯定不是,也不是“锦城丝管日纷纷”的锦城。千万间广厦之中,有一座草堂,它姓杜。杜甫再起游历之心,坚信这天底下总会有一方净土,是心目中的乐土。

    年号“上元”也未能带来好运。秋九月壬寅,皇帝去“上元”号,称“元年”,以十一月为岁首,月以斗所建辰为名。

    江淮大饥,人相食。

    租庸使元载以江、淮虽经兵荒,其民比诸道富有,乃按籍举八年租调之违负及逋逃者,计其大数而征之;提拔豪吏为县令督办,不问负之有无,资之高下,看到谁家有粟帛,派人围其家,统计其所有而收缴税赋,甚至高达什之八九,称为“白著”。倘若有不服政令的人家,以严刑威逼。为了活下去,彪悍的百姓聚啸山泽为群盗,州县不能制。

    元年建卯月壬子,羌、浑、奴刺寇梁州。

    癸丑,河东军乱。王思礼为河东节度使之时,能节制诸将,资储丰衍。王思礼去世后,新任节度使实力不足,难以约束诸将,军资被瓜分殆尽。皇帝以邓景山为节度使,前去河东整治;诸将遂起兵作乱,杀邓景山,推举知兵马使、代州刺史辛云京为节度使。朝廷无奈妥协,己未,皇帝以辛云京为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绛州素无储蓄,民间饥,收不到税赋,朝廷给将士的军资严重不足。乙丑,突将王元振作乱,杀朔方等诸道行营都统李国贞。镇西、北庭行营兵屯于翼城,同样起兵作乱,杀节度使荔非元礼,推裨将白孝德为节度使,朝廷不得不承认。

    绛州诸军剽掠不已,朝廷担心其与太原乱军合从连贼,辛未,以郭子仪为汾阳王,知朔方、河中、北庭、潞泽节度使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发京师绢四万匹、布五万端、米六万石以给绛军。

    建辰月庚寅,郭子仪准备离京赴任,皇帝病重不见群臣。郭子仪坚持见皇帝一面:

    “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矣!”

    皇帝召郭子仪入卧内,嘱咐道:

    “河东之事,一以委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