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五十三章 时移世易(五)

    以前,大槐树下依据裴行俭、王方翼等人的所作所为,推测出,某些势力在西域有大利益。现在,听到裴伷先的手段,才真正确定,裴家在西域商界的势力不小。裴伷先怒怼太后,表明立场,得到利益相关方的支持,继承了裴行俭的遗产,别人走不通的商道,他能走通。这才是真正的大买卖,赚的是暴利。裴炎被诛后,裴居道升为宰相,最近,专职留守西京,大权在握,可以想象,其中的利益。想要用金钱来衡量其中的利益,大槐树下真的做不到,其他人也难以做到。

    陈子昂“山东饥,关、陇弊”,短短几个字,让世人明了,这次的灾情有多严重。唯一不解:“国家近废安北,拔单于,弃龟兹,放疏勒”,西域已经糜烂、丢弃,为什么白衣公卿觉得有利于大唐休养生息?这次不是玩笑,真的不懂,商道断,利国利民?大槐树下肯定,正常年景,商贾往来西域,朝廷收取的商税,一定远超维持商道所需军资。

    有致仕小官吏找关系打听,得来一些模糊的警告:

    “为什么历朝历代,朝廷总是定期打压商贾?想清楚了,就是答案。”

    大槐树下的主力是小商贾,没体会过被朝廷打压的滋味,怎么都不能想象。既然不理解,暂时留在脑子里,话题转向陈子昂。这才是真正的邻居家小孩,读书人的楷模。子昂少顽劣,十七始读书,二十四、五岁时,第三次科考,进士擢第,成为人人羡慕的白衣公卿。陈子昂的奏疏得到重视,传入市井,说明,此种观点,表达了众多白衣公卿、读书人的心声,在朝堂、民间,有相当的影响力。硬要将其分类,大槐树下做不到,不知道他们支持神皇、朝廷,还是李唐。不论倾向,这群读书人喜静不喜动,觉得大唐因灾难而虚弱,需要休养生息。

    永昌元年(六八九)春,正月乙卯朔,大飨万象神宫,神皇服衮冕,搢大圭,执镇圭为初献,皇帝为亚献,太子为终献。先诣昊天上帝座,次高祖、太宗、高宗,次魏国先王,次五方帝座。御则天门,赦天下,改元。丁巳,御明堂,受朝贺。

    二月丁酉,尊魏忠孝王曰周忠孝太皇,妣曰忠孝太后,文水陵曰章德陵,咸阳陵曰明义陵。置崇先府官。戊戌,尊鲁公曰太原靖王,北平王曰赵肃恭王,金城王曰魏义康王,太原王曰周安成王。

    神皇家祖先的地位越来越崇高,距离李唐家不远。有传言,朗州雌鸡化为雄。这种流言都能传到大槐树下,可见,反对神皇的势力不小,够乱。洛阳的牢狱还是地皮最紧张的地方,囚犯太多,装不下,怎么办?增加酷吏人手,提高办案速度。又有神皇的传言流入市井:

    太宗密问太史令李淳风:

    “《秘记》所云,信有之乎?”

    对曰:

    “臣仰稽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既成矣。”

    太宗曰:

    “疑似者尽杀之,何如?”

    对曰:

    “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也。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几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借使得而杀之,天或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

    太宗乃止。

    什么意思?谣言目的不明,看不出哪一派所为。有一点很清楚,暗示神皇不会杀光李唐家人。

    三月壬申,神皇问正字陈子昂,当今为政之要。子昂退,上疏以为:

    “宜缓刑崇德,息兵革,省赋役,抚慰宗室,各使自安。”

    神皇住洛阳,西京长安远离权力中心,达官贵人、读书人,从中国各地来到洛阳;白衣公卿,更是云集于此。这是石暮雨最想看到的情景,悉心打造的石城酒楼,因为雅致、收费低廉,成为读书人最爱。陈子昂出名后,最后悔的莫过于石暮雨,当初科考时,陈子昂留宿石城酒楼;当时没留意,否则的话,留下墨宝,成一时佳话。

    康惠澄、安僧达配合的很好,安僧达醉心于作坊,总是嫌自己做出的东西不够好。现在有了钱,经营作坊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不像以前,自己一人,闷头搞手艺。实在搞不出来的东西,安僧达会用钱,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解决办法。有皇帝家作坊在,什么手艺找不到?

    钱不是万能,香料是个大行当,牵扯到很多其它行当的工匠、店铺。以前没钱、没势,别的铺子不愿合作,很多香料做不出;现在大不同,香行社老亲自出面,哪个工匠、店铺都会给几分薄面。

    康惠澄更轻松,做掌柜这么多年,形成良好习惯,无他,唯客户舒适耳。也就是这些不是手段的手段,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很奇怪,自己水平有那么高?问的多了,自我评价随之拔高,就是水平高。当然,外界环境、条件也重要,而自己能抓住机会,当然是水平高,否则,该怎么解释?

    南市香行费尽心思,争取到朝廷的胡商政策,不再低三下四,从某种意义上讲,反而高汉人商贾一等。此后,一路顺风顺水,不再有其它势力排挤;各路汉、胡商贾纷纷上门,请求合作。

    西域、蜀地商道受阻,西香锐减,南香逐渐成为主流。从作坊开张,安僧达一直使用南香;尤其近几年,与皇帝家巧匠交流,加工方法、手艺不断提高,品质稳步提升,达到南市顶级水平,有了一争高下的基础。

    酷吏当道,一批南市大商贾受牵连,抄家籍没,流放边地;这个过程中,新进者有了扩大生意的机会。仅仅几年时间,南市香行后来者居上,占据到一定的份额。一批弱小的老牌店铺、作坊,加入香行,以求生存;由此,香行的影响力、控制力稳步提升。

    店铺生意好,康惠澄名扬神都,成为掌柜中的典范。各大商贾、世家,纷纷效仿春晴香店的模式,聘请水平高、口碑好的商界奇才做掌柜,避免家族纨绔败坏生意。为此,不少大商贾私下找康惠澄,希望聘为掌柜,都被婉言谢绝。生意场上,最重信任,双方没有信任基础,何谈经营?

    虽然不为所动,信心还是爆棚;给别人家做掌柜,不缺钱花,却也没机会成为大商贾,自己是不是该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