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终结与新生(下)

    永淳二年五月,乙巳,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寇蔚州,杀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智辩将兵邀之于朝那山北,兵败,为虏所擒。

    六月,突厥别部寇掠岚州,偏将杨玄基击走之。

    七月己巳,河(黄河)水溢,坏河阳桥、河阳城(孟州境),水面高于城内五尺,北至盐坎,居人庐舍漂没皆尽,南北并坏。

    八月,恒州滹沱河及山水暴溢,害稼。

    洛阳人在恐慌中渡过秋季,运气不错,雨水偏多却没影响收成,算得上正常年景。河阳属于洛阳,灾民不多,影响并不大。有了两季的收成,官府、民间都有了底气,大槐树下也松口气,却厌倦了无休止的边患,不愿意多提,倒是对天帝这两年的行程与大臣安排有些不解。自去年四月离开长安后,天帝再没有回关内;去年立重照为皇太孙,这是历朝历代少有的做法;更稀奇的是,封了一批品阶较低的宰相。

    今年七月,立皇孙重福为唐昌王,徙相王轮为豫王,更名旦。八月,以将封嵩山,召太子赴东都;留唐昌王重福守京师,以刘仁轨为之副。而太子不知道为什么,十月己卯,才到洛阳。十月癸亥,幸嵩山奉天宫。

    去年十月京都地震以后,今年二月,薛仁贵薨;三月崔知温薨,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琰,致仕。众老头有种不祥的感觉,觉得有大事要发生;整个洛阳变的肃穆,每个人都感觉到压抑,连街头的乞丐、混混,也不敢随便惹事生非。

    十一月戊戌,以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招讨阿史那骨笃禄等。诏太子监国,以裴炎、刘景先、郭正一兼东宫平章事。裴炎,山东士族,闻喜裴氏;刘景先,世家,自隋朝以来,家族高官不断,其亡父刘祥道同样是宰相;郭正一,寒门。这时候,已经有了极其隐晦的传闻,天帝身体极差。老头们点点头,去年地震以来,一切异常的安排都有了解释;唯一不解,天帝为何不回长安?

    十二月丁巳,诏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大赦。是夕,天帝崩于贞观殿,年五十六。第二天一早,老头们不得不躲进茶店的院子里,不敢呆在大槐树下。传闻,天帝有言:

    “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

    叶落不能归根,人之怨念也,看来,天帝真的是回不去,而不是不想回。老头们觉得,去年长安乃至关内的灾情,一定严重到极点,消息被封锁,只知道人相食、白铁余叛乱等。

    天帝与孬蛋、石头以及大部分的晓月社人,都是同辈人,出生在那个天灾人祸不断的贞观初的前后几年。民间对天帝高宗的感观不如太宗,也还是不错。高宗运气不好,怨不得臣民,生于米斗绢一匹,崩于米斗四百钱。同辈人的感受完全不同,大槐树下没有多少感触,晓月社却充满悲伤与沮丧。上半年曾经讨论过退出、纳福,都觉得慢慢安排,不用着急;这次聚会,却有了紧迫感,时不我待。

    还没提正事,众人先谈自己的身体,不是这里有毛病,就是那里不舒服,总之,年纪大了,身体弱了。康惠澄年纪要小一些,再说孩子还太小,没什么可安排;安僧达更年轻,还不能理解这群年轻老头子的想法,不是应该干到爬不动为止吗?

    王家有点复杂,家主是王莹王二娘。为了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王柔中有两大家子,与妻子王莹的孩子都姓王,算作王家人;与王莹婢女王三娘的孩子都姓孙,算作孙家人。正因为孩子姓孙,王三娘从妾升级为平妻;从权利来看,王三娘管一大家子,比王莹管的事要多。

    王柔中很明确,孙姓后代不得经商,耕读传家。奢华的日子不要想,不缺钱,也不会有太多的钱花,好好种地、读书。王家是商贾之家,有儿子、上门女婿,真正要安排的是王家人。

    王柔中告诉几个王姓儿子:

    “我老了,累了,以后家业交给你们操持。你们都清楚,大家族是祸害,必须分家,各做各的生意。但家不能散,要有个族长管家,否则太对不起你们的娘。现在家里不缺钱,给你们两年时间发展,谁做得好谁做族长。”

    话放出去后,三个三十多、四十来岁的儿子紧张了,怎么办?大郎王思礼长期经营泉州,见多识广,能力出众,又有母亲王莹的疼爱,做族长的可能性最大。不甘心的是女婿王思泰,小儿子王元翼。

    晓月社的边缘人群中,孙小豕最洛阳,在众人眼里,属于不务正业的人。很早以前,小豕将孙家汤铺甩给上门女婿,不再管事,除了几次投机,就是游山玩水品茶论道。在洛阳,整天乱窜,偶尔到大槐树下聊天,大部分时候,和一群号称正宗洛阳人的狐朋狗友厮混。这是介于中层与底层的一帮人,不打架,也没人敢惹,像小豕这样出身街头的都有好几人。要说洛阳哪里有好吃、好喝、好玩的,就要找这群人。当然,莫愁坊那种洛阳少年消遣的地方,他们还没本钱去胡闹。除了胡混,斗鸡、遛狗、玩鹞子、斗蟋蟀,比那些贵人专业的多,也有人以此为生意。

    要说传家,已经升级为老豕的小豕没什么好传的,一句话:自己混自己的,等我走了,家产交给孙圪垱孙家,谁也别想要,自己赚、自己花。

    李怀璧没有等众人安排家事,直接着手整顿。刘德很快决断,自己也不能离开。晓月社以前隐藏在幕后,操纵着相关的生意,现在逐渐走到前台。两位北市社老对外传言,晓月社是做大生意的地方,容不得亲戚朋友乱来,需要一批有能耐的掌柜来打理。

    首先被动刀的是南市晓月店,康惠澄大掌柜离开,诸多子弟也被赶走。两位社老选了两个没有背景的穷家子弟做掌柜,一个管彩帛店,一个管茶店。晓月店跟南市那些大店比起来,还是很小,换一个掌柜,没人在意。在北市,晓月店的举动却是惊天动地,包括大槐树下都议论纷纷,看不明白,难道两位社老要夺别人的家产?奇怪的是,所有相关者都默默退出,没有怨言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