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清风彩帛店(上)

    郑玚是同辈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只比孙圪垱的下一代大六、七岁。铩羽贡举之后,郑玚代替郑书生教书,在村民心目中,也是有威严的读书人。孬蛋之流不好麻烦郑书生,很多事情都找郑玚解决,所以郑玚成了孙圪垱的新一代智囊。现在,孙、王两家的下一代年近十五,到了订婚的年纪。孬蛋带头,几个兄弟邀请郑玚一起,商量孙、王两家的大政。几兄弟丝毫没有头绪,郑玚也不懂,但看到的东西多,告诉姐夫、兄长:

    “先皇为了抑制大家族扩张,曾下旨,限制大家族招婿,限制本族婚配,限制彩礼。而最近,皇帝又下旨重申。这说明什么?大家族为了扩张势力,拼命扩大族群。”

    孬蛋等还是没明白,郑玚继续说道:

    “孙家、王家要扩大家族势力,绝对不能与其它家族结亲,这样家族会分裂,实力越来越弱。”

    柔中听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说,就在本村解决,将村里人全部变成亲戚?”

    郑玚点头,强调:

    “以后孙圪垱一定要变成一家人,最后只有郑、王、孙三家亲戚,孙家只有三房。”

    柔中不乐意,纠正到:

    “孙家应该有四房!”

    孬蛋、石头、小豕急忙点头:

    “对,四房。”

    大政已定,接下来就是孩子们的前途。孬蛋家不能经商,这很明确;石头家的最好也不要经商,郑家肯定不能经商,只有王家与小豕家能成为商贾之家。石头还怕自己理解错,又重复道:

    “我家郎君从村子里找媳妇,我家女郎从村里招婿,是不是这个意思?”

    郑玚点头说道:

    “你们看我的妻子,就是村里的。两位长辈以为,我们不能去攀附,也不要妄想,通过结亲提高自己的地位,没用。只有自己实力强大了,才会有强强联姻一说。”

    陈七娘与王二娘的彩帛生意也有麻烦,首先就是份子,亲兄弟明算账,想要和谐,先要说清楚。开店的钱由孬蛋、王二娘、小豕凑钱垫资,因而陈七娘提议,份子分成四份,孙家、王家、孬蛋、小豕各一份。麦子不乐意,跳起来大吼道:

    “你们欺负石头老实,我不答应。石头管家,管的都是家里的钱财,自己没有私房钱;还有,郑家教书,也没私房钱。他们的辛苦你们也看到了,多分两份,给石头和郑家!”

    王二娘很惊讶地说道:

    “对啊,石头、郑家怎么没有私房钱?”

    郑七娘接过话题:

    “我有个想法,你们看行不行,石头和郑家入干股,用分红来赎买份子,你们看怎么样?”

    麦子的怒气消去一半,用另一半恶狠狠地盯着其他人,直到大家都答应,才露出笑脸,拱手感谢。至于桑蚕、织绣,那是另外一块,与彩帛店是买卖关系。

    谈定以后,郑七娘带着王二娘去检查织绣坊。现在由石头小妾,张氏二娘照看。七娘看着那些料子,指指点点,这地方不好,那地方有瑕疵,总之,一无是处。七娘不但说,还骂:

    “你看你们做的什么活,这样的料子卖给谁?你们要下点功夫,想卖好价钱,没什么窍门,就是手巧、仔细、勤快。”

    张二娘一边抹泪,一边点头,一边认错,千不好万不好,都是张氏没做对。麦子拍着胸脯承诺道:

    “七娘、王二娘放心,我一定亲自监督,谁敢偷懒,看我拳头!”

    伸手一拳,找了好久,没找到合适的东西打,最后打在地上,一个小坑。王二娘、郑七娘撇着嘴,看样子是觉得疼。张氏二娘吓得一哆嗦,不过,麦子从来没打过张氏小妹妹,还指望着她管织绣呢。

    店铺需要人,柔中与二娘、七娘一起挑了四个孩子到店铺当伙计,柔中的儿子王思礼,女婿王思泰;小豕的儿子孙元爽,女婿孙元楷。

    李怀璧的店铺做丝、帛,档次明显高。郑七娘、王二娘以为自己的手艺不错,跟别人比起来,还差得远。表现在价格上,必须比人家的低;郑七娘因而生气,跑回去骂张氏二娘。

    王莹王二娘的想法不同,王家是生意人,做的是买、卖,有什么卖什么。只要有人要,那就是生意,所以对档次无所谓。七娘不管那么多,虽然自己也没有那个水平,就是想跟别人一样好,谁叫麦子、张氏二娘要管织绣呢?既然想管,那就好好管。

    王二娘与郑七娘争执了好几天,不得不把店名定下来。隔壁李怀璧的店铺很简单,挂着李家彩帛店、李家丝店的牌子。这边的店铺是几家合伙,显然不能用姓氏。实在想不到好名字,就起个简单的,清风彩帛店,名字来源于乡名。两人整天盯着李家铺子看,李家的生意并不好,还没有自己店里的客人多。又发现,李家的客人都是豪客,一笔买卖的量超过自家一个月,果然不能比。两家店铺连在一起也有好处,李家价格高,散客都跑到自家店来买。王二娘对郑七娘说:

    “你看,要是咱的料子跟李家一样贵,保准没生意。”

    郑七娘叹气:

    “也是,张氏的手艺就那样,想提高很难,不该难为她们。不对,二娘,回去不许乱说,一定要说他们做的不好!”

    二娘笑着说道:

    “好!好!听你的,谁让你是官夫人呢?”

    康惠澄确实觉得尴尬,店里来了两个小郎君,不能打不能骂,还要教他们做生意。康惠澄很纠结,要不要教?不教也不行,自己就是跟柔中学的,人家的子侄来学习,自己有什么资格拒绝?所以,康惠澄的情绪低落,王柔中能猜到,现在能看到,拍拍康惠澄的肩膀,安慰道:

    “惠澄,不要想那么多,我们是要做大生意的人,看远一些,你永远是我王家的掌柜。”

    听到这句话,康惠澄想的更多、更远,却笑了笑,回答道:

    “放心,王君,我不会乱想。”

    王柔中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怎么讲,康惠澄的笑比哭还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