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卦仙
繁体版

第四十四章 洛阳的气运(下)

    通远市搬迁,货运码头变成贵人的游乐场,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场所。没有了漕帮的人,小豕的汤铺失去支撑,也要搬迁。真正给小豕带来利润的是商会的商贾,这就限定了必须跟着商会走。所以小豕搬迁到北市西南,瀍水堤堰上。跟随过来做漕帮生意的小商贩很多,小豕差不多是老大,所以先选位置。小豕选在最南端,几乎到了北市西墙的尽头。汤铺的样式照旧,靠着外墙搭建棚子。汤铺建好后,其它商贩才按照汤铺的模样搭建。这里有讲究,高矮、宽窄必须一致,否则会影响自己或者他人的气运,一定会被人打。

    汤铺生意照旧,不大可能赚太多的钱,就算那些来提汤的人家,距离也不可能太远,所以客人有限。近几年,市场上流通的假钱越来越多,虽说与官方的开元通宝有兑换比例,整体上来讲,钱在跌价。按道理,汤铺的利润不会降低,但实际价值贬值,跟别人比起来,赚的更少。想提价,基本没有可能性,按小豕自己的看法,汤铺就是这模样,想更进一步,需要走其它门路。小豕的厨艺有点小名气,很多小家族有红白喜事,会请小豕掌厨,收入还不错。不过,收入不固定,时间不固定,不算好生意。

    市场上的假钱多了就不能称之为假钱,因为除了官府,所有参与者都认可,所以被称为恶钱。铸造恶钱的人肯定大赚,所以官方严禁私铸。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持否定态度,所以屡禁不止。小豕有点头痛,恶钱越来越多,该怎么应对?事实上,大商户做大宗生意,不用铜钱,不会遭遇这种窘境,只有做普通老百姓生意,才会遇到。比如,某个家族,没有绢、麻等产出,每个丁口每年需要交十四两银子的调,就种生意就不会使用恶钱。小豕天天收恶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于是,小豕来到北市大槐树下,问老头子们要主意。老头子也没主意,小豕只能失望地离开,自己想办法。老头们刚换新地方,觉得在北市晒太阳,比原来的地方舒服;然而,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更多,前面没有水,景色不佳;面对宣仁门外大街,太嘈杂,聊天声音都要大一些。总之,换了新地方,优点少,不合适的地方多,总是让人不舒服。比较下来,还是原来的地方好。所以,新槐树下的话题就是骂那些赶人走的贵人。

    大槐树下喜欢新话题,虽然没能解答恶钱的疑问,却引起了老头们极大的兴趣,代替咒骂贵人,成为最热门话题。这是很深奥的问题,老头们肯定搞不明白,但凭着多年的从商经验,总能推演出一些现象,比如物价怎么变化,官府会怎么看待,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等等。刚开始讨论的时候,话题分散,说什么的都有;过了几天,话题归结到物价、官府对策等几个方面。不到一个月,大槐树下得出结论,官府一定会出钱回收恶钱,而且一定要高价回收,老百姓才肯上交。老头们把小豕叫来,讲解研讨结果。小豕又问,我该怎么做?这个问题简单,有老头给出答案:

    “换成最恶的钱,然后存起来,等待官府兑换。”

    十二月,大将苏定方用了将近一年时间,灭掉沙钵罗可汗的势力,在石城附近,擒获沙钵罗。消息传来的同时,皇帝给洛阳带来第四个喜庆,定洛阳为东都。可以预见,洛阳会越来越繁华,商贾的前景不可限量。

    大唐与西突厥的战争打到石城附近,阿娜尔与康惠澄的情绪复杂,虽然哪里已经没有挂念的人,还是担忧,既希望大唐灭掉沙钵罗,又担心战火波及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同胞。两人信佛,也崇拜火,特地到洛水边,点起篝火拜祭,祈求家乡的平安;也到寺院上香,祈求佛祖保佑。后来听说,是同胞抓获沙钵罗,送交给大唐军队,两个人谢天谢地,一一还愿。

    阿娜尔的生意还能维持,收入并没有降低,但总觉得环境越来越差,很可能一觉睡醒就失去生意,所以很惶恐。实际上,康惠澄也是一样,现在做王家店铺掌柜,听起来好听,实际收入不算低,但绝对不能说很高。眼看王家、孙家的小孩长大成人,何去何从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冬天的洛阳并不怎么冷,尤其太阳照射之下,衣服稍微厚一些,还会感觉到热。但是,两个人瑟瑟发抖,仿佛整个洛阳都是陌生之地,天大地大,没有容身之地。

    毕竟是男人,不能让阿娜尔失望,还要给予安慰,康惠澄说道:

    “皇上定洛阳为东都,不是简单的一道圣旨,肯定会给洛阳带来实在的好处,那样的话,洛阳会更加繁华,那才是我们发达的机会。”

    阿娜尔有些迟疑:

    “会吗?”

    “当然,你也去过京都,哪里有多繁华,以后洛阳就有多繁华。”

    “是啊,京城长安的人真多,都是有钱人。我看到那些京城少年,撒钱都比洛阳少年多,那些很差的舞女,收入都比我高。”

    “所以,阿娜尔,我们现在就是要坚持,要学习,学习一切能够赚钱的门道,等待机会来临。”

    “会有机会吗?”

    “一定会有,相信我!”

    太阳就要落山,远处的洛水波光粼粼,一群准备回家的鸭子,迟疑地望着太阳,似乎在疑惑,该不该回家?几只鸭子飞出水面,去追寻那最后的夕阳。

    阿娜尔站起来,绕着快熄灭的篝火,跳起胡旋舞,一边跳一边做出各种动作,邀请康惠澄。康惠澄故作迟疑,坐在地上摇摆,气氛差不多的时候,康惠澄站起来,接受邀请,与阿娜尔共舞。虽然没有乐曲,也能看出两个人的欢快。堤堰上几个游玩的书生,远望水光一色的洛水,飞天的鸭子,跳舞的小人,似乎很想吟咏几句,以抒胸怀。可惜,几次张嘴,都没有佳句,只能互相嘲讽,遗憾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