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从国舅到曹操
繁体版

第122章 虞允文前来拜见李氏父子

    李公佐听闻丽人话中好似有些不满的情绪,就笑着上前搂住穿戴好头饰的颜青黛,吻了吻她那明艳如梨花的娇嫩脸蛋儿,

    笑着说道:“好了,我的心尖尖,别生气了。等你有了时间,咱家带你去钱塘江上观看弄潮大会,好不好?”

    接着,他几句话就将美妇人哄的嘴角翘起,面色逐渐多云转晴。

    等送走颜青黛主仆两人,李公佐这才迈着八字步懒洋洋的往李府走去。

    谁知他刚走到府门口,就听到门房里的一位小厮上前拦住去路。

    这位李府小厮弯腰施了一礼,禀报道:“郎君,您之前让小的盯着虞府动向,今日小的打听到虞允文已经回到临安城了。”

    “哦,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好像是今天一大早到的,虞老爷刚回来连家都没回,就急着赶去皇宫面圣。”

    李公佐点点头,既然虞允文回来了,那就寻个机会约他来家里做客,顺便问问北方金国具体动向。

    想到这,他便扭头对小厮说道:“这样,你带着我的拜帖去一趟虞府,邀请彬甫兄这几日有空过府饮酒叙话。”

    这位年轻小厮躬身领命,转身去程管家那里去取拜帖。

    第二天一大早,

    冬日的冷风呼呼的从北方吹过,天地间阴沉沉的一片,颇有些风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

    天气逐渐寒冷,大丫鬟秀竹早早地起了床,手中拿着一个木盆准备去外间灶房里打些热水来,好伺候郎君和娘子方便洗漱。

    李公佐今日没有去商社,而是早早就起了床,这时正蹲在屋门口洗漱。

    只见他用牙齿剥开柳树皮,然后用柳树枝沾着一些研磨非常细腻的盐巴刷着牙。

    而正当男人低头刷牙之时,就听见院门口传来一阵说话声,紧接着陪嫁丫鬟秀竹就急匆匆的迈步走来。

    房间内室里,苏婉秋此时正在整理着床铺,扭头看到贴身丫鬟秀竹跑进房间里,还以为她遇见什么事。

    年轻的小少妇蹙了蹙好看的绣眉,轻声问道:“秀竹,怎么了,刚才是谁在院子外?”

    只见秀竹不好意思的对自家娘子笑了笑,看了眼蹲在地上奋力刷牙的李公佐,方才开口说道:“刚才管家福伯来院门口说,前院有位虞郎君来拜访二郎。”

    正在低头刷牙的李公佐闻言颇感意外,有些含糊不清的开口问道:“你说谁?姓虞,是虞允文吗?”

    秀竹点点头,不确定的说道:“奴婢不知,程管家现在还在门口呢。”

    “怎么一大早就来了,”李公佐赶紧将嘴里的盐粒子吐掉,用毛巾擦了擦嘴,顺手起衣衫往自己身上套着。

    苏婉秋看到自己夫君急匆匆的穿着衣袍,就示意秀竹上前来,两人一左一右伺候男人穿戴好衣袍。

    接着,秀竹麻利的将他那散乱的长发束好,苏婉秋则从梳妆台上取来一顶无翅方顶璞头,然后给自家良人戴好。

    李公佐冲自家妻子展颜一笑,捏了捏她那娇软小手,这才匆匆跑出屋门。

    刚来到院门口,李公佐就看到管家福伯在院门口渡着步,他张口问道:“福伯,是虞允文来了么?”

    “是的,是位姓虞的老爷前来拜访,老奴已将贵客带至偏厅休憩。”程福缩着脖子将发冷的双手拢进袖子里说道。

    李公佐点了点头,刚想往偏厅走去,好似想起来什么,转头对管家说道:“福伯,你去后宅阿爹那里说一声,有贵客来访,请他到偏厅来一趟。”

    程福点了点头,示意这就去后院请示李宝,李公佐方才转身往前院走去。

    等他走到偏厅门口时,就看到一位身穿紫色官袍的中年人站在偏厅里,抬头欣赏着墙壁上的一副水墨画。

    这人不是多日未见的虞允文还能是谁?

    李公佐笑着走上前,大声说道:“虞郎官,多日不见可还安好?”

    正出神看着这幅水墨山水画的虞允文,听到身后传来的问话声瞬间惊醒,连忙扭头看向偏厅门口,

    就见李公佐笑容满面的大踏步走过来,对他躬身施礼。

    虞允文看到多日不见的小郎君好似又帅气了许多,笑了笑抬手回礼道:“还好,没有死在金国,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哈哈,虞大官人说的哪里话,那金国也不是龙潭虎穴怎会回不来?”

    “你是不知道,金人全都是狼子野心之辈,”

    接着,虞允文回忆着往事,心中满是愤慨的讲起,前往金国后发生的事。

    自从他作为贺正使奉命出使金国,就在到达开封府的第一天,就被金人来了个下马威。

    按照惯列,如果有大宋使节来访,通常都要举行欢迎宴会以示两国仍然交好。

    而这次接待大宋使节的宴席上,虞允文便察觉气氛有些不对。

    果然,宴席开始没多久,一位金国权贵提议进行宾射之礼,以祝酒兴。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金人这是想要羞辱大宋使节,以达到折辱宋国朝廷脸面的目的。

    毕竟宋人不善于骑射,这是金人对宋人的刻板印象。

    可谁知虞允文却是一个武艺爆表的男人,凭他多年习武的战斗力,就算是考个武状元也不在话下。

    果然,虞允文并没有多言语,而是弯弓搭箭一发就射中箭靶,这让在场的金人非常惊异。

    虽然善于射箭的武人在金国有很多,但是作为文人的大宋正使竟然能够开一石弓,还一发就射中箭靶的却从来没有见过。

    这就像后世一位身材瘦弱的和尚,来到一户人家化缘,却被恶奴打骂想将其轰走,

    谁知这位僧人将僧袍一脱,亮出满身的纹身,双手合十金刚怒目道:“施主要是打算动手,贫僧也粗通一些拳脚功夫。”

    这样违和一幕让人有些目膯口呆,这就是当时在场的金人权贵,看到虞允文射中箭靶后的感觉。

    而在金国居住一段时间后,虞允文通过潜伏在敌国密探们收集来的信息,

    发现金国朝廷正在大规模运输粮草、打造战船,金廷上下都在积极准备重启战事。

    所以虞允文将这些重要情报,写成密信奏报给远在临安城的赵构,并对皇帝直言请求加强淮、海沿线的边备。

    而等他回返回临安后,就听说官家已经任命李宝为沿海制置副使,提督水师。

    因此一接到李公佐的帖子,虞允文就迫不及待来到李府,想要看望多日不见的小兄弟,

    再有就是想要拜见李宝将军,将金国水师方面的信息全都告诉他。

    听完虞允文讲完在金国的惊险历程,李公佐不由得佩服的说道:“虞大官人真是文武双全,要是小子面对当时的情况恐怕早就吓尿了,哪还能视金人如无物。”

    虞允文笑了笑刚说了句客气的话,就见旁边偏厅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人影未到声音却先至。

    “哈哈,彬甫能来陋室做客,让李府蓬荜生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