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
繁体版

第10章

    大景王朝帝都昭阳城,大明宫宣政殿内。

    帝国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头戴翼善冠,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腰缠蹀躞,左右仪仗拿着五明扇,旁边站着一名太监,此人便是枢密使王贵长王大人。文武大臣分列两班,手持笏板,面朝皇上站在宣政殿的两侧。

    皇帝扫视了一眼站在殿内的大臣,最后将目光落在了王公公身上。王公公会意,拿出成武军进奏院承上来的节度使信函和夏州捷报,放在手上准备着。

    “诸位爱卿,无事可奏?”皇帝威严地问道。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底下小声的议论着,但看到王公公拿出文牒之后,都在想皇上可能有重要的事件颁布,我们还是先等皇上先说。看看情况,再见机行事。所以,大家都默不做声。

    “好,你们无事可奏,那就先听听,朕这里有事封奏折,一封来自成武节度使,一封来自夏州。众爱卿要不要听听?”

    底下众臣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夏州?”

    “我朝失去京西四镇已近百年,何来夏州消息?”

    “请陛下明示!”

    “王公公,给他们念念!”

    第一封是李丕的来信。

    陛下圣安:

    臣近日在均州城外巡视时,碰到一行人遇险,正被党项人和吐蕃人攻击,顺道救下。经过盘问,自称是夏州韩超派出进京向陛下献捷的使团。闻说是韩超在天启二年,已经光复夏高二州。为防止在路途中再次遇险,臣特派人护送至京城,面见陛下!

    成武军节度使李丕

    天启四年秋

    另一封奏折是韩超新自写给朝廷的信件。王公公读完两封奏折,一石激起千层浪。

    “夏州使团何在?”皇帝转头问旁边的王公公

    “启禀陛下,正在殿外候着!”

    “快宣!”

    “宣夏州使团觐见陛下!”

    殿外的宦官接着传了下去。

    杜达在殿外候了一段时间。昨天,李冲将宫廷礼仪大致的给杜达教了几遍,王公公也特意的叮嘱了,千万不能主动抬头去注视皇上,不能冲撞天子威严!

    虽历经了无数次大场面,也经历过生死。但比起觐见皇上来,杜达觉得,那些还都是小事。杜达理了理衣服,吸了几口气,昂首迈进了宣政殿,快步向前走去。走到近前,双膝跪地,躬身埋头,大声说道,

    “臣杜达奉夏州韩超大人之命,特来觐见陛下。夏高二州已经光复,两州皆属皇土,军民皆属皇臣,今特来进献给陛下!”

    杜达屈身伏在地下,从怀中掏出韩超交给给他的户籍文牒与夏高地图,举过头顶示意。王公公下来接过文牒和地图,转承给皇帝过目。

    皇帝接过后,大致察看了一下,将其放在一旁。

    “好好,难得我河西出此忠军爱国之猛将,朕心甚慰!”

    “抬起头上,让朕好好看看!”

    “平身吧!”皇帝想了想继续说道

    “谢陛下!”

    杜达闻言,缓缓起身,站直了,向上看了一眼皇帝,又将目光收回,小心翼翼,垂手而立。

    杜达在上朝之前,在李冲的安排之下,早已换上汉服,仪表得体。皇帝看了甚是高兴。

    “河西之地,虽陷胡虏几十年,但仍不忘我中原风俗!其志可嘉!”杜达又将从夏州出发,路经居延海至成武军,南下均州,再至昭阳之事在殿上说于帝国皇帝。皇帝听了,不禁唏嘘动容!

    杜达站起来的时候,偷偷的看了皇帝一下,赶紧低头往后退去,一名小宦官将他领到了文臣中间。

    帝国皇帝神采奕奕,对着大臣说道

    “众位爱卿说说,这是不是我朝的大喜事!”

    “正是陛下圣恩隆重,方得万民归心!”

    “现北辰内乱已久,我朝应当趁此良机,恢复我朝太祖时期的大好河山!”

    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大多欢心鼓舞,有些甚至喜极而泣。自从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河西的最后一个城池夏州被此北辰攻陷之后,至此丝绸之路上,再无唐军一兵一卒。

    诸位大臣认为,各边关节度使应当趁此良机,收复原来陷于北辰的州县。山南、剑南、凤翔、成武军等节度使应该齐心向西开进!

    至于如何封赏光复夏州、高州的韩超以及夏州将士,皇帝决定内朝时候找几位位高权重的心腹大臣再行商议!另要枢密使王公公安排好夏州使团的住处。

    北辰此时还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实施逆行倒施的政策,残酷的剥削和掠夺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们。各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不心向朝廷。

    天启二年十二月,凤翔节度省崔珙收复河陇重镇清水县;天启三年春夏之际,秦州、原州、安乐三州及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萧关共七关军民趁着吐蕃论恐热与尚婢婢斗得不可开交之际,举州向土朝廷归降。

    皇帝清晰的记得,天启三年八月,夏日炎炎,一干河陇民众,扶老携幼,约一千多人赴昭阳诣阙。他站在延喜门楼前,接见了他们。他们来到延喜门前时,大家恳请道,

    “皇上,不能忘了我们河西百姓啊!”

    “皇上,请派兵收复河西地区吧!”

    “皇上啊,救救我们吧!”

    人群中呼喊声一片。宣宗皇帝站上门楼上,向他们挥手示意。

    人群欢呼雀跃,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忍不住老泪纵横。宣宗皇帝,看到他们身著胡服,叫人给他们准备汉人服装。大家接过衣服,当场换下,将胡服踩在脚下。

    围观的昭阳百姓,也忍不住的大呼皇上万岁!这次来京城的百姓,李忱安排户部将他们皆妥善安置在昭阳周置!

    在这之后,朝廷又招募百姓到三州关,充实那些地方的人口。凡去这些地方的百姓,免除几年赋税。又加强当地驻军,并派军开垦营田,渐渐的巩固了边关节度使收复的大好河山。

    正所谓,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曾元一鏃遗。

    汉武惭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

    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

    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散朝后,走出了宣政殿,杜达如释重负。旁边有匆匆走他身旁走过的大臣,也要回看看他一眼,更有向他招呼的,也有好奇的注视着他的。杜达毫不在意,心中只有一种想法:我到京城了了,我见到了皇帝了,我完成了韩大人给我的任务。我累了,我要休息一下。

    刚走下台阶,杜达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不由自主的倒在了宣政殿前!

    “杜大人晕倒了!”

    宣政殿前一片呼喊声!

    杜达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上床上;林南站在床边望着自己,嘴角含着嘲弄似笑意。

    “我怎么在这里,怎么回事!”

    “大人,你在殿前晕倒了,太医来看过,说你有喜了!”

    “别胡闹!”

    杜达自己坐了起来!

    林南忍不住笑了起来,房间里正在摆弄物品的丫头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人,不妨事,太医院看过了,我也给大人把过脉了。这应该是卸下压力之后的虚空,休息一两天就好了!”

    “朝廷有没有诏书送过来?”

    “王公公说就在这几天!”

    “这是哪里?”

    “这是驿亭都!”

    “那李大人呢?”

    “李大人已经过来看望过你了!”

    “那你有没有替我谢过李大人啊?”

    “当然了了,大人!”

    众人听闻杜大人醒了,都赶紧走了过来,围在床前,问寒问暖。胡安多听闻大人晕了,早想给大人熬一姜,可是在厨房怎么也没有找到!只找到了几颗大蒜,问林南,煮这个可以么?

    “不会吃死人吧?”

    “不会,放心好了!”

    “那就给杜大人准备吧!”

    胡安多端来熬好的灵丹妙药,挤了过来!

    “让一让,各位让一让,药来了!”

    胡安多挤到杜大人床前,端着所谓的药送到了杜大人嘴边。杜达闻了闻,皱起了眉头。

    “这哪是药,一股大蒜的气味?”

    “太医说了,可以服用?”胡安多随口撒了个谎。

    杜达将信将疑,忍住一口气喝了下去!

    “噗!”杜达实在喝不下去!呕吐了出来,一部分喷洒到了胡安多的脸上。众人忍不住哈哈大笑!闻到这难闻的气味,全部都跑开了!

    “杜大人,你这是浪费了我的一片好心啊!”

    胡安多哭笑不得!

    “胡安多,你想谋害我啊!”

    驿站内传来欢声一遍允声笑语。

    几天后,王公公亲自来到了驿亭都。杜达带着一众人等出门迎接。只见王公公手拿圣旨,刚才还满面含笑,一转眼就严肃起来。

    “杜达接旨!”

    杜达闻言,慌忙跪下,身后众人也跟着跪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有夏州壮士韩超,虽身陷胡虏,却不忘光复我大景王朝故土,忠勇可嘉,特敕封为夏州防御使;另杜达奉韩超之命进京献捷,虽路途遥远,仍不忘初衷,特敕封为XX。一应人等俱有封赏!

    钦此

    “谢皇上隆恩!”杜达接过圣旨,王公公俯身拉起来他。

    “请王大人到驿馆坐坐!”

    “杜大人,恭喜了,坐不必了,老奴还要回去复命。”王贵长(实为王归长)转身坐上马车,回宫中复命去了!

    杜达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他在想,离回家的日子不远咯!

    郭继周出征之后,瑾言一人呆在家中,虽然说有香沅、雅莉等丫鬟陪伴着,但总是呆在府感觉有点无聊,便经常往娘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