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1985
繁体版

第019章 造访虚实

    为了避免打扰家人,吃完饭他再次出门翻开了自己的“心爱之物”。

    看到这新奇的盼望已久的“心爱之物”,他甚至想学着老同学车子震的样子作上一首诗,撰写一篇美文。

    可是,他终究不是那块料子,于是,他只好一支香烟接着一支香烟抽着。

    在隐隐的月光下,那烟雾袅袅,升腾起来,就像妖魔鬼怪一样,在他头顶上盘旋不散。

    他的眼前不由地描画出一种别样的“诗与远方来”来……

    他认为,昨夜里的“杰作”,要远远超越了老同学车子震的那几首诗,那几篇散文,那几篇报告文学,甚至超越了他最爱好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名人名著。因为,拖拉机这东西要比老同学的文字值钱的多,要比中外名著实惠的多。那些文字也好,名著也罢,只不过是镜中的月饼水里的花,中看不中用啊!拖拉机这东西含金量可是太高太高了……

    差不多半包烟的功夫,偶尔的鸡叫声传来,狗叫声也开始随鸡起舞,不知道谁家又传来了零星发出的咳嗽声。

    他知道太阳已经开始用劲地从地球里往外钻,宋虎庄的村民又该起床了。

    村里人及周边村民都知道邻县八里河村七月二十五是庙会,那里的生意场面也大的惊人。所以,第二天宋运福家里就有了一台八成新的拖拉机。

    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老乡们知道,这位卖菜大户买一台拖拉机是早早晚晚的事,不曾想居然像变魔术一样,转眼之间就变出一台拖拉机来。

    不过也有老乡不太赞成宋运福的。

    他们认为,靠砖窑致富的苏俊祥,靠运输发财的滕向云,靠服装暴富的黄山虎等人,只是不买罢了,这几个人要是买,可不至于买得起一台拖拉机,恐怕他们会买来一车皮呢。

    但是,对于这件事宋虎庄村的老支书黄茂生却不这么看。在他眼里,大凡只要是村民购买的大型机械什么的,都是全村人的荣耀,都是村里富裕的特征,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无论是谁,只要给村里争了光添了彩,都是值得肯定和庆贺的。

    “这是咱们宋虎庄村第一台拖拉机吧?”

    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首先开始说话了。

    “嗯,看看人家,看看咱自己,同样都是菜农,咱怎么买不起拖拉机呢?”

    挨着他的这位中年妇女跟着他应了一声,然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你看看,你看看,他也买不起新的嘛,所以,就买了一辆二手车嘛。”

    站在拖拉机机头前,摸着机头正在观看的一个年轻人,用轻蔑的语气说道。大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

    “哎呀呀,要不是我去八里河烧香,这小子能买到这么漂亮的拖拉机吗?是我在庙会上给咱们村人祈祷才轮到他这样好事的。”

    这里面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不无感慨地说道。因为这个女人经常行善,每次都会到八里河的庙会上去烧香,为的是护佑全家人健康平安,四季发财。

    但是,这女人喜欢盖大场,在人群里竟然把全家说成了全村。

    “我倒是没有去烧香,可是跑了一天连一个像样的东西都没有买到。莫非你行善真的灵验?”

    其中挨着这位老女人的一个中年男子,说了一句非常丧气的话。

    “老乡,不是烧香灵验不灵验的问题,也不是你没有看上中意的东西,主要是你把自己兜里的钱包捂得太紧吧?”

    行善的老女人接过这位中年男子的话,半调侃半讥讽地回复道。

    老乡们以前只见过路过村里村外的拖拉机,还没有见过停放在宋虎庄村宋运福家里的拖拉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宋运福家堆满了前来看稀罕的人。

    有人低声议论的,有人上前摸摸这摸摸那的,都表现出极度的羡慕和赏识。

    宋运福致富带头人的形象立刻在老乡们心中形成。

    “我说老宋啊,你这八成新不算便宜吧?多少钱买的?”

    这群人中间也有是行家的,因为快要致富的人总喜欢有事没事出去走走转转,他们也特别想购置一台像样的拖拉机,以便更快更好地收拾庄稼地里的活计。

    于是,村东的老把头就说话了。

    “不贵,这个数。”

    宋运福向老把头出示了左手,把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又伸展开来。

    “好一个八千七。也不算很便宜吧?”

    老把头说完话,仔细地看着这台拖拉机不自觉地摇了摇头。

    关于拖拉机价格问题,宋运福事先是做了掂量的,如果有人问起价格,就说八千七。因为这个价格是他在市场上打问过的,是不会引起老乡们怀疑的。

    其实,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这辆拖拉机至于多少钱,是他与根喜私下协定的2500块钱,除了他给根喜500块钱的搭伙费,剩余2000块钱就是这辆车的价格。

    根喜之所以暂时不要这台拖拉机,是有多方面考虑的,主要是放在家里太扎眼。他知道自己是老支书的儿子,不愿意动不动就虚张声势,哗众取宠。

    他最怕给自家老子惹麻烦生是非。他感觉自己能够从中获取不菲的劳务费就已经非常知足了。

    因为这一夜之间挣来500块钱的事,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也难以达到的。更何况宋运福还答应把他家庄稼地里耕耙犁耢的活计全包了。

    从他自身出发,感觉跟着宋运福干,既没有什么担心,又可以获得巨大报酬,他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他常常感觉很知足,并且,还时常担心宋运福做“生意”时把他甩在一边。

    有了拖拉机机头,还得配上拖拉机后面的车斗才能很好地作业。那么,这车斗又该怎么办呢?这成了宋运福需要“研学”和“探究”的第二项重要课题。

    因为第一天实在太累太困了,所以,这天中午他自己喝了几杯酒之后,就呼呼大睡去了。

    冥冥之中,他忽然想起在距离八里河村大约十里左右的九里会村还有一个庙会,尽管那里的路不太好走,但总归是平原,再难走也没有大的坡道。因此,不用担心车斗拉不回来。

    由于这样一个美梦提醒了他购买车斗的时间,就在下个月的初三,于是,他的大脑立刻从高度的兴奋之中醒来。

    没错,就赶在这个点去看看需要的车斗。他在心里想,不知道啥时候行善到家了,老天爷竟然用托梦的方式给他指出了一条活路。

    这个事是真是假,在他心里打起了结。

    他心里清楚,自己确实去过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确实有一个庙会,于是,他立刻站起来向中堂桌走去,那里有他亲手抄写,张贴在墙上的一张各地庙会图纸。

    图纸上用方格的形式写明了各地庙会的时间和地点。

    于是,他决定腾出一天时间,到那个村里去造访一次,看有没有合适的车斗。

    这个生意他想一个人做了,也好再次降低车斗的成本。可是,他反复想过之后,纠结之后,又反悔了。

    因为一个偌大的车斗,动力来牵引那怎么带回家呢?他显然上了愁。但是,这次如果再叫上根喜,他感觉又有些不妥。因为上次给了他500块钱,这次车斗不值钱不好给钱。

    再说了,他也要在苏万军、滕长顺和根喜这三个豹子中“掺沙子”,从而可以从中渔利,并且尽可能多地渔利。所以最好还是换成另外一个人搭伙,这样就会少出点钱。

    他在这三个豹子中选来选去,最终选择了一个年纪最长者苏万军。

    他最了解苏万军的家庭情况状况,这几年虽然他也跟着做蔬菜生意,可是,他这个人做事太拘谨,总是放不开手脚,不敢有太大的投入。因此,同样都是菜农,在他们四个人当中,每年就属他的收益最低。

    更主要的是,这人没那么多心眼,使用起来也省心。

    他已经决定这次就开着刚到手的这辆拖拉机去,这样更能节省时间和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