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1985
繁体版

第016章 跌入冰点

    宋运福要把我让在正座位上,然后一边安排一位同事——左边是小燕,右边是小郭。老支书挨着郭鲲坐下来。

    我这个人从来不喜欢坐正座站显位,不喜欢出头露面,不喜欢出风头,更不会到处张扬,招摇撞骗,依然坚持把老支书扶到了正座上。

    这样酒桌上就改成了中间是老支书,老支书左边是小燕,右边是小郭。我挨着老同学坐在小郭的右边。

    小燕看着自己坐在了老支书旁边有些不对,就主动站起来要和我的位置调整。我拗不过她的执着,坐在了小燕的位置。

    小燕见我坐定了,然后又把郭鲲让在挨着村支书的位子上,她主动坐在了郭鲲的右边。这样,一番让座的大戏总算完成了。

    “今天呢,我代表宋虎庄村热烈欢迎县里这三位领导的到来,因事先没有接到通知,有失远迎,为此,我先自罚一杯。”

    酒局在老支书主持下开了局。

    只见老支书态度认真,口气严肃,话音刚落下,一杯自罚酒已经下了肚。

    这个开场白由于自罚酒而引人注意。

    除了宋运福和黄根喜外,大家都在纳闷,这是宋运福人家请来的客人,你老支书怎么会自罚呢?

    桌子周围六七个人把精神一下子聚集在酒桌上。

    “老黄啊,这杯酒怎么成了自罚酒呢?”

    滕长顺看了看了看老支书,又看了看宋运福,一脸的疑问。

    “长顺兄弟,你还不知道吧?这三位干部可是来咱们村搞调研写报道的人啊。这顿饭按说应该是咱们村里来招待的。可惜,我事先不知道啊,所以,自罚一杯是不是有道理啊?”

    老支书这话一经说出口,大家的紧张情绪立刻放松下来,诸多疑问立刻明白过来。

    “原来是这样啊。”

    “就是嘛,今天的酒局算在老支书头上。”

    “……”

    大家你一眼我一语的,场面立刻热闹起来。

    “我说算在我老黄头上吧,老宋这家伙说啥也不肯。他说今天来的是客人,是他的老同学,他是必须管饭的。”

    黄茂生为人处世低调沉稳,可是说起话来还是非常活泼逗人的。就这个简单的开场白,一桌子人顿时都喜欢上他了。

    老支书紧接着给三位“干部”一一敬酒。然后就要求其他人也像他一样一一轮番敬酒。老支书和他的村民们都表现的非常热情殷勤而又厚道。

    我看老支书的意思是要把我们三人当做了重点喝酒对象,我立刻在心中加强了戒备,特别是加强了对小燕和郭鲲的保护力度。说是保护也对,但是,准确地说更应该是袒护。

    因为,他们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完成——饭后一定要找到下一个采访对象黄山虎这个暴发户。

    “感谢,感谢,非常感谢。喝酒归喝酒,我得提个要求,下午我们都有任务,尽兴就好。特别是小燕和小郭,他们下午还有采访任务,面也见了,酒也喝了。他们就不再喝酒了。”

    我这么一说,大家也就不再勉强了。

    “车科长说的没错。咱村里人说得好,买啥吆喝啥,咱肩头担着公家,就得替公家着想。”

    老支书是个明白人。等我说完,他还替我说了几句好话。

    就这样,我们的酒局在边喝酒边聊天的过程中结束了。

    这个酒局可不简单。

    我们从非常畅快的聊天中,了解了我们希望了解到的不少东西。尤其是有关上午“蔬菜生意闹剧”的来龙去脉,我们听了之后,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

    在黄茂生还没有当村支书的那些年,黄茂生因为生产队年代在村里开过拖拉机,对拖拉机的构造和基本原理了解的比较多。所以,想办一个拖拉机配件与维修的厂子,因此,也就租赁了村西117国道路边过去生产队的一个猪场。

    这个猪场大约有两亩半地。

    黄茂生一边做着维修拖拉机的工作,一边还招揽路过的车辆临时停车休息。再后来在司机们的提一下,又开了一家小酒馆。

    日子过得还不错。

    自从家里添了这个三儿子之后,黄茂生的心思一直扑在孩子上。当时孩子一身病,跑了多家医院,最后才算落得个现在的状况。

    给孩子看病要经常东跑西奔,不能在家好好做生意。当时上面还有三个孩子又要上学,到处都得花钱。于是,这个拖拉机维修厂只好暂时停业。

    后来黄山虎看着这个厂子是一块肥肉,于是,趁着黄茂生在家的时候找到他,最后以每年五千元的租赁价承包了这个拖拉机维修厂。

    或者是因为经营问题,或者是因为他本人的暴虐脾气,或者是他因为其他原因,总之,他接手不到两年时间就干不下去了。

    一次偶然机会,他在温州开服装加工厂的一个老亲戚回来探家,给他提出了一套经营服装生意方案。他希望黄山虎这个亲戚能够与他合作,利用维修厂这个得天独厚的有利位置,在老家创办一家服装加工厂。进料和外销都是他的事,黄山虎只管好好生产和经营就行了。

    就这样,风刮草帽扣鹌鹑的好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黄山虎在建设服装厂用地过程中,遭到了黄茂生的坚决反对。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黄山虎赖着黄茂生两年多的租赁费迟迟不给,二是只允许黄山虎建设临时性建筑。

    因此两家产生了矛盾。这就延误了黄山虎建厂的日期,眼看着机器和材料一车一车拉了过来,可是,就是进不了车间。后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一再放宽,扶持致富能手的力度一再加大,一方面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一直动员支持黄山虎,他们认为这件事可以看成是招商引资成果,一方面黄茂生的堂姐夫陶少纯也在私下做黄茂生的工作,这才有了后来黄山虎的服装厂诞生。

    当然,由于想急切建设厂房,黄山虎也如约还清了黄茂生两年多的租赁费。

    黄山虎认为,他在创办服装厂问题上占了上风,从此,开始在众人面前嘚瑟起来。由此,两家关系跌入冰点。

    1983年严打之后,黄茂生当上了村支书。曾经一度想过,要跟黄山虎势不两立,要夺回原来属于自己的那个猪场。但是,为了更好发展农村经济,帮扶更多社员走上致富路,成为万元户,黄茂生从大局出发,没有计较与黄山虎之前的恩怨。

    可是,这个黄山虎却不是这么想的。自从发家致富以后,在村里总是阻扰和干涉村里的工作,进而阻扰和干涉其他人走向致富路,这是一个非常不地道的家伙。

    国家通过1983年严打之后,铲掉了一批地痞流氓和犯罪团伙,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家扶持农民致富的步伐进一步加大。

    在这种背景下,黄茂生及其家人,总是从大局出发,能帮则帮,能扶则扶,能助则助,这才把宋虎庄带上了致富的快车道。这才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尤其是县乡两级的高度关注。

    听了老支书和老同学等人的介绍,我对上午在菜地里的闹剧更加清楚了。

    这次酒局也让我对老支书肃然起敬。

    他可不是单纯来喝酒的,自从听说我们是来宋虎庄村采访之后,他一分钟都没有停止过对我们采访工作的积极配合和全力支持。

    今天中午说是酒局,其实就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大调查和致富大讨论。

    临走之前,宋运福老同学很客气,非说今天的酒局不算数,日后有机会还要再整一次。他说,下次一定不能带着任务来,专门喝一个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