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迹
繁体版

二贵要饭

    那时正是武昌起义爆发的前夜,接踵而来的就是辛亥革命,系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推翻了清王朝和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孫中山领导的革命新政也从形象上产生决裂于清政府专制制度的表現.而倡导“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人们开始剪掉发瓣,从根上意味着这是推翻清王朝的先驱者一革命新军。人们对当时这支新生的革命力量还存在几分的畏惧感而不适应不接受,但对于能有一个敢于推翻一个朝代想法的人也认定为是不畏生死之人,人们对他们也都敵而远之。

    刘德宽老人也是早人一步就剪掉了发辫,大有革命新军的形象,所以在当时这样的人也显現的十分炸眼突出,他也想好了,在这世上他已撅身一人无牵无挂,作到哪天也是一死,倒也痛快。

    爷俩的初始速度很快,第一天就走到距家近十几里的朝阳城,特别是二贵、头一次出这么远门.对外边的世界感到好奇而陌生,初入眼帘的事物总会向他舅爷讨教,例如:同是饭店为什么有挂一个幌的.有挂两幌的.还有挂四个幌的,他舅尽其所能作答。那时的朝阳城,在当地就是一个较大的集镇,各种买卖床铺很多,经营的生活,物种很全,也有小商小贩在露天摆放的买卖床子,附近村屯的人都到这做买卖,叫买叫卖之声不绝于耳,聚拢来的人多也便异常的热闹

    还有几处大车店,由于来的人多,生意也红火。车店里提供充足.宽敞的马车站,还设有大食堂。来这里住宿的人基本全是平民百姓,享受不起高端的伙食消费,也就经营着普通的农家饭菜,只是样数多一些,就現有的食材.尽其所能,变着法的做出几道花一样菜,但口味上也着实的不错。香气很浓,入住的人们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要求而选择适合自己口味,不同价码的饭菜尽其享用。

    车店是一溜长房子分两个房门进入,睡觉的地方也是通铺大炕,无论是从天南地北来的男男女女都分寝到大铺而眠,也有的大铺上还用木板打几个隔断,是安排男女一家人住宿的,也是图个方便,当然价格也较其他床铺略贵一点。

    吃晚饭时,为了省钱,爷俩也只要了两碟小咸菜,就着免费提供的开水,啃着自带的窝头,就这样对付过来了,有很多是这种方式对付的,都是一个档次的平民谁也不笑话谁,都是为了几个钱而应付更长的时间,大家都是这种算计法.。

    行进中也有许多同路人,从黑龙江的去吉林省的人也有.互相搭话.结伴而行.还有男男女女一家人的.男人挑担女人背包,裹领着孩子举家出走的,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这些就是去外地逃荒的。还好,所幸那时天气还不算暖和带的干粮还没要发霉坏掉。到了饭时,在哪个村子找户人家要点热水,就着干粮对付一顿再赶路。

    晚上睡觉,幸运时能找到大户人家伙计睡房和他们挤在一起凑合一宿.更多的时候是在哪个临街茅草垛合衣对付一宿,身上会有几个钱,面对这遥远的路程.还需要应付不可预料的情况,也舍不得花。

    有一天,走到一个屯头,远远的就看見在一个茅草垛,下坐着几个人。到了近前,原来,是一对夫妇领着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逃荒的。男人领着稍大一点的男孩在一边啃着干粮,女人手里拿着黑糊糊的地瓜挟掺玉米面做的两合面干粮给小女孩吃,小女孩眼含泪花就是不接。女人还不时的劝说着小女孩:“孩子吃点吧,不吃这个我们吃啥,还不得饿死呀!”刘德宽老人見状从贵的干粮口袋里拿出两个苞米面窝头递给小女孩,小女孩接过来“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吃沒了,老人家索性把干粮口袋里的窝头全给了小女孩。

    干粮也没了,又到吃饭的时候,二贵苦着脸问他舅爷:“舅爷,干粮全没了,我们吃啥呀?“

    “怎么.活人还能让尿憋死?那我们就要着吃再说了.干粮早晚也有吃完的时候,我们要饭吃也是早晚的事.“

    两人便开始要饭,到谁家门口,他舅爷把桃木棍子往地下一矗,向院里大声断喊道:“掌柜的.我们是路过要饭的想讨点吃的.“院里出来人看到头型这般打扮,也不多说总会给点吃的,几天里他们靠这种形式维持着

    这天,又到了中午饭时,他们又走到了一个屯子,从东头进村看到一家的房子很好,院里收拾的也利索,一看就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家,想必日子过的也能很好。到这种人家要点吃的也不是问题.\t他们一进院,从屋里迎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们把要饭吃的意思说出来之后,那男人口叹息的向他们解释道:“二位我不是不给你们吃的,从前来要饭的我们都给他一碗苞米粒子或高粱米.赶上吃饭的时候我们也留他们进屋吃饭,从来没让这些人空手空嘴走开过。这些都是穷人,才需要人帮一下的.可現在不行了,上几天来了几个土匪进屋就要吃要喝的,在我这吃完饭,临走时还把粮食抢劫一空,放到他们来时骑的馬的马背上全驼走了,剩下的几碗米这几天也吃没了。这不,今天早晨,我媳妇去他娘家去借粮还不知道能不能借到,该死的土匪什么时候能让他们死绝呀.“听他这么一说,从他这是要不着饭了,再到别人家试试

    往屯中走时,二贵问他舅爷:“舅爷,你说这土匪怎么这么可恶,見谁抢谁.“

    “要么怎么说是土匪呢,士匪就是这个属性,他刚才说的很可能是被打散的土匪.穷山恶水出刁民哪,也就是说大自然环境满足不了人的生活需要,保证不了人们生存最起码的生活条件.迫使一部分人的本质有了根本的变化.使他们变的凶残,狡诈,顽固不择手段,获取本该不属于他们的利益,而应运产生了这些人。就咱们辽宁来说,就是较为严重的匪患之地,“东北王“张作霖就是典型,而有的文人墨客把他描述成行狭仗义的豪杰人物,其不然,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出卖民族利益的帝国主义的一条走狗.“他狠狠的吐了一口吐沫接着说:“我先跟你说一下他的身世.他就出生在咱们LN省海城,从小游手好闲,不务正出,后来加入广宁董大虎的匪帮。义和团运动期间,他摇身一变,成为为地主富农保镖的保险队长.专门仗义欺压百姓勒索钱财把保险队变成为几百人的士匪武装,他们生活等军需物质,都要从百姓中狂征暴敛而来。人民的生活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04年日我战争爆发他又圆滑的应对双方,从百姓中搜罗粮草提供情报.当看到占领优势后.开始走向投奔日本帝国主义的生涯,辛亥革命爆发,他又以武力对付革命派在沈阳大杀共产党人,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形象,凡遇到行迹可疑剪去发辩的人一律砍头或投入监狱,像我这剪去发辩的人被他们碰到抓去也没好,在他控制东北省期间,在各督察署都安排日本顾问,为他出谋划策,逮捕李大钊等共产党人,杀害李大钊等革命师生。

    后来二贵才知道他舅爷还真上过一段私塾,要么怎么怎把这些事情描绘的如此生动具体.后来再发生的事,依张作霖的这种作派也没什么好结果.到1927年与汪精卫政府及山西间锡山作战遭到重创,溃不成军,他的日本主子,看到这掌中玩物已无任何有用价值、就想将其更换.日本人发現他又要投靠美国人的时候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将其除掉,这些都是后话了

    他两人这样在一起讨要了几天,感觉就不对劲了,原因在于谁家也不可能把两人的饭拿出来给你吃,每家只能得到一个人的饭这样也就干脆吃不饱。

    他舅爷提出:“要么这样,咱俩分开,到下一个屯子咱俩一个人一趟街分开要,能要到两份饭,也就能吃饱了。

    以前两人在一起,到谁家都是他舅先开口要,这样一分开,可把二贵坑惨了,这是1912年(民国元年)二贵19岁.做为这么大个小伙子,平生没做过张口要饭的事,这让他可为了难,到谁家门口莫不开张口说话,一家家全都这么过去了,空走一圈下来在屯头和他勇爷会合时,他舅爷倒是吃饱了,他挨着饿也不吱声.强撑颜面默默忍受着

    就这样,又过去了一天半时间,饿得他眼冒金星浑身无力.又到了一个屯子.爷俩从两趟街分别进入,他走到一个大院门口.看是一个大户人家院里放着一个大条桌两边人坐着在那吃饭,他还是不好意思进院也不张口,只在门前徘徊过了一段时间。

    院里走出一个腰扎围裙像似做饭的人.到院外抱柴火,看到二贵问道:“你是干啥的?我看你在门口转悠半天了也不吱声,还不进院。“二贵这才把意思说了.“你看、你光在门口转悠也不吱声,谁知道你是要饭的.你在这等等吧“那人抱着柴火就进了院.不一会那人端着一个木头水瓢出来了,里边是高粱米饭黄豆芽汤,还插着一双筷子.二贵接过来,风卷残云一般一会把这一水瓢的饭菜吃个精光,那人告诉他:你要饭到谁家门口得招唤才行.这时他才悟到,不说话不行,挨饿的滋味也真难受。从此他再不拘于面子.而是放大胆子扯开嗓子,每天总算能吃饱了

    在这的第二天早晨,他们从茅草堆钻出来,打扫一下身上沾的草沫子.又继续赶路,进屯里,发現一家门口了很多人聚集了闹闹吵吵的到跟前一看,是一家要盖房子、正赶上要在早饭前的这个时辰把房架子竖起来,大门口停个马车拉一车脚手杆子,一帮人正从马车上往院里扛脚手杆子,他俩到跟前停足看了一下,这时从院里走出一个貌似“支客人“模样的人.对他俩喊:“是来帮忙的吧,赶快伸手往院里扛杆子,“爷俩相視一下,谁也沒吱声,不由自己主的也帮着往院里扛杆子来帮忙的有好几十人,大家分开角色各干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