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在三百年后
繁体版

二十四章睡觉(三)

    文华殿内本就没有多少人,太后毫不费力的就将几人都找了过来。一问之下,确实与小太监所说的一样,是王栗墘让人不要将小皇帝吵醒。

    “将张宝给哀家叫来。”

    张宝一进仁寿殿就感觉到了气氛有些不对,七八名宫女太监,跪在太后面前,太后眼眶微红,陛下也低着头一副愧疚的模样。

    “给太后,陛下请安。”

    “你可在宫外打听清楚了,那王栗墘确实有真材实料么。”

    作为颇受太后宠爱的太监,张宝还从未请安后,不被太后唤起。而且王栗墘,又怎么惹到太后了。

    “王栗墘确实不凡,这是小的亲自打问道的。”

    张宝不知王栗墘到底出了什么事也不敢夸,生怕因此惹的太后不喜。原本他在宫中的处境,就不算太好,身后没有文臣们做后盾。要是再惹恼了唯一的靠山,在这后宫中,怕是没有多时日可活了。

    难道他是想讨好皇儿,太后虽说被朝中大臣们在朝堂之上,挤压的没有了多少权力。但经过这几年的掌权,也有了一些提升。

    她也明白自己这想法,或许有些不靠谱,毕竟自己想给王栗墘提一个正五品,还是因为他有足够大的影响力才没有被驳回。

    如果不是因为要讨好皇儿,那又是为了什么。

    太后实在想不明白。

    “起来吧,把你知道关于王栗墘的事再跟哀家好好说说。”

    太后终于让张宝站了起来。

    随着张宝再次将王栗墘的事一一说出,一旁的小皇帝眼中出现了崇拜,毕竟在他之前老师的灌输之下,对于读书人,尤其是那些读书厉害的人,他是极为崇拜的。

    尤其是张宝说到王栗墘在峰山金庭,一人与一百二十名大儒辩论,而不落下风时,小皇帝甚至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当他又说到王栗墘,独处小院之中,呕心沥血,写出七本心学大作,引得天下学子顶礼膜拜,更是让小皇帝不由叫出了声。

    “好。”

    一旁的太后看见兴奋的小皇帝,说了句。

    “盛儿,不可失了礼仪。”

    小皇帝这才反应过来。

    “是,母亲。”

    虽然重新做回了椅子上,但小皇帝的眼神中充满了向往。

    虽然已经听张宝说过一遍了,太后还是忍不住的有些感叹,世间竟能有如此人物,大炎二百年余年从未听过有如此人物。心中也有高兴,如此人物出现,之后要在皇儿手下效力,岂不是说明,天要兴我大炎。我儿也将是能与历朝历代明君,所并论的。

    但早上的事又如何解释,想不通那就去找提出这个问题的人。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太后决定过两个时辰再让王栗墘进宫。万一打扰了王爱卿用饭食,可不好。

    在焦急的等待中,两个时辰终于过去了,太后才赶紧让人宣王栗墘进宫。

    “我的王大人哎,你可终于来了。”

    张宝远远的看见王栗墘,便赶忙一路小跑了过去。

    “张公公你我刚刚分离几个时辰,你就如此热情了。”

    “王大人这话可就有失偏颇了,小人何时见到您都是内心无比喜悦。”

    这样的话王栗墘知道听听而已。

    仅仅一个眼色,赵宝跟随的几名小太监,就远远的吊在了他和王栗墘的身后。

    “王大人,太后今天在仁寿殿可是大发雷霆,那几个小太监还将责任往大人的身上推,还好太后招见了我,我可是极力向太后担保大人您。”

    “可是因为今早的事。”

    王栗墘一想就知道,除了这件事,还有什么事能和自己扯上关系。

    “大人果真才思敏捷,确实是因为这件事。大人这时我有法应对,您看。”

    张宝一咬牙,决定如果王栗墘没有办法的话,他宁愿拼着在太后心里有些隔阂也要,为王栗墘说好话。刚刚在仁寿殿他感觉到了,只依靠太后在这后宫中,并不能安稳。那几个顶尖的大人物,在宫中都有各自的人,自己就算投靠过去也不受重视,唯有王栗墘在宫中还没有帮手,自己投向他,他也会全力支持自己,他就赌王栗墘日后位极人臣。

    “无妨,此事我已有决断。不过还是多谢公公的美意。”

    “王大人神机妙算,不过有些东西如果能提前知道也是有备无患,您觉得呢。”

    张宝几乎要将意思直白的表达出来了。

    “确实如此,我曾经有个朋友想买一本书却没有钱,于是他一直等,等到了自己有钱的哪一天才将书买下。所以我觉得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是最合适也是收益最大的。”

    张宝沉默片刻。

    “不知大人觉得什么时候合适。”

    “如今纲常倒转,公公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说完王栗墘有些面带笑意的看着他。

    张宝有些讶然的看着王栗墘,陛下如今不就是他们这些读书人按照‘明君’所培养的么。

    看着张宝没有言语。

    “公公不必着急,书也不必着急买,毕竟现在也不是时机。万一这书过段时间不值钱,可就不值了。”

    此时也正好到了仁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