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在三百年后
繁体版

二十三睡觉(二)

    张宝算是太后的人,相比于其他的人,他的忠心竟也显得坚贞。

    所以在第一次见王栗墘的时候,他才会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不过那也是极限了,再过份的事他是不会做的,也不敢做。所以才会在王栗墘稍稍示好就立马转变态度,就如同守城的士卒看见敌军过来,还没进入射程就匆匆射了两箭,敌军刚派出劝降的使者守城一方就打开城门,他们只是表达一下自己没有白吃朝廷的粮,放了两箭。

    “张公公,久等了。”

    “哪有哪有,等的是王大人,再久也值得,多少人想等都等不着。我听说每日在院内等候的人都可以排到院外,到了宵禁时候都不一定能见到宗师一面。”

    张宝的话并不算夸张,若说近日京城,谁是最难见到的人,绝对非往王栗墘莫属,不是因为他不见客,而是因为他每时每刻都在见。

    见王栗墘并没有说话,张宝又道。

    “对于大宗师的学问,小的也是佩服的紧。只可惜如今京城大宗师的书,一书难求。”

    说完还偷偷看看王栗墘的反应。

    “公公若是喜欢,明日我便差人送来一套。”

    张宝听完大喜。

    “哪敢劳烦大宗师,小的亲自上门去取,不知大宗师何时方便。”

    张宝的意思很明确,他想与王栗墘结交一番,但又怕王栗墘看不上他,毕竟怎么说他也算是宫内的实权太监,不至于连几本书都搞不到。

    而王栗墘同意送书给他,也表明了有与他结交的意思。

    “此事倒是不急,公公毕竟是内官出入宫廷颇有不便,还是我让人送上门吧。”

    听了王栗墘的话,张宝也反应过来了,王栗墘不想与他结交的名声被众人皆知,难道说他还是嫌弃自己,只不过。一想到这里,张宝面色不变。

    “不是公公可知一句话。”

    “还请大宗师赐教。”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公公文华殿已到,辛苦公公带路了。”

    说完,王栗墘便向文华殿内走去。

    独留原地的张宝,站在原地嘴里念了两遍。后面的几名小太监看见自家公公一动不动,也不敢上前询问。

    越念,张宝脸色也随之发生变化。

    自己也只想和王栗墘结交一番,毕竟对方如今势头正盛,虽然只是小小的五品官,但日后不可限量。

    但对方如今跟自己说上这么一句话,明显不是,仅仅结交一番的意思了。

    对于张宝的纠结,王栗墘并不关心,或者说对于后果他早已有了预案。

    张宝是少数几个还没有完全倒向哪位文臣的太监,这几日他早已遣人调查过张宝,此人虽对文臣群体频频示好,却也没有投到哪位手下。在宫中地位也并不稳固,是不是便被人刁难。

    文华殿内,小皇帝坐在桌前打着盹,等待着自己的新老师。

    旁边伴读的小太监看见王栗墘走进来,就要准备将小皇帝叫醒。不过王栗墘却阻止了。

    做到主座上,随手拿起孝经看了起来。王栗墘的身后挂着至圣先师的画像,否则他也不能坐到主位。

    足足过去了将近一个时辰,小皇帝才伸了伸懒腰醒来。

    “啊,睡得好舒服。张伴伴先生还没有来么。”

    “陛下,王大人早就来了。”

    说着还用手指了指坐在主位的王栗墘。

    原本还有些迷糊的小皇帝瞬间清醒起来了,再一看文华殿内的蜡烛已经熄灭,阳光明晃晃的将大殿内照得一清二楚。

    心中不由暗呼一声不好,又要被先生训,又要被母亲打了。来不及埋怨身旁的小太监没有及时叫醒自己,就赶紧站起身,让小太监将拜师茶端来。

    看着小皇帝慌慌张张的样子,王栗墘出生道。

    “陛下莫急。”

    说着站起身走到小皇帝身边,帮他将有些凌乱的衣服整理好。

    “陛下遇事需静气。”

    说完后返回主桌坐了下来,等待小皇帝将茶水端来。

    “老师喝茶。”

    到了这时,小皇帝才好好打量了自己这位新老师。

    年轻,英俊他还没见过这么英俊的人,听母后说他的学问在大炎朝也是最厉害的。

    将茶杯接过,喝了一口就放在了桌上。

    小皇帝打量王栗墘的时候,王栗墘也认真看着自己这位特殊的学生。他的面容并不算出色,脸色也有些苍白还挂着淡淡的黑眼圈,身体并不健壮。他看起来并不自信,一点也没有,身为这个国家主人的气度。

    “太后若是问起,你们就说是我让陛下睡的。”

    王栗墘的话,让小皇帝有些讶然。

    以往的老师,恨不得他每时每刻都学习东西,别说睡觉打盹,哪怕是觉得自己注意力不够集中,都要从父皇到太宗太祖,对自己的期望,再说到历朝各代的亡国之君,对自己的警示。有些甚至还要去母后面前告自己的状,让母后惩戒自己。

    合上手中的书,放在一边。

    “接下来就不是臣的课了,臣告退。”

    既然已经下课,自己与小皇帝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臣子与皇帝的关系。

    即使小皇帝,没有一点皇帝该有的样子,王栗墘还是恭恭敬敬的行礼离去。

    八岁的李盛看着潇洒离去的王栗墘,向身旁的小太监问道。

    “王先生看了我一个时辰。”

    “王大人来到文华殿,看见陛下正在睡觉,我等本来想将陛下叫醒,却被王大人阻止。之后王大人人一直在看书,直到陛下醒来,才放下手中的书。”

    没过一会儿太后就让人叫小皇帝去她那里,一路上李盛的内心忐忑不安。

    一进仁寿宫就看见太后,一脸怒容的看着他,李盛心里就不由打了个突,今天母后不会又要罚他不能吃饭吧。

    “我好不容易才请了王先生教导你,你可知道现在外面有多少人想见王先生一面都难吗。如今王先生教你读书,你竟然睡着了。”

    张太后开始的语气还颇为严厉,越往后越是哽咽,到最后甚至流下了眼泪。

    一想到自己三十多岁,才好不容易怀上先皇的骨肉。结果生下来,刚过三年,先皇就驾崩了。儿子还小只能自己垂帘听政,朝中大臣话里话外都说她做的不对,朝野内外都说她不识贤明。她还能怎么做,同意了这个另一个又反对。要不是还有儿子,这个希望支撑着她,张太后早就不知自己还能否撑得下去。

    “母后母后,孩儿日后一定努力读书,求母后不要伤了身子。”

    李盛确实孝顺,即使张太后对他严厉,他也知道这是为了自己并没有在心底埋怨过什么,如今一看张太后流泪心中更是愧疚。

    看着儿子这般模样,以及自身压力的稍稍发泄,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陛下睡着了,你怎么不提醒陛下,来人拉下去,杖责五十。”

    张太后的怒火不能对儿子发泄,就转移到了伴读太监身上。

    小太监一听腿都吓软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杖责五十,就是二十自己的小命也不保了。

    至于李盛想开口求情,但看着一脸怒意的母亲,也不敢开口。

    “是王大人是王大人,让我们不要叫醒陛下。”

    小太监一边磕头一边大声道。

    听见小太监所言,张太后怒意更胜。

    “你竟然如此污蔑王先生再加五十。”

    “太后太后,文华殿内所有人都知道,请太后明鉴。”

    小太监的头磕在地上邦邦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