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岭
繁体版

第五章

    作者:陈茗

    今年过年,童启明家算得上是过了一个快乐的年。

    首先,童启明打工挣到了钱,他还掉了所有的债务,无债一身轻!

    第二,童谣得了奖,虽然童启明和金华没有对她大肆奖励,在他们两人的心底,燃起了一点点希望。

    大年三十这一天,童启明和童启胜两家人总是会一起吃饭,这一顿饭,要消掉年前的所有恩恩怨怨,过了这一天,两家人有矛盾的话,就和好如初,重新开始新的一年。没矛盾就依然如故,这是两家的传统。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童启胜家更加宽敞明亮,每年吃年饭的桌子都会拼在童启胜家,每年的年饭都在童启胜家吃。

    童启润家几乎不和童启胜、童启明两家人一起吃过年饭,童谣不懂为什么。明明重来没吵过架,更没打过架,离的也不远,三家人只团聚过一次,童启润家就在不愿意上来团年了。

    这一次过年,除了家常的美食,白琪英还煮了鱼。

    “你还煮了鱼啊?”金华问。

    “是啊!”白琪英说:“过年嘛,图个吉利!”

    “我没鱼哦!”金华说。

    “没鱼又怎样,有一条就够了,有那个意思就行!”

    所有的菜都被放在两张大桌子上,金华煮的在一边,白琪英煮的在另一边。两边的伙食,对比非常鲜明。白琪英煮的是地主家吃的年饭,金华煮的,是贫苦人的年饭。

    男人们都坐在了白琪英煮的这一边,接着就是孩子们,金华煮的,几乎只有金华在吃。

    童谣一直看着那条香喷喷的草鱼。尽管它只是一条草鱼,但是,鱼,不是天天能见到,也不是月月能见到,甚至不是年年能见到,而是几年见一次。

    童谣之前喝过一次鱼汤,是童启明无意中得的一条非常小的鱼,金华不知道怎么做,就做成了鱼汤,一条小鱼全部被童谣和童年吃了,这一次童谣第二次看见鱼,这条鱼不是汤,而是一条完整的鱼,它躺在盘子里,就跟书上画的,电视里放的一模一样。

    童谣的本能告诉自己,这条鱼非常美味,所以,童谣迫不及待地想吃。

    童谣吵着闹着:“我要吃鱼!我要吃鱼!”

    男人们在喝酒,女人们在聊天,童谣实在是太吵了。

    白琪英厉声说:“你没长手吗?吃鱼自己夹啊!”

    金华从桌子一端走到童谣身后,将手伸到大桌中央放鱼的位置,夹了一点鱼肉给童谣。金华细心地给童谣挑拣鱼刺,金华把捡好的鱼放进童谣的碗里,同时小声说:“少吃点,我害怕鱼刺卡到你!”

    但是,童谣刚吃完,金华准备走开去照顾童年的时候,童谣说:“我还要!”

    “再吃一点就不能吃了!”金华一边伸手夹鱼一边沉着脸低声对童谣说。

    童谣心中难过,嘴巴一撇,几乎要哭出来。

    “她要吃你就给她夹,煮来就是吃的!”白琪英这个时候大方地对金华说。

    童谣看了看金华,她沉默不语,看不出来特别不开心,但是,她知道,妈妈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开心。明明在自己家的时候,她那么开心,为什么这会吃饭了,她却不开心呢?

    童谣想不太通。

    童启胜和童启明两人的话都很少,只是偶尔说几句。

    童谣听见童启胜对童启明说:“你今年挣到钱的!”

    童启明擦了擦嘴巴说:“还完账,一分钱没剩!两个娃的学费还没着落。”

    “我这点比你轻松,我的两个都不问我要钱了!”

    “童云现在在哪?”童启明问。

    “他毕业后就去成都了,现在估计在童歌那里嘛。”童启胜说。

    “哦...”童启明没再说话。

    童云比童歌大一岁,两个孩子一同长大,感情非常好。不过,童云男孩子,生性调皮捣蛋,所以书读的很不顺利。

    去年在学校惹了点事,书也没得读了,干脆就去成都找童歌,让童歌的对象给安排了一份工作。

    过年他也不愿意回来。

    童云有个同胞哥哥童建,已经出去打工六年了,从未回过家,童谣几乎都不太记得这个堂哥了。

    童启胜总共就这两个儿子,再无其他子女。

    金华生童年的时候,童启胜是打算领养童谣的。怎奈,童谣整晚整晚的哭,金华心中不忍,又把童谣给抱了回去,领养就那样失败了。

    开吃没多一会,邻居钟山过来窜门,白琪英大笑着超级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进来坐,吃饭没?”白琪英手里端着碗迎接钟山,脸上一直都在笑。

    “吃了!你们这会才吃?”钟山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走。

    “过来喝酒!”童启胜招呼钟山,童启明也对着钟山笑笑。

    “过来一起吃!”童启明把位置让开一点。

    钟山找了个位置坐下。

    “看来你们两兄弟今年挣到钱了!启明哥把账还清了,启胜哥这桌子上都开始有鱼了,这样子是要奔小康的节奏啊!”钟山笑着说。

    “一条鱼就奔小康了!”白琪英站在钟山背后,递给他一双筷子一个空碗。

    “我吃过了,不用给我碗筷!”钟山和童启胜抽支烟,童启胜给了童启明一支,童启明摆手说:“不要,我抽旱烟!”

    “拿着嘛!”童启胜仍然坚持给童启明,童启明接过要,别在耳朵上。

    “吃嘛!你吃的是你家的,你也吃吃我家的!一口两口撑不到你!也不会难吃到吞不下去!你也吃吃鱼,图个好彩头!”白琪英伶牙俐齿,村里的人都是知道的。

    “白琪英姐才会说呢,好好!你让我吃我就吃!”

    “一院子人,客气啥!”金华也说。

    “我这...还跟小孩一样,跑来蹭饭吃了!”钟山不好意思地拿筷子捡了一口菜吃。

    “你吃鱼啊,你吃干豇豆干啥,你家没有干豇豆吗?”白琪英站在一旁说钟山。

    钟山笑笑,夹了一块鱼吃。

    “味道咋样?”白琪英赶紧问。

    “非常好吃!”钟山说。

    全部人都笑了。

    童谣真羡慕钟山,她暗自思忖,自己是大人的话,也会被这样热情款待吧。

    “开年还要去打工不?”钟山看着童启明和童启胜问。

    “看情况!”童启明说。

    “你也想去?”童启胜问。

    “我及时想去,也不跟你们一起去!你们干的活,那苦,我吃不下来!”钟山说。

    “我们又没啥文化,只有一把子力气,你不卖力,凭啥挣钱?”童启胜说。

    “是啊!所以,我不出去打工!”钟山说:“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老子只有这本事,没得办法,靠不住,只有靠他们自己!”

    “哪家都是一样!”金华说。

    “你们家童谣是和读书的苗子,说不定以后还能考个状元!”钟山开玩笑说。

    “才得了一次奖不算,要年年都得奖那才算!”白琪英说。

    “童谣没问题的!好好加油!”钟山对童谣说。

    童谣不好意思地笑笑。

    “童年,你怎样呢?”钟山看着一头的童年问:“你要向姐姐学习哦!”

    童年不说话。

    “你家那三个咋样?”白琪英问。

    “没得搞!以后跟我一样,当我的接班人!”钟山把烟叼在嘴里说。

    大人们都笑了,重新开了一个话题。

    白琪英吃过饭,她招呼金华去看她做的米酒。

    “你还会做米酒?”金华在收拾桌子上的脏碗。

    “放在那,等他们喝完再慢慢收拾!”白琪英说。

    白琪英去阁楼拿了一个被塑料膜密封好的陶罐,她刚打开塑料膜,童谣就闻到一股酒香味。

    “不知道成功没。”白琪英说。

    “看起来还可以!”金华说。

    “尝一下!”白琪英弄了一小团给金华,金华试了试。

    “咋样?”白琪英看着金华问。

    “酸的。”金华说。

    “糟了,失败了!”白琪英自己也整了一团试吃。

    “是有点酸!”白琪英说。

    “我也吃一团!”童谣凑上前。

    “这是酒!”金华轻轻地瞪了童谣一眼:“小孩子,吃啥酒?”

    “一团不碍事!”白琪英整了一团给童谣放嘴里问:“好吃不?”

    “好吃!”童谣点头,她太喜欢这个酒香味了。

    白琪英笑,金华都忍不住笑了。

    “明早拿来试一下!”白琪英说。

    “可以!”金华回答。

    “妈妈!妈妈,你在哪?”童年在楼下到处找金华。

    “一步都离不得!一会儿不见就在找!”白琪英一边重新密封陶罐一边说。

    金华赶紧下楼。

    “童谣快下来,慢点!”金华把童谣弄到地上,赶紧应童年:“在这里!”

    从阁楼下来,童谣发现,三妈真能干,什么都会做。相比较起来,自己妈妈会的太少了。她真想自己妈妈也可以那么能干。

    正月间里酒席多,白琪英和金华都要去帮忙,不过,她们负责的内容不同。白琪英是负责做菜,金华负责煮饭。

    那些负责做菜的妈妈,孩子们进了厨房就有各种好吃的零食和菜,童谣进了厨房,就只有金黄金黄的锅巴。

    这时候童谣又会想,要是妈妈也是做菜的,自己就可以吃到油炸花生豆,油炸虾片,凉拌猪耳朵了...

    童谣不喜欢妈妈做煮饭的工作!

    炒菜的厨房热闹非凡,一进到煮饭的厨房,冷冷清清,对此非常明显。去过一次,童谣再不喜欢去妈妈帮忙的地方了。

    新学期重新开学,童谣非常期待见到陈敬。

    但是,开二年级门的却是陆老师。

    陆老师没有给大家解释陈敬老师的事,只是告诉大家,自己是他们今年的老师。陈敬老师的事,童谣是通过侯老师知道的。

    陈敬老师因为太优秀,被调去中心学校教书了。

    听到这个消息,童谣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她再打不起一点精神来。

    “难道只有陈敬老师能教你吗?你给我打起精神来,让陆老师知道了,我看就有你好受的了!”金华担心地说。

    童谣也知道,自己再怎么伤心难过,陈敬也不会回来。自己再怎么排斥,陆老师,依然会是自己这学期的老师。

    本来非常有意思的读书,刹那间,变成了一项任务,让童谣感觉非常有压力。

    快要到打新书的时候了,童启明跑去学校找陆老师,特意拜托陆老师:“我已经在想办法了,如果新书下来,请陆老师先把书给童谣,我会在一周之内把书学费送过来!”

    “你安心去筹钱,别的不要考虑!”陆老师抽着童启明给的烟说。

    童启明放心地回了家。

    到发新书的时候,陆老师一个一个地点名,他一边发书一边说:“交了钱的就有书,没交钱的,回去赶紧催钱,什么时候交清,什么时候发书!”

    童谣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同学领到书,只有她和少数几个孩子没有拿到新书。

    已经开始上课了,童谣没有书,她只能听天书,根本听不懂。

    又有孩子拿到书了,童谣接连听了好几天的天书。

    终于,童启明送书学费来了。

    童启明把书学费交给陆老师说:“陆老师,这是童谣的书学费!”

    陆老师接过童启明粗糙的手递过来的钱数了数说:“刚好!”

    “童谣可以领书了吗?”童启明问。

    “给了钱当然可以领,我一会就发给她!”

    “还有几个学生没领?”

    “只有童谣和另外一个学生了!”陆老师说。

    “哦!”童启明点点头说:“不耽误你时间,我先走了!”

    陆老师转身回到教室,把童谣叫上讲台。

    “这是你的书!”

    童谣很开心,自己终于拿到书了。

    童谣刚回到座位,陆老师就阴阳怪气地说:“有些家长,见到老师,基本礼仪都不懂!连一支烟都舍不得给!自己明明就抽烟...”

    这整天,陆老师就只见了童启明一个家长,孩子们再笨也知道陆老师说的是谁。

    童谣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想叫陆老师闭嘴!但是,她不敢,而且,她不懂,明明那么懂礼貌的爸爸,为什么没有给陆老师烟,她认为,这次确实是爸爸做的不对。

    晚上回到家童谣质问童启明:“你为什么不给陆老师烟?”

    “他书都不肯佘给你还想要我的烟,虽然我的是最差的烟,我也不给他!”童启明气愤地说。

    “陆老师针对你了?”金华担心地问童谣。

    “他当着全班的面批评爸爸没礼貌,虽然没有指明是爸爸,但是,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我爸爸!”

    “童启明,你就差那一支烟吗?”金华失望地看着童启明。

    “他那会答应的好好的,说书下来就给,他给了没嘛?”童启明更生气。

    金华无话可说,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天空乌云密布,天气非常的冷,到下午的时候,开始吓死了雨夹雪。

    “童启明!”金华叫坐在火坑旁剥玉米粒的童启明说:“你把手里的活放一放,去把那两个烂瓷盆拿进来,在瓷盆边上打几个眼,用铁丝做个手把,明天让童谣和童年带去学校!”

    童启明又搓了一把玉米籽才起身去干金华交代给他的活。

    童谣和童年冻的鼻涕直淌回到家。

    “妈妈,爸爸在做什么?”童谣问。

    童年也好奇地凑了上去。

    “火盆!”金华说:“明天我在火盆里给你们埋上火石和木炭,用热灰把它们盖起来,这样你们就可以烘手烘脚,还可以把饭煨在旁边,到了中午就可以有热饭吃!”

    “看起来好丑,我有点不想带!”童谣说。

    “我要带!”童年说。

    童谣看了看童年:“那我也带吧!学校没人带这个!”

    “一定要别人带了才能带吗?”金华生气地看着童谣。

    童谣无话可说。

    第二天,童谣和童年各自带着自己的火盆去上学,火盆里被金华仔细地装进去了热灰火石,木炭,最上面又盖了一层薄薄的热灰,整个火盆拿起来有些重。

    “拿得动吗?”金华有点担心地问童年。

    “拿得动!”童年铁了心地要带火盆,所以,他费力地提起火盆往学校走。

    童谣也提着自己的出了门。

    “好像提的铁丝有点长啊,晚上你再收一收!”金华看着童谣和童年离开,她对童启明说。

    童谣把火盆放在课桌下,上课的时候,她把双脚踩在火盆边缘。不仅她的脚,她的腿,全部都暖和起来了。早上时候还那么不情愿,现在,童谣却觉得非常舒服。

    下课铃声响了,现在没有打铃师傅,老师们轮着打铃,这一周是侯老师负责。

    铃声一响,童谣和童年很快就被孩子们包围起来。

    童谣突然就成为了班级里的最高统治者。

    她允许谁烤火谁才能烤火,她不允许谁靠近,那个人就必须讨好童谣,直到童谣同意才能靠近。

    中午的时候,伏东跑过来问:“我们去捡些柴火来生火怎样?”

    童谣想了想,觉得这主意不错,就问:“谁愿意去捡干柴?”

    大部分人都跑去学校附近的田园捡干柴火。

    “玉米杆子不行,不经烧!”童谣拒绝火力不够的柴火。

    “这个可以!”

    童谣把细小的干柴棍放进火盆,用本子卷成筒,轻轻地对着火石吹风,火石一闪一闪的,慢慢地,小木柴棍找了,小小的火苗激起大大的欢呼。这下,之前没加入进来的也要求加入进来了。

    童谣一高兴,大手一挥。

    “只要捡柴来就可以烤火!”

    大家害怕着火,把火盆拿到宽敞处,开始往里使劲加柴,火越烧越大,教室变得暖和起来。

    大家捡柴的,往火盆里放柴火的,吹火的,忙的不亦乐乎。简直就像来了一场篝火盛会。

    午觉也没人睡,到下午上课时间,大家恋恋不舍地回到座位,童谣把火盆拿去课桌底下,她仍然把脚放在盆沿。

    下课后大家又这样生火烤火,但是,因为烧的柴实在太细小,里面的木炭也已经被烧成灰,还没到下午第二节下课,整盆的火就全部熄灭了。等到下课,灰都冷了。

    童谣心里非常难过,要知道就不那么疯狂地添柴烧火了,说不定,一直不动它,它还能依靠那些木炭坚持到放学。

    因为之前被火烤的很暖和,现在,没有火了,童谣觉得特别特别冷,到了下课,她把盆子里的灰烬全部倒在一边的地里,拿着空火盆就往家跑。

    “火烧完了?”金华惊奇地问。

    童谣讲述了整个过程,金华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事。

    “你别动它,我明天再多埋点木炭,应该就可以坚持到放学了!”

    童谣打定主意,第二天不管谁用什么贿赂她,她都不要再生火了。

    第二天,童谣高高兴兴拿着金华准备好的火盆去了学校,她本以为还是只有她一个人带了火盆,结果到学校一看,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了一个火盆。就这样,童谣的至高权利仅存在一天时间就销声匿迹了。

    有孩子依然像昨天那样玩,但是童谣坚持不动自己的火盆,果然,等到放学,她的火盆里仍然有火。

    回家的路上,风一吹,火星从火盆里露出来,一闪一闪的,大家冷的直打哆嗦。

    “我们来生火吧!”童谣灵机一动。

    土路边有许多白杨树,树下有许多枯枝败叶,路边的田地里也有许多干的棍子和竹竿,大家在路边捡了许多干柴和树叶,先用干树叶把火点起来,接着放小树枝,最后放粗树枝。

    孩子们的叫声,笑声歌唱声在熊熊燃烧着的火盆里跃动,这是一条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土路!

    大家玩的不亦乐乎,直到天黑了才收工。

    “啊...”突然有人大叫一声,接着就哭了:“我的书包着火了!”

    大家帮忙灭火,火很快灭了,但是,那个同学的绿书包被烧了一个大大的黑洞,回家肯定少不了一顿揍。

    在家里找不着钱,收好水,插上秧,童启明背起鼓鼓的蛇皮口袋,带上二十个水煮蛋,再次踏上了打工的路。

    这一次他是清早走的,童谣还在睡梦里。等他醒来,童启明早都已经不知道走多远了。

    童谣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鸡窝里传来小鸡仔那稚嫩的叫声,童谣看过去,一只小脑袋从鸡妈妈的肚子里钻出来,童谣觉得特别可爱。

    童谣伸手去抓,母鸡用嘴啄童谣的手,童谣赶紧把手收回来。

    “你又去抓鸡,抓多了它会死掉!”金华路过看见童谣对童谣说。

    今年家里的出鸡率非常高,三只母鸡几乎孵化出来五十多只小鸡仔,整天满院子都是小鸡仔和一群大公鸡大母鸡的身影。

    “还不快洗洗吃早饭,吃完饭赶紧去学校!”

    童谣转身走向洗脸架,拿下黑乎乎的毛巾,装了一盆水,自己洗脸,擦桌子,端菜舀饭,叫童年吃饭。

    童启明不在家,金华一个人有许多事情要做。童谣要力所能及地做些事,不能总是什么都扔给妈妈一个人,她会心疼。

    童谣到学校,看见班里来了一个又高又胖的女孩,童谣不知道她是谁,还以为是哪个孩子的家长呢。

    等到上课的时候,童谣发现那个大块头居然和他们一样坐在教室里上课,她没有书,她和金丽共用一本书。

    下课后没人敢靠近那个大块头,除了金丽。

    于是,有同学悄悄问金丽:“她是谁啊?”

    “我姐姐,金娟!”金丽说。

    “你姐姐?”

    “对啊!”

    “亲姐姐?”

    “嗯!”

    “那她怎么在这里?”

    “她留级了!”

    “那她本来读几年级?”

    “四年级!”

    “四年级?”

    这下算是弄清楚了。金娟因为在中心小学实在读不下去,她父母干脆就把她从中心小学转回来,和金丽一起读二年级。

    伏东嘲笑金娟:“你那么大,居然才读二年级,真丢人!”

    没想到,金娟气势汹汹地走到伏东跟前,她双手叉腰,恶狠狠地看着伏东,金娟的食指指在伏东的鼻尖跟前,她说:“有种就再说一遍!”

    “大母猪!我就说了,你想怎样!”伏东胆子大,他根本不害怕金娟的气势,直到金娟一巴掌打在他黑乎乎的脸上。

    金娟的手又肥又厚,一巴掌下去,“啪!”的一声,在场的人都听见了。伏东脸辣乎乎的,他强忍着泪水,恨着金娟。

    “大母猪!大母猪!”伏东带着哭腔连着叫了两次。

    金娟“啪!啪!”又是两巴掌。

    伏东的脸都肿了,他大声哭了起来。伏东的哭声招来陆老师,陆老师把伏东一通臭骂,转身警告金娟:“不要以大欺小!”

    这一次小小的嘲笑风波奠定了金娟在二年级的霸主地位,特别是掌握了女孩子中交友的绝对权威。就连带着以前要讨好童谣的金丽,也因为金娟是她亲姐姐的关系,摇身变成副霸主。男生不敢惹她们,女生要讨好她们。

    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童谣虽然被冻的清鼻涕直淌,但是她也没感冒。金华特别害怕童谣感冒,每次都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她裹的很笨重。

    现在,天气转暖,金华很小心地给童谣减衣服,童谣还是生病了。

    每次生病,童谣都会咳嗽,会气喘,同时伴有喘鸣。

    特别难受的时候,童谣需要张开嘴巴来帮助呼吸。所以,在此期间,童瑶几乎无法进行任何户外活动。

    对于这样的童谣,孩子们都又害怕又嫌弃,童谣经常孤零零的。

    过了好久,喝了许多又苦又酸的中药,童谣终于恢复了健康。

    以前这时候,小朋友们会渐渐重新和童谣和好,但是这一次,她们紧紧团结在金娟的身边,没有人主动和童谣玩。

    就算童谣主动去找人一起玩,金娟也会对那个人说:“你不打算和我们一起玩了吗?”

    那个人就会毫不犹豫地扔下童谣,跑去和金娟她们玩。

    孩子们每天都要自己带午饭,金娟和金丽有时候不会带饭,但是她俩会带一个空饭盒,到了中午,金娟看谁的饭看起来好吃,就分谁的饭,谁的菜好吃,就分谁的菜。

    没有人不同意,相反,被要求分饭和分菜的人会非常开心。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童谣端着她的午饭来到操场的一个阴凉处,她打开自己的饭盒。童谣现在也钟无艳有一个铝制饭盒,这是童启明在外打工时候用的,饭盒的盖子上还写着“童启明”三个字,童启明把这个饭盒送给了童谣。童谣摸了摸饭盒,她鼻子发酸,不过,她没有哭,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饭盒盖子,香味扑鼻而来。

    饭盒里今天的菜是新鲜菜,菜里还有肉,看起来非常不错。

    这时候金娟突然出现在童瑶身边,金娟问童谣:“我想吃你的饭和菜,可以吗?”

    虽然童谣也很想吃,但是,她还是殷勤地把饭菜推了过去:“可以啊,你吃吧!”

    “金丽,过来!”金娟招呼金丽。

    “我们吃了你的,你吃我们的吧!”

    金娟把自己发黄的饭和一点没有油的干腌菜推给童谣,童谣接过这份饭,开心地吃了起来。

    “以后,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童谣小心翼翼地问金娟。

    “可以!下午一起跳绳吧,听说你跳绳很厉害!”金娟说。

    童谣不好意思地笑笑。

    其他小朋友看金娟和金丽再吃童谣的饭菜,她们也跑过来和童谣说话,大家一下就变得非常亲密。

    童谣度过了一个短暂的但是热闹又快乐的集体生活。

    第二天,童谣带的饭是红薯饭,虽然没有大的红薯,但是还是能通过红薯碎渣看出来,这是红薯饭。

    配菜是腌菜。

    金娟一看到腌菜就讨厌,所以,她今天不喜欢童谣的饭菜,童谣不能和她们一起玩了。

    “那我要怎么做才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呢?”童谣小心翼翼地问。

    “我们不想和你一起玩,你走开!”胡悦溪说。

    胡悦溪是金娟和金丽的邻居,两家挨的非常近,就像童谣和胡萍、卢刚是邻居一样。

    金娟除了金丽,她第二照顾的人就是胡悦溪,所以,大家也不敢招惹胡悦溪。

    “我问的娟姐,又没问你!”童谣生气地对胡悦溪说,她很讨厌胡悦溪的那一副嘴脸,之前还那样恳求自己要和自己做朋友,现在就敢对自己作威作福。

    “你叫我什么?”金娟看着童谣问:“别搞笑了,论辈分,你和我妈同辈,你叫我娟姐,我可当不起,我还应该叫你一声阿姨呢!”

    “阿姨!”胡悦溪被金娟逗笑了。

    “这样吧,你如果想和我们一起玩,今天放学后你帮我打扫卫生,怎么样?”

    童谣没说话。

    “是你自己主动找我的,又不是我要你做的,不愿意就算了!”

    “好!我答应!”童谣答应了下来。

    童谣又平平安安,热热闹闹地在学校度过了一天。

    次日,金娟她们又不和童谣一起玩了,今天,除了童谣,她们今天也不和胡萍一起玩。

    理由是胡萍太笨,她和金娟一组,因为胡萍的原因,金娟一组玩游戏老是输。所以,胡萍就被她们剔除“女团”。

    放学后,童谣走在土路的左侧,胡萍走在土路的右侧。

    童谣一边走一边捡干柴棍,胡萍很是好奇。

    胡萍总是看向奇怪的童谣,但是,她又不肯说话。

    “你想说什么就说吧!”童谣说。

    胡萍仍然没说话。

    “现在没有人,你看,就我们两个!”童谣自己先前前后后看了看,傍晚模糊的光线里,确实只有她和胡萍两个瘦小的身影。

    胡萍也看了看,她问童谣:“你捡这些小棍子干什么?”

    “当引火柴啊!”童谣说:“我家不向你家,你爸爸妈妈都在,我家就我妈一个人,她没空去捡引火柴,每次点火都要点很长时间...”

    童谣不再说话了。

    “你每天都捡吗?”胡萍又问。

    “对啊,每次捡的不多,今天捡明天用的,明天捡后天用的,这样刚刚好!”

    胡萍笑了,童谣也笑了。

    “明天我们自己玩,不去找她们玩,怎么样?”童谣问胡萍。

    “我不敢!”胡萍说。

    童谣也没说什么,因为她自己也很害怕。

    两人再不说话,直到到了村口分手,两人都再没说过话。

    第二天在学校,金娟她们依然不理会童谣和胡萍,童谣大着胆子找胡萍玩抓石子,胡萍很开心地同意了。

    两人找了个空地蹲下来玩抓石子,游戏规则很简单,一共八颗石子,把子撒开,从中挑一颗用来抛,剩下的石子必须按照一颗,两颗,三颗石子的顺序,在抛起来的石子被成功接住以前,一次被抓起来。

    如果爪子成功,就可以把石子全部抛起背到手背上,在用手背扬起手背上的石子,用手抓住被扬起来的所有石子,成功了就算分。

    童谣是抓石子的高手,她已经得了十多分了,胡萍一分都还没有。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两人玩的很开心。

    就在两人玩的特别开心的时候,胡悦溪跑来叫胡萍:“胡萍,娟姐问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跳绳?”

    胡萍看着胡悦溪,她甚至都没看童谣就点点头。

    “走吧!”胡悦溪来拉胡萍,胡萍就这样扔下童谣,跟着胡悦溪走了。

    童谣不开心,但是,她没得选。童谣自己蹲在原处自己一个人玩。

    伏东跑过来,一脚踢开童谣散开的石子。

    “你干嘛啊?”童谣站起身生气地质问伏东。

    “我想干嘛就干嘛,你管的着吗?”伏东嬉皮笑脸地说。

    一旁的金娟她们偷笑,感觉这场景特别好看。

    童谣去捡那些漂亮的红石子,这些可爱的石子是童谣从山里捡回来的,它们是红色,有各种造型,童谣非常宝贝。

    看见童谣去捡,伏东冲过去,抢先一步,捡起地上的几颗石子就跑,童谣赶紧去追,伏东一转眼,跑进男厕所,童谣不敢进去,只能在门口等。等伏东从男厕所出来,石子早就没有了。

    “我的石子呢?”童谣质问伏东。

    “扔进厕所啦,在便便上面,那么喜欢,你去捡啊!”伏东做了个鬼脸跑了,金娟她们使劲笑,伏东对于自己的杰作非常满意。

    童谣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她擦干眼泪,回去捡剩下的石子。哪里还有石子,只剩土地板,空荡荡的。

    童谣只能进教室,坐回自己的座位。

    童谣越想越痛苦,她站起身,跑去找陆老师。

    “什么事?”陆老师问。

    “伏东他们欺负我!”童谣说。

    “怎么欺负你?”

    “我的石子被他们扔掉了!”

    “石子?”

    “是!”

    “扔掉重新捡就是了!”

    童谣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仍然站在那里。

    “上课了,出去吧!”

    童谣没办法,她走回自己的座位。

    突然,一个黑板擦朝她飞了过来。

    “敢去告状!”是伏东的声音。

    粉笔灰沾了童谣一脸,童谣睁不开眼睛,其他人看着童谣滑稽的样子哄堂大笑。

    童谣再也忍不住了,她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上课!上课!”陆老师终于从教室宿舍走了出来。

    大家回座位坐好,童谣不敢再哭,她偷偷擦干眼泪,开始上课。

    回到家,见到忙碌又疲惫的金华,童谣不敢说学校的事。

    以前她被欺负的时候告诉金华,金华把童谣骂了一顿:“怪谁呢,怪你自己没出息!”

    金华的愤怒来自她的心底,她恨,恨童谣如此软弱,恨童谣不能保护自己。

    金华自己也一大堆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知道谁家的牛,跑到自家庄家地里,庄稼被吃了一大半,根本就没人来主动认账。

    煮晚饭的时间,金华站在村头的大石头上,朝着村里喊:“今天是谁家的牛,跑到我太阳坪的地里,把我的地糟蹋了一大半,牵牛的时候看到了也不说,这会我出来问,是谁家的牛,现在出来认,咱们有话说话,要是不出来,就别怪我骂人难听!”

    警告发出后,金华等了十来分钟,根本没人认。

    金华开始了她的自由谩骂,从祖上十八代开始骂,一直骂到下三代,骂的话简直不堪入耳。

    童谣站在一旁,看着金华一个人在夜幕中,站在大石头上唱独角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金华的嗓子都哑了,她才慢慢停下来。

    童谣心中非常难过,但是,她哭不出来!

    童谣不懂,为什么没有童启明的日子会这么难过。

    好日子有头,苦日子也会有头,至少,会有暂停的时候。

    暑假来了,童谣的期末考试成绩惨不忍睹。

    金华无奈地叹气,童谣也很灰心丧气。

    摆脱了压抑的学校生活,童谣慢慢地恢复了生气。

    她每天跟着金华起早贪黑,一家三口,日子过的也算幸福。

    突然有一天,童谣对金华说:“妈妈,我想吃面条!”

    “想吃面要背着麦子去镇上换!”

    “怎么换?”

    “一斤半的麦子换一斤面,还要补点差价。”

    “哦...”

    “快点干活,干完活晚上我们去镇上换。”

    童谣干活干的特别起劲,她非常期待面条。

    “妈妈,可以走了吗?”天慢慢地黑下来,金华还没有要回家的意思,童谣开始着急起来。

    “把这点干完!”金华说。

    “可是还有好多啊!”童谣不耐烦地说。

    “就知道催催催!我只有一双手,今天做不完就要拖到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的活,天天往后拖,就是时间不等人!”

    童谣一直哼哼唧唧,金华加快手上的速度,硬是把自己计划的活干完了才收工。

    这个时候天都黑了。

    好不容易回到家,童谣以为这下终于可以出发了,结果,猪圈里的猪因为肚子饿,使劲嚎叫。还有那几十只鸡,到处停的是。

    金华趁着最后一点亮光把鸡全部关进鸡圈,接着又喂猪。还要把牛赶去喂水,等牛喝饱水,金华把牛赶回牛圈,又扯了一捆干谷草给牛到牛圈,这是牛的野草。

    终于安排好家里的一切,金华找了个蛇皮口袋,用家里的穆铲瓢铲了半口袋小麦装进背篓里。

    “走走走!”

    金华急急慌慌地锁好门,拉着童谣和童年往镇上赶。

    夜晚一片漆黑,但是却能辨别出土路。

    从童谣家到镇上,要走一段山路,山上有一处供奉着神仙,每次经过那里,金华都不准童谣和童年说话。

    现在这么晚经过这里,童谣害怕极了。

    三个人走的飞快,路上有人家的地方现在还都亮着灯,遇着这些地方,童谣就没那么害怕。

    走了半个小时,三个人终于来到镇上。大片的灯光把镇上照的特别明亮,童谣安下心来。但是,一想到一会又要重新走进黑暗中,童谣就在想,要是不用再次走进黑暗多好。

    金华找到换面条的商店,店里挂了非常多的面条,还有沾满灰尘的机器,站在室外都能闻到面粉的香气。

    店家正在吃晚饭,他们给金华先称了麦子,接着又给金华称了面条,金华从裤子里面拿出来一个小小的布口袋,从里面艰难地拿出一些零钱递给店家。金华拿钱拿的特别慢,她装的太隐秘,口袋又太小,钱都卷在一起。而且,金华对自己给出去的面额一直反复确认,所以,给钱的时候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好在店家一直态度很好,也很耐心地等着。

    “这两个娃是你的?”店家一边等一边问。

    “是啊!”金华笑着说。

    “吃完饭了没?”店家又问。

    “面还在你这呢!”金华说。

    “已经好晚了!”

    “对啊!”

    金华付完钱,背起面条,左手拉着童谣,右手拉着童年,急急慌慌往家赶。

    至少路上还亮着的有些房子这时候已经完全黑了,说明那家人已经休息了。

    不管怎样,三个人成功换到了面条,金华,童谣和童年都很开心,他们一路又说又笑,竟然很快就到了家。

    到家后,金华生活煮面条。

    金华煮的是最简单的面条,里面只有一点猪油,山泉水,面条,盐。

    面条很快煮好了,童谣和童年,个人吃了一大碗,金华也吃了一大碗。

    看着童谣狼吞虎咽的样子,金华鼻子一酸,但是,她把眼泪和着面条一起拖进了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