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白衣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情难已芙蓉表心迹

    郭芙蓉看见凌綯满脸汗水,神情愁苦,顿时心生怜意,从怀中掏出一方锦帕上前轻轻为凌綯擦拭掉额头上的汗滴。凌綯一时思绪杂乱,也未顾忌其他,任由郭芙蓉在脸上擦拭。那郭芙蓉虽已长大,可性情直爽,与凌綯在一起时常常玩笑,并不存男女之防,因此并不觉得给凌綯擦汗有何不妥。

    “那鱼姑娘一定生得美若天仙吧,否则怎值得你为她这般牵挂?”半晌,郭芙蓉轻轻问道。

    “我也倒并非全是在意她的容颜,只是一见倾心,而且幼薇她身世凄苦,让人怜爱。”凌綯叹道:“不像你,自小生长在王府,有那么多人宠爱,哪里知道世上的苦是什么滋味?”

    “偏她的身世苦,你就怜爱,难道我就不值得怜爱么?”郭芙蓉一句话脱口而出,连她自己都惊了,这一刻心中的感情似蝴蝶一样破茧而出。

    “你胡说什么,我与你哥哥是结义兄弟,我看你从来是当做自己妹子的。”凌綯嗔怒道,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对郭芙蓉到底是当做什么。

    “我才不要做你的妹子。”郭芙蓉鼓起勇气说出这句话,然后头也不回,上马飞奔而去。

    “慢点跑,看着点路。”凌綯在后面喊道,叹口气,也上马追了下去。

    只是两个人只顾纵马飞奔,却都没有注意到拐角处的阴影里有三个瘦消的身影。

    *****************

    人们发现,最近长安的街头多了很多早点摊,就在卖“凌小卤”卤肉店门口,一大早便有人支起一张棚子,下面的炭火灶上是一口盛满油的大铁锅,旁边的大案板上有一大块白花花的面团,老板将面团切成小长条或者擀成圆圆的面片,放进冒着油烟的锅里,迅速这面条或面片便会膨胀数倍大,变成金黄色,趁热吃的话真是酥脆爽口。

    两根油条或油饼,配上一碗老豆腐或者一碗浓浓的小米粥,现在几乎成了长安中上层人士的标配。是的,目前只能针对中上层,因为这样的早点对于一般老百姓的话价格还是略高一些。之所以贵,全因为这炸东西的油贵。没有办法,在大唐食用油的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猪肉熬的油还得用来炒菜,芝麻油产量少价格更高,所以只能用胡麻或者大豆来榨油,由于大唐压榨技术不成熟,导致出油量低,所以价格就高。成本高了,产品的价格自然就下不来。

    尽管如此,每天早上所有早点摊前还是排起了长长的队,讲究些的人家让下人买好后端回家慢慢吃,不讲究或者着急办事的就在旁边的几张木板撘成的桌子上,一手端着豆腐脑,一手用筷子夹着油条,吃口油条,喝口豆腐脑,感觉颇为相得益彰。

    这是凌綯的又一新的“食为天计划”——早餐工程,光靠一个醉仙楼是不可能满足全部长安人的胃口的,他第一时间想到了之前加盟的几十家卤肉店,这是现成的店面啊,几乎遍布了整个的长安城,而且没有哪个老板不想再多挣一份钱的,因此在谈早点合作时几乎是一帆风顺,没费什么周章。

    凌綯的核心技术是面团的发酵,在此之前大唐人民还不会制作发酵面食,考虑到此时没有小苏打也没有发酵粉,所以凌綯用的是老面肥。把之前用剩的一块面团扔进面缸里,一两天后这块面团就被菌群所侵蚀,闻起来有些酸酸的味道,此时就具有了发酵的功能。用的时候只需要将老面肥用温水化开,再倒进面粉中拌匀,静置一两个时辰后面团就能发酵起来。

    凌綯把这项技术教给各加盟店的店主,却没有签保密协议,只约定了食材必须从自己这里进货,这也是后世加盟企业的通常做法,只赚原料的差价就够了。他不怕发酵技术扩散,越来越多的人享用美食才好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且等所有人都会发酵技术的时候他的第一波收割早就赚够了,到时大可以再推出新的产品。

    当然,凌綯没有忘记那些穷苦的老百姓,所以,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候,在长安的一些街头便出现了打着“凌记”幌子的摊子。摊子主要是一个手推车,上边挑着一盏灯笼,车上是一个大木桶,用厚厚的麻布包着用来保温,桶里是炖得烂烂的猪下水,老板管这叫“卤煮”。他们只在傍晚出现,地点灵活,每天只卖一个多时辰,售完为止。

    这是凌綯的主意,他几乎把一头猪的价值开发到了极致,现在长安人民已经接受了猪肉为主的炒菜,但是对猪下水之类的东西还是有一定的“敌意”,毕竟他们觉得这些东西不太干净。不过,扔掉的话又有些可惜,所以凌綯想到了后世的卤煮。

    卤煮最早的出现其实是为了穷人服务的,毕竟食材便宜,但终究属于肉食,可以为人的身体补充脂肪和热量。凌綯让醉仙楼每天煮几大锅,然后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批发给游走的摊贩,让他们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

    苦哈哈们忙活了一天,晚上回家的路上,跟老板要一大碗有小肠、肺头、猪肝、炸豆腐的卤煮,再往里泡两个硬硬的馍,蹲在路边跟伙伴们边侃大山边吃卤煮,有的还从路边的店里要上一碗酒,就着卤煮喝下,简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吃饱喝足,回家睡觉。

    这样的一大碗卤煮价格并不贵,最多五文钱,苦哈哈们完全能承担得起。最主要的是他们享受蹲在路边边吃边聊的时光,三五个人围在一起,说说今天的收获,也聊一些政事、趣事、秘事。作为帝都的百姓,他们永远是热衷于谈论政治的,无论是在从前的长安还是后世的北京。所以,醉仙楼东家凌綯智斗中书侍郎李绅的故事在他们的嘴里被传得神乎其神,凌綯也成了冲冠一怒为红颜,将朝廷三品大员掀落马下的性情男人。

    慢慢地,“凌记”成了苦哈哈们心中的一个港湾,一个聚集地,有的人甚至吃完了饭也特意找过来,就为了和朋友们侃会儿大山,享受这种感觉。

    **********************

    凌綯这几天忙得不亦乐乎,他在为“宜家家私”寻找铺面,他没有把目光放在东西市,而是最终在长安和万年两县各找了两个门面,都是拆开坊墙,直接面对大街的。毕竟是汾阳王府掏银子,他家“不差钱”,所以凌綯准备一步到位,一次开四个,辐射整个长安城。

    当然,这四个店面仅是销售或者展示用的,而生产地依然选择在了城外的秦家沟,毕竟这里距离终南山和长安城都不太远,也方便木材的运输贮存。在村里盖上几间大房子,无论做多少家具都能放得下了,客户需要的话,只需要从秦家沟送进城里就可以了。

    新的买卖中,郭家和凌綯各占四成半的股份,鲁搬师傅占一成股份。对于企业的核心人物来说,股份激励永远是最正确的东西,这是后世大企业通用的做法,这有效地保证的人才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