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白衣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元日宴再论佛道事

    郭芙蓉似乎又想起什么,对凌綯道:“对了,桃子,我记得你上次给我讲的那个故事,叫什么《打金枝》来着,我听了半截睡着了,你趁现在没事给我好好讲清楚。我家里可有好几个公主呢,一个个骄傲得紧,我得学会了这本事,回头好收伏她们。”

    凌綯被郭芙蓉的话吓了一跳,心想这郭家上上下下几辈人确实娶了好几位公主,公主嘛,那肯定个个都是金枝玉叶,娇贵的紧,可要真让这丫头把这些“金枝”给打了,不是捅大篓子了吗?又想这《打金枝》最应该的是问你爷爷奶奶啊,这是你们家的事儿啊。

    心念及此,含糊了几句,赶紧转开话题,对郭芙蓉道:“忘了告诉你了,年前我盘了一座酒楼,等过了年重新收拾收拾就开张,好多好吃的,保管你之前都没吃过。”此计果然奏效,听说有好吃的,郭芙蓉果然忘记了“打金枝”,急切问道:“桃子,你这酒楼在哪里?什么时候开张啊?”

    “在明德门附近,对了,就是原来的一品阁,原来的东家不干了,我就盘了过来。”凌綯没有细讲盘酒楼的具体经过,“我准备把这酒楼打造成长安第一餐饮综合体,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身。”凌綯索性放开了吹,把在后世经历过的一些消费场所的项目都移植到自己的酒楼里。

    这一下,连吕洞宾都听得来了兴趣,对凌綯道:“没想到师叔竟还有这等手段,等师叔的酒楼开张时,师侄定去捧场。”

    凌綯笑道:“开张之日,我定是要给道长送请柬的。”

    三人正说得热闹,互听门外传来郭仲文的声音,“你们在聊什么呢?说得这么高兴。”随着话音,郭仲文走了进来,身上还穿着紫色朝服,显是刚回家还没来及换衣服就过来了。

    见郭仲文进来,郭芙蓉抢着道:“二哥,桃子说要开一家很大很大的酒楼,还说做得菜咱们都没有吃过呢。”

    郭仲文笑道:“那不称你的心了吗,以后天天有好吃的了。”又与吕洞宾和凌綯寒暄几句,互道新年问候。

    说话间,酒席摆了上来,郭仲文对凌綯道:“兄弟,你开这酒楼可有什么需要愚兄帮忙的地方,有需要尽管说,千万莫要客气。”

    凌綯心下感动,举起酒杯道:“多谢大哥盛情,眼下还没什么事情,不过以后麻烦大哥的地方还多着呢,开张时大哥多带些朋友过去给我捧捧场就行。”说着将酒一饮而尽。

    郭仲文也笑着将酒喝了,又转头对吕洞宾道:“道长,你猜我今日朝堂上见到了谁?”

    “左右不过是文武大臣、满朝公卿,还能有谁?”一旁的郭芙蓉却抢话道,“再说朝堂上的人多了,你不给个提示,谁能猜得到。”

    “却是道长的同门!”郭仲文道,“道长应该能知道吧。”

    “莫非是那赵归真师兄?”吕洞宾捻须沉吟道,“倒是听坊间传闻说圣上要召赵师兄进宫的,没想到竟是真事。”

    “道长猜得不错,”郭仲文端起一杯酒慢慢呷了一口道,“今天元日,文武百官上朝给圣上恭祝新禧,那赵归真居然也位列朝班,圣上当即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并充任崇玄馆学士,当朝赏穿紫袍。那李相虽出言劝谏,称‘不宜宠信过度’,但终究未被圣上采纳。”

    “道门蒙皇上恩宠,此乃幸事,可喜可贺。”吕洞宾道,他虽口中称可喜可贺,不过实在从脸上看不出有高兴的表情,毕竟同行是冤家,看见别人飞黄腾达,心里总归不好受。

    那赵归真本乃衡山上清派道士,敬宗朝时就经常出入宫禁,人称“赵炼师”。唐武宗也偏好神仙之学,即位后便将其召回长安,并拜其为师,让赵归真带领八十一名道士在禁中修金箓道场,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见吕洞宾神色,凌綯情知就里,但此时为避免他尴尬,也不便多说,叹道:“圣上宠信赵归真,恐怕那佛门就要面临大祸了。”

    “贤弟此话何意?”郭仲文奇道,“圣上自去宠信他的赵归真,百姓自去拜他的菩萨,互不打扰,却又干碍佛门何事,又何来的祸端?”

    “佛本无罪,怀壁其罪。钱多了就是罪过,佛门有钱,朝廷没钱,没钱的只能找有钱的开刀了。”凌綯喝了口酒,幽幽道:“何况那赵归真本心胸狭隘之辈,一朝简在帝侧,定会百般毁谤佛门,如此佛门焉不招祸。”

    “天下寺院万千,难道还能尽数拆了不成?大唐僧尼何止百万,难道都能让他们还俗不成?”郭芙蓉接口道。

    “哪有何不可?”凌綯笑道:“想当年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两次灭佛,毁尽天下兰若,殷鉴不远,那我大唐天子又如何不能灭佛呢?”

    郭仲文倒吸了一口凉气道:“贤弟说得虽言之有理,但确乎让人不敢置信啊。”

    “朝廷也未必非要在一夕之间将佛门尽数除去,这样面临的反弹也太大了些,也恐怕招致天下动荡。”凌綯道,“最大的可能是今天来一刀,明天来一刀,温水煮青蛙......”

    正说到这里,忽见郭府管家匆匆跑了进来,对郭仲文道:“回禀少爷,刚才老奴听见消息,说朝廷明诏天下,让僧尼中的犯罪者和违戒者勒令还俗,其所有财产一律充公,现在这告示也贴满大街小巷了,老奴让人抄了一份。”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来。

    郭仲文伸手夺过,打开观看,凌綯和吕洞宾也凑上前来,只见纸上的字抄得歪歪扭扭的,倒也能辨认得清,那告示大意为,“天下所有僧尼解烧练、咒术、禁气、背军、身上杖痕鸟文、杂文功、曾犯淫养妻、不修戒行者,并勒还俗。若僧尼有钱物及谷斗、田地、庄园,收纳官。如惜钱财,请愿还俗去,亦任勒还俗,充入两税徭役。”

    这只是“灭佛”的第一步,让佛门中一些品行不端或者有问题的僧人先行还俗,同时没收他们的田产和钱财。毕竟不能一下子把天下的和尚全都消灭,那样震动就太大了,只能分步走,一步步来,温水煮青蛙,不会遭到太强烈的反弹。

    郭仲文和吕洞宾看完除了震惊,只是相对苦笑,消减佛家势力对二人利益上并无妨碍,而对于道家来说却倒算好事。其实二人更多的震惊倒是来自凌綯的洞察力和先知先觉,心中不由对这个年轻人又另眼看待了几分。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三武灭佛”是早已经明载入了史书中,而作为穿越者的凌綯只需要爱好历史就已经可以成为“先知”了。

    吕洞宾沉吟道:“如今朝廷抑制佛门,那我道门岂不是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师叔对此有何高见?”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端起酒壶给凌綯满上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