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白衣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关山万重从头越

    “什么?”听绿翘这么说,鱼幼薇猛地站了起来,急急问道:“都说什么了?出什么事了?”

    绿翘道:“我听得不是太真,好像是说凌公子家老爷遭人弹劾,皇上大怒,贬官到什么衡州,连带府宅也被朝廷收回去了。”

    “那凌公子他人呢?是也去了衡州吗?”鱼幼薇问道。

    “这就不知道了,客人们也没说,婢子也没法问。”绿翘无奈道,“不过想着应该是跟随家里一同去吧,否则他在长安也没有房子,也没家了,他可住在哪里?可如何过活呢?”

    “你说的是,”鱼幼薇无力地坐了回去,怅然若失。

    *******************

    第二天一早,凌绹就喊上常福出了门,两人顺着街市一路向东,溜溜达达,倒也不疾不徐。常福问去哪里,凌绹也不说,却只是留意有买卖铺面的地方,有时还盯着人家做买卖的看上一阵子。

    穿街过市,两人来到了东城的晋昌坊,眼见得街两边的铺面多了起来,来往的人流也渐渐地密了起来。凌绹奇道:“这是哪里,怎地如此繁华?”

    常福答道:“前边就是大慈恩寺啊,少爷怎地忘了,你带着我还去寺里逛过几次呢。这里的香火是长安城寺庙里最旺的,因此来的人就多,人一多做买卖的当然也就多了。这每逢初一、十五还有庙会呢。咦,今天不就是初一吗?”

    “对,对,来过的,我想起来了。”凌绹干咳两声,“走,咱们到前边找家店吃点东西。”

    两人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在路边一个小吃店门口停了下来。那小吃店门脸不大,看起来甚是破旧,门口挂着一个幌子,幌子已然看不出来原来的颜色,只依稀辨出上面写着“周记”二字。门口摆着几张长条凳,只是没有顾客。

    常福嘀咕道:“少爷,这家店看起来很是不干净,不如换家大点的吧。”目下已近中午,其他饭店都已经人来人往,只这家店人影寥寥。

    “不必。”凌绹说道,然后冲里面喊道,“老板,都有什么吃的?捡好吃的上两样。”

    听见有人吆喝,店里面走出来一个老汉,约摸有六十来岁,满脸皱纹,形容十分苍老。那老汉见有人上门,冲凌绹弯腰笑道:“回客官,店里只有炊饼羊汤,你要的话给你来两碗?”

    “那就来两碗羊汤,来几个炊饼。”凌绹回答道,一边让常福把饭钱付了。

    不一时,老汉端了两碗羊汤出来,又捧了一个笸箩,里面放着几个炊饼,一起放到凌绹面前。凌绹拿起炊饼咬了一口,又端起羊汤尝了尝,只觉得炊饼干硬甚是硌牙,羊汤却又腥膻无比,简直是难以下咽。

    凌绹暗暗皱了下眉,问道:“老汉,你贵姓?台甫怎么称呼?”老汉忙答道:“不敢当,小老儿姓周,叫周有德。”

    “为何你这生意如此冷清?”凌绹向周围一指,道:“此处地段算是不错的了,看别家饭店都快坐满了。”

    “唉!”周老汉叹口气道,“不瞒客官说,老汉都六十多了,就跟老婆子两个人侍弄这个小店。如今一年比一年岁数大,委实干不动了,混一天算一天吧。”

    凌绹奇道:“难道没儿女么?实在不行雇个活计帮帮忙也行啊。”

    “老汉原来倒是有个儿子,可惜前几年在西边打仗战死了,”周老汉摇头道,“儿子一死,我们也没心思干了,寻思再等个一年半载的,就把这铺子兑出去,我们老两口回乡下等死罢了。”说完连连叹气。

    凌绹心下默然,过了移时,问道:“你这铺子兑的话得多少钱啊?”

    “客官莫非想兑我这铺子?但看你这一身打扮却也不像啊。”周老汉苦笑道,“你都看到了,我这小店生意也不好,也兑不出去几个钱,跟你说实话,真有人要的话,给个七、八贯钱就算烧高香了。”

    “我给你十贯钱,铺子归我,只是还须你帮着打理生意。”凌绹突然道,“半年之内如能盈利的话,这买卖算你两成股份;如半年挣不了钱,铺子原封不动还归你,钱我也不要了。你看如何?”

    周老汉瞪大了双眼,颤声道:“客官莫不是消遣老汉吧,还能有这等好事?”

    凌绹笑道:“我消遣你做什么,你老要同意的话,明天就把钱给你送过来,咱们还可以先签下文书,终归让你吃不了亏。”

    “客官稍等,我须得跟老婆子商量一下。”周老汉说道,然后飞也似地进入了店铺后头。

    看老汉进去,常福小声道:“少爷,你弄这饭铺子做什么,难道咱们以后也要卖炊饼么?不过这钱也着实贵了些,这家店生意也不好,不如找家生意好的谈谈。”

    凌绹笑着摇头,不理常福。不一时,周老汉走了出来,满脸堆笑对凌绹道,“一切就依客官,只是十贯钱多了些,不如……”。

    “不用了,十贯就十贯。”凌绹一挥手道,“只是咱们以后不能再卖这炊饼了,改卖别的吃食,至于卖什么,过几天你就知道了。另外,这店里店外须得重新收拾一番,总得让人看着干净,吃着舒服吧。”周老汉连连点头称是。

    *******************

    大慈恩寺是贞观二十二年,当时尚为太子的李治为纪念其母长孙皇后祈求冥福,报答慈母养育之恩而建,故取名慈恩寺。彼时大唐正逢“贞观之治”,国力强盛,府库充足,因此整个工程极其宏大奢华,寺院前后修建有十三进院落,房舍1897间,几乎占了晋昌坊半坊之地,为当时长安城最大的寺庙。

    寺院建成后,太宗皇帝更是令玄奘法师移驾慈恩寺主持寺务,同时在此继续翻译佛经,弘扬佛法。高宗三年,玄奘在慈恩寺内修建大雁塔以供奉佛祖舍利,从此寺中香火更是旺盛。

    凌绹带着常福信步走进山门,眼见得人流如织,善男信女们各个神色虔诚,对着一个个泥塑木胎顶礼膜拜。凌绹是半个唯物主义者,对宗教一直抱着不迷信也不反对的态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此吩咐常福去请一束香来,看到顺眼的神仙随手上两支。

    常福心下略感诧异,少爷之前来寺里游玩可是从来不上香的,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鉴别一些大姑娘小媳妇的品质,再与众纨绔品头论足一番,然后大笑离去。当然,也仅限于此,以大唐的教化之深和律法之严,纨绔们不会也不敢像后世的高衙内一样把别人家的媳妇直接抢回家去。

    二人随着上香的人流信马由缰,游过了几重院落,来到了大雄宝殿。凌绹抬头观看,只见那大雄宝殿甚是雄伟,高约数丈,雕梁画栋,不胜繁复。殿前却辟出一个小广场来,地面整个用青石铺平,应是随时有人打扫,因此地面十分干净,并无一点杂物。

    凌绹正准备上前进殿观瞻,却听后边有人吆喝,“太皇太后进香,闲杂人等回避”。随着喊声,冲进来一队神策军,将广场上的众香客向两边驱赶,凌绹二人也随着人流被挤到了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