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兴亡二百载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松锦大战(一)

    却说清兵屡次得胜,正拟进取,忽由太宗寄谕,命回本国。多尔衮、多铎等,因不敢违命,只得率领兵士,于1639年(明思宗崇祯十二年、清太宗崇德四年)二月,从山东北返至天津卫,三月初九取道青山口而归。

    清军入关达半年,深入二千里,攻占一府、三州、五十五县,二关;杀明总督二人、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口四十六万余、黄金四千余两、白银九十七万余两。中原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财产损失无可计量。

    清军最大的损失就是是扬威大将军岳讬病死于军中,多尔衮率领满载而归的远征军回到盛京,在汇报战绩时,没有岳托的名字。皇太极惊问为何,才知早在济南病死,悲痛万分,辍朝三天,以示哀悼。同时命令不要告知礼亲王代善。等到岳托灵柩运回,亲至盛京城外的沙岭遥奠;还宫后,再次辍朝三日。诏封岳托为多罗克勤郡王,赐骆驼五匹、马二匹、白银万两,葬盛京城南五里万柳塘。

    爱新觉罗·岳托,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朝第一代克勤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烈亲王代善之长子,清朝宗室名将,开国元勋。早年投身戎马,跟随努尔哈赤攻辽沈,征蒙古,与父亲代善同掌两红旗,先于天命十一年(1626年)十一月封为台吉、贝勒,后因军功于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被封为和硕成亲王,主管兵部。

    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初九日,因天花病死于济南。太宗皇太极念其功绩,追封为克勤郡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特为岳托立碑纪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庙,入祀盛京贤王祠,克勤郡王之爵世袭罔替,成为清初八大铁帽zi王之一。

    多尔衮、多铎归国后,问太宗何故班师?皇太极道:“欲夺中原,必须先夺山海关,欲夺山海关,必须先夺宁、锦诸城。否则我兵深入中原,那关内外的明兵,把我后路塞断,兵饷不继,进退失据,岂不是自讨苦吃么?”

    多尔衮、多铎等,即奏请出攻宁、锦,太宗准奏,即令发兵。此时锦州守将,还是祖大寿,祖大寿自1631年诈降回到锦州后一直坚守在锦州城。祖大寿多方抵御,屡却清兵,相持两年,仍屹然不动。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三月,清太宗皇太极吸取过去强攻宁远、锦州受挫的教训,制定了长围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战计划,命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等人领兵修筑义州城(锦州义县义州镇)。义州处于广宁与锦州之间的大凌河畔,地势开阔、土地肥沃,在此筑城屯田,实际上是建立了攻锦的前哨阵地,同时一旦攻锦,此地又是一个绝佳的后勤补给基地。

    五月,皇太极到义州视察,蒙古苏班岱等请求归降,皇太极命济尔哈朗等率军一千五百人前去迎接。祖大寿得知清军人少,命令游击将军戴明与松山总兵吴三桂、杏山总兵刘周智合兵七千人出击,反被济尔哈朗打败。

    六月,皇太极再次指挥清兵兵临锦州,开始了围城的持久战,皇太极将围城清兵分为两班定期轮番更换。并遗书责大寿欺罔之罪,祖大寿不答。皇太极命人把锦州城外,四面的禾稼,尽行刈获,捆载而归。又扫荡清除明军在锦州外围的据点,彻底切断驻锦明军与外部的联系。

    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农历三月,皇太极再次发兵围攻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