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楼八
繁体版

古城之约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每天清晨,有大群的乌鸦在这城市上空盘旋,日出后不见踪影。

    在二十七楼八望着窗外的寒冬,忽然冒出宋秦少游《望海潮》中的几句词,光阴易逝,我来S市已经二十余年了,第一站就是古城。

    古城是一座独立的小城,距离S市30公里,隶属S市。当时我二十出头,瘦的跟古城公园里猴子一样(我儿子语),当时因为买彩中了点钱,于是整日游荡在古城的棋摊、公园、网吧里。在棋摊上我结识了古城棋王小乔,赵炳贺;在公园里我结识了和我一样瘦的一群猴子,还有一峰老的不成个样子的骆驼,没事的时候我就陪陪他们;那个时候刚刚流行QQ聊天,我虽然瘦,但也挡不住荷尔蒙的骚动,聊了几个知心网友,一香港的、一台湾的、还有一西安的,当然都是女的。香港的网友是个外贸公司的职员,长得有点像莫文蔚,我们经常视频聊天,她的港普也实在不怎样,没事就唱莫文蔚的歌曲;台湾的网友是个上大学的学生,眼睛很大,用她自己的话是眼大如牛,爷爷是国民党老兵;到今天还记得西安女网友的名字叫洪蕊,一个很单纯可爱的微胖姑娘,我们约定了很多事,种种的机缘,一个也没有实现......当然,古城还有一个女人。

    我在棋摊上的时间最长,在故乡老家的时候,我就把我们当地的棋王战败(我的五叔),所以我认为的我的棋技还是可以的,直至遇到小乔,他狠狠的给我上了一课。小乔当时四十岁左右,古城化工厂下岗工人,每天蹬板车为生。只切磋了一次,就发觉实在不是一个水平线上,至少让我一匹马。后来棋摊上又出现一个赵炳贺的家伙,此人是个棋痴,在文化宫教小孩象棋为生,当时他在古城民间名气没有小乔大,可背后了解到此君经常跑到S市里和当时中国象棋大师铁波、铁松切磋学艺。

    古城有一个退伍军人,此君为象棋发烧友,靠卖鞋发了点小财,某一年夏天军人忽悠军嫂扣出点零花钱,鼓捣了一场“军创杯“棋王争霸赛,古城各路民间高手几乎全部参赛,裁判长是须发皆白的古城象棋协会秘书长葛老。葛老也偶尔去棋摊逛一逛,他有一句名言:下棋不要总想着去赢,能和最好。可我觉得老头太虚伪,除了小乔几位,他对任何人几乎都是全胜,棋风稳、准、狠.....

    军创杯最后杀入决赛的是小乔和赵炳贺,五盘大战中小乔以两和一胜两负被赵炳贺拉下了棋王的宝座。

    小乔还在蹬他的板车,没事也还到棋摊逛逛,可神情落寞了许多,赵炳贺教完小孩子棋,也经常骑着自行车飞来,那个时候他总穿条白旧裤子,裤腿脚磨的有点飞边,他往往在我们下棋的时候,一个人眯着眼望着,似乎进入一种“禅定”的状态,那一段时间他很是志得意满。有一天在棋摊上,我听到他和他发小聊天,他发小要给他找份送牛奶的工作,就半天活,他说只要不耽误他下象棋就行.....他看了我一眼,似乎知道我听见了他们之间的谈话,他尴尬的笑了一下,马上又指点一个臭棋篓子去了,他又成了他世界里的王。

    我整整在棋摊上晃荡了一年,直至有一天葛老对我们几个年轻人说,象棋这东西学容易,走进去也容易,走出来却不容易,成为胡荣华那类的人比成为我们这个古城的区长还难,弄成棋痴是很可怕的,象棋有时候会误了我们的一生......葛老说完这话,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小乔、赵炳贺,那天是在军创杯后他俩第一次下棋,只一盘,最终是和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