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作死,真的会死!
繁体版

第一百零九章:岚县新政(求推荐,求追读,求月票)

    李晋仁来到岚县第三天,晋阳支援粮食车队终于赶到。

    车队带来一千石粟米和一万石小麦,还有数百石盐,这便是晋阳方面能给到最大的支持了。

    代国各县都受到蛮子侵袭,哪里都在诉苦,发奏章要粮,全都嗷嗷待哺。而晋阳城本身有十万军民,每月消耗粮食就是个天文数字,还得为边关校尉准备粮草,能支援各县的物资都是杨珩辛苦节省出来的。

    李晋仁作为郡丞,知晓晋阳情况自然是理解的,可有一点他是真的忍不了。

    “国相说的是粟米一份,小麦三份的数量给粮食,我记得没错吧?”

    李晋仁黑着脸,一字一句的问道。

    “没错,李郡丞好记性,确实如此。”

    负责押运粮草的是荆长史的心腹,任门下史,俸禄三百石,名叫吉瑞广。

    面对李晋仁的质问,他不慌不忙开口解释道:“郡丞,您是知道情况的,府库内粟米少,小麦多,可偏偏粟米消耗太大,所以导致两者数量差距悬殊,根本达不到一份粟米三份小麦的配比,只能委屈诸县各位长官稍加理解。”

    “我呸,你当我们都是傻子吗?即使差得多,也不能按照一份粟米十份小麦给吧!”

    张绍杰大骂起来,李晋仁不方便说的话,他作为心腹是要替恩主表达的。“荆长史作为直管上官,给自己负责的县城按照一份粟米和一份小麦的数量支援,此乃人之常情,我等不做计较。

    可怎么到我们这里就成了十份小麦了?你家长史莫不是狗眼看人低,欺负我家郡丞初来乍到,人脉最低?”

    “哟,真是好大的脾气,李郡丞还当是在小县城里吗?”

    吉瑞广冷笑挖苦起来,“府库粮食就那些,哪里能有个正好,若其他长官都如郡丞这般挑剔刁难,我们长史和小吏还怎么做事?

    粟米给的少,不是拿小麦补上了吗?都是粮食,何必分的那么清楚。小麦再难吃还能比树根草皮难吃?

    一群泥腿子罢了,我就不信他们还敢挑三拣四不成。”

    “胡扯,这能是一回事吗?既然粮食都一样,你家长史干嘛不给自家吃小麦?”

    张绍杰被吉瑞广不要脸的发言气个半死,“小麦煮熟吃难以下咽,这一点人尽皆知。一份粟米掺杂三份小麦给百姓作为报酬施行以工代赈勉强可以,百姓少有怨言但能继续坚持。

    可现在变成十份小麦,你让百姓们怎么吃?

    我家县尊的以工代赈还能干下去吗?”

    大夏朝把粟米和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因为这些东西都非常适合“粒食”,即将整粒谷物置于炊器中蒸煮后食用。

    无非就是有钱人蒸饼煮的软烂,能搭配肉去吃;普通人蒸饼硬一些,只能吃些酱菜。

    相比较于后世丰富吃食和做法,确实显得有些粗糙简单。

    而与这两种作物不同的是,小麦即使去壳后依然不适于粒食,其籽粒的表面包覆着一层坚硬的种皮,很难直接与籽实分离,不论是整粒食用、抑或是将其放入石臼中捣成碎屑,都必须连同种皮一起蒸煮,加工出的麦饭中掺杂种皮,吃起来真是卡嗓子,根本无法与脱壳后的粟米相比。

    在没有石磨出现前,小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视为下等人食用的“恶食”,稍微富裕之家都不屑去吃。

    所以真不是张绍杰夸张,招募百姓干活用小麦作报酬,就如同后世公司承诺管吃管住,但每顿饭都是清水白菜,根本见不到荤腥一般,肯来应聘的社畜绝对寥寥无几。

    “不好意思,我只负责运送,你的这些问题怕是问错人了。”

    吉瑞广很欠揍的耸耸肩膀,反而叫起苦来。“可怜我等辛苦奔波数百里送来粮食,连一句感谢都没有,还落得一身埋怨,莫不是欠你们的?

    罢了,既然东西已经送到,那我们也该回去了。

    李郡丞有意见,大可以给殿下写奏章,还望莫要为难我等下属。”

    张绍杰气的浑身发抖,这番话真不是一般恶心,明明是他们给岚县送来大量难吃陈旧的小麦,现在反倒指责起李晋仁的不是了,好像是他们挑剔一般。

    若大家都是一样待遇,晋阳没有足够粟米,那也就认了,情况无法改变,谁都说不出什么。

    可明明晋阳粮食还算充裕,国相给的命令是一份粟米和三份小麦掺杂,偏偏因为荆长史为自己谋取便利,多拿大量粟米带走,又怕数量对不上,竟把缺失指标全部算在初来乍到没有人脉的李晋仁这里。

    荆长史给李晋仁送来一堆小麦,除了填坑甩锅外,未尝没有趁机排除一个竞争对手的意思。

    至于说上奏,无非是打嘴上官司罢了,荆长史只要咬定没有问题,是李晋仁污蔑他,难不成国相和四王女还能放下堆积如山的问题,亲自跑到岚县一探究竟?

    啪

    一记响亮耳光响起,吉瑞广不可置信的捂着脸颊,一时间竟都没反应过来。

    他没想到李晋仁堂堂郡丞,一点上位者威严和从容都没有,说好的城府呢,说好的喜行不怒色呢?

    怎么就如同街头无赖一般,亲自动手打人?

    再反观动手的李晋仁却满脸怒色,嘴上还骂骂咧咧个不停。“你这狗一样的东西,竟算计到本官头上了,谁给你的胆子?本老爷看上去像是好欺负的吗?”

    看他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还想抽对方一耳光,吓得吉瑞广直接后退两步。

    “恩主大人,您冷静,千万别和他见识。”

    张绍杰慌忙拦住李晋仁,都说子类父,怎么到自己恩主这里是反过来的?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总感觉李晋仁行事风格越来越像自家少爷了,又莽又狠,报仇根本不隔夜。

    若是按照之前的李晋仁,很可能会表面无动于衷,心中记下这件事情,回头想办法给荆长史放冷箭下绊子。

    现在却是直接上手就打,干脆利落的好像吃饭喝水般简单。

    “你怎么打人?”

    吉瑞广满眼怒色,他终于反应过来了,又觉脸颊火辣辣的,李晋仁这厮下手很重,打得他又气又恨。

    “老爷打的就是你!你这狗一样的东西,给你长个记性罢了。回去告诉姓荆的,等老爷回去再找他算账!”

    李晋仁毫不客气的骂道,直接撕破脸皮。

    他可不是什么好好先生,被人欺负到头上了还试图缓和,区区一个长史罢了,得罪也就得罪了,谁在官场上还没几个仇家了。

    “李晋仁,你无故殴打同僚,我要回去向国相弹劾与你!”

    吉瑞广大叫起来。

    “随你,此行数百里,莫说一个巴掌,就是打你一顿,等回去也差不多该好了。无凭无据的,看国相会不会信你。”

    李晋仁满不在乎的耸耸肩膀,诚心气他。

    “恩主,既然如此,那何不....”

    张绍杰眼睛咕噜一转,心中升起一个胆大的想法。

    “哦?”

    李晋仁眼神不由自主的落在吉瑞广另一侧脸颊上。

    “哼,你们等着。”

    吉瑞广色厉内荏的留下一句狠话,转身就跑。

    不跑不行啊,他都看见张绍杰开始找棍子了,这个混蛋是真想打他一顿啊。

    正如李晋仁所言,他现在挨一顿打就是白挨,回去伤都好了,还怎么告状。

    更何况国相天天处理奏章,忙的家国大事,哪有时间处理这等鸡毛蒜皮小事。

    别到最后李晋仁没啥事,自己在国相心中平白留下不懂事没能力的印象。

    “哼,算他跑得快。”

    李晋仁冷哼一声,目送吉瑞广仓皇逃窜远去。

    “狗东西,腿倒是长,难怪运粮呢。”

    张绍杰恨恨扔下手中小臂粗的木棍,神色颇有些遗憾。

    “老爷,那现在怎么办?”

    张绍杰开口问道,赶跑吉瑞广只能说出了口恶气,可该面对的问题还是要面对。

    这上万石小麦如何处理,怎么能让百姓接受又成了问题。

    “罢了,让人把粮食先运到府库再说吧。”

    李晋仁长叹一口气,眉头皱在一起。“现在只能等斯儿那边的消息了,若是他能多带些粟米来,哪怕给百姓一份粟米五份小麦,以工代赈也有希望能继续下去。”

    “老爷且宽心,少爷懂得您的难处,务必不会使您失望的。”

    张绍杰宽慰起了恩主,“百姓那边亦然,现在到处都在死人,不少人都是活生生饿死的。小麦掺着粟米吃总比没得吃强,百姓们都是穷苦出身,想来是会理解的。”

    “希望如此吧。”

    李晋仁勉力一笑,正想说什么时,就听见城外又传来一阵喧嚷,随后一道人影骑着马进来,两人见状大喜,此人正是敢去罗华县求援的老刘。

    “老爷,幸不辱命,我回来了!”

    老刘也看到站在城门口的李晋仁和张绍杰,他大呼一声,策马赶到两人身边。

    “老刘辛苦了,你这般久才回来,可曾带回粮食?”

    李晋仁简单关心后还是将话题引到最关心的问题上。

    “嗯,老爷,李斯少爷给带了三千石粟米,此时正在城外!”

    老刘翻身下马,给出肯定回复,同时从怀里掏出一份书信。“老爷,少爷给您的信。”

    “哈哈哈,果然是吾家麒麟儿。”

    李晋仁开怀大笑,心中总算多出点轻松感。

    “是啊,有了这三千石粟米搭配,按照一份粟米和两份半搭配,也就不用担心百姓太过于排斥小麦了。”

    张绍杰也松了口气,脸上笑意吟吟。

    “额,排斥小麦?”

    老刘脸色怪异,自打吃过经由石磨打出的面粉,他已经好长时间没碰过粟米做的蒸饼了。

    “老爷,您要不先看看少爷的信如何?”

    老刘直接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