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作死,真的会死!
繁体版

第一百零一章:读书和改变(求推荐,求追读,求收藏)

    开学是一件比较热闹且混乱的事情,放在任何时候都一样。

    特别是从未经历过进学流程的罗华县百姓和孩童,面对高大明亮学堂和人来人往的场面,不少人心中竟有些生怯。

    还好李斯考虑到这类情况发生,派遣县衙差役去帮忙引导,按照年龄将孩童分到不同班级。

    原本有些羞涩不说话的孩童们在脱离家长视线后变得活跃闹腾,不用任何人引导便自发交起朋友,分成一个个小团体。

    索性他们在来时得到过家长嘱咐,面对穿着长袍,手持戒尺的老师,所有孩子基本上都是老老实实的。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儿童保护法,老师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那是真的用戒尺打手心的,所以这群刚上任的菜鸟老师很快便掌握了节奏,按照教材流程一字一句教导孩子们跟读认字。

    考虑到不少百姓家里需要孩子帮忙农活的情况,课程安排的很轻松,每天只有两个时辰左右的上课时间,中途再管一顿饭就可以放学了。

    十岁以下的孩子先学习百家姓,而十岁往上的孩子则是学习百家姓和弟子规两个读物。

    每过七天还有一门算数课,由李斯亲自上课,而这一门算术课也不同于其他课,是给学堂老师先进行授课,等他们学会了再教孩童学习。

    面对这一安排,不少人心中颇有些疑虑,认为他不过十多岁的少年,这能懂得算数之道吗?

    要知道国家官吏体系之中,就有着专门的计吏,还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的,必须要算数好,经过专门题目考核后才能胜任。

    想想也不难理解,无论什么组织和架构,若是连自己有多少资源,物资和人口数量都搞不清楚,更不知道哪个部分出现亏损,具体数目多少;哪里有了增长,增长几倍都稀里糊涂,那它距离倒闭灭亡也就不远了。

    算数乃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算数好的大臣在朝堂之上也颇受青睐,甚至大夏王朝丞相一度被称之为计相。

    数学一道学无止境,浩如烟海,一个个稀奇古怪又复杂的数学难题有名师教导都未必能解开,更别说给他人讲了。

    因此在学堂老师眼中,想要给人传授算数学问,最起码也得头发花白,胡须到胸口才行吧。

    你李斯不过一个半大少年,哪怕从娘胎开始学,又能懂得多少。

    只是他们碍于李斯县长的名头,不好多说什么罢了。

    正式开始上学后,从学堂外面路过的百姓常常能听到孩子整齐悦耳的读书声,或许他们听不懂在读什么,但这种自家孩子上学的奇妙感觉还是让不少百姓心中很是高兴。

    待孩子中午归来后,一问吃了什么,一大碗干饭和小碟酱菜,有时候运气好还能看着一片肉,这伙食比家里吃的强出不少,孩子下午帮忙干农活也不喊饿,仔细算一算,家里省下的粮食远远超过20文,顿时又觉得县衙强制缴纳的饭钱没有那么难受了。

    孩子去上学,既省下粮食,还能吃的更好,帮家里干活有劲儿,这下哪怕是再苛刻的人都挑不出什么毛病,罗华县前几天百姓兴起的抱怨和议论迅速消失不见。

    孩童们同样很高兴,读书是一件新奇有趣的事情,特别是看夫子打某些人的掌心更是为数不多的乐趣,还能和很多同龄人一起玩闹,远比早上一睁眼就得起来干农活强。

    就这样,罗华县的百姓也习惯早晨出门看到一群孩童乌泱泱跑去学堂,看着满是活力且玩闹的他们,仿佛自己也年轻几岁。

    转眼便到了七天后,李斯带着一群官吏踏入学堂的大门,此时三十多名教师整整齐齐坐在学堂内,等待着他的到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县衙官吏和学堂老师相信县长能讲出什么高深学问,只是出于职场人士最基本的觉悟,对于有权势的上位者趋炎附势罢了。

    这一点李斯同样很清楚,曾几何时他也是对此深恶痛绝的天真孩子,坐在操场上听着大腹便便领导们枯燥无味废话,在场下趁着老师不注意偷偷和同学说说话,看看喜欢的女孩子,难捱时光也变的快乐起来。

    可惜自打踏上社会后,原先意气风发的少年便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学着领导喜好,陪着他喝茶吹捧的职场社畜...

    “县长大人,都已经准备好了,您看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一个书吏悄悄提醒道。

    “咳咳,既然人已经到齐,那本官便开始了。”

    李斯点点头,迎着众人目光走到前面,俊美脸庞上经过这段时间的颐指气使,已经颇具上位者的威严。

    “诸位先生好,本官今日是为诸位带来一种新的算数方法,乃是从西域行商处所学,名叫阿拉伯算法。”

    李斯简单开场后,拍了拍手,一个书吏抬着木箱走进来,为众人分发算盘。

    一众学堂老师大为惊奇的打量着手里的算盘,圆滚滚的珠子拨弄一下,刚做好的材质颇有些粗糙,看上去反而像个给孩子的玩具。

    “这是算盘,今日本官便教大家如何用算盘算数,算盘分作上下两列....”

    李斯举起手中的算盘,继续道:“上梁珠二,下梁珠五,共十一梁,七十七珠....”

    “其上珠以一当下珠五....”

    “用法同样很简单,这里有一个口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事实上珠算本身就不难,在李斯介绍完后,众人跟着他经过几遍使用便很快知晓了用法。

    至于阿拉伯数字,之所以能风靡全球,成为数个国家通过,正是因为其简单又直观的形式。

    李斯简单进行介绍后,基本上这些人便懂得了阿拉伯数字和公式具体的含义。

    珠算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勤加练习而已,剩下的时间中,李斯不断出题,让这些人用珠算计算,再用阿拉伯数字写出结果。

    一个时辰左右后,学堂老师便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珠算更是打的飞起。

    只是越是运用的快捷,这群读书人便越是惊骇,甚至是敬畏。

    没办法,在没有公式和阿拉伯数字之前,想要表达数学问题便只能通过大量繁琐问题去描述形容。

    而古代数学先贤们为了去解决这些繁琐数学问题,用的方程解也变得同样无比复杂。

    复杂到后世大学生看题都会觉得特别生涩,甚至是连求解的到底是什么都得捋半天。

    他们从未想过数学竟然可以变得如此简单,不需要多余的猜想和步骤,只需要用算盘稍微一打,很快就能出结果。

    而阿拉伯数字和公式更是简单直观,只要短暂学习,哪怕是五岁孩童也能轻易看懂。

    与珠算相比,往日习以为常的算数之法再回顾竟感觉那么笨拙繁琐,甚至再也不想用第二次。

    围观书吏也从最开始的漫不经心转变为全神贯注的听讲,有些急性子甚至已经开始低头用草纸学习了,生怕漏下一点内容。

    他们才是最能理解李斯这番珠算和阿拉伯数字价值的人,罗华县虽然不大,但也有三四千户百姓,所涉及到的人口数量,一年税收包括消耗等等....统统都是需要记载和计算的。

    按照往常算法,年末三个月都得投入到紧张复杂的计算中,这才能赶得及岁末各县数据汇报,这是要呈递到晋阳的数据,而且还要各项数据都能对得上,与去年对比,稍有不对就得被问责,再重新进行计算。

    真可谓是所有县衙官吏最为头疼和恐惧的一项工作了。

    现在,只要按照李斯少爷教的办法,用珠算和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这个工程量少说能减少五倍!

    老天爷啊,莫非世界上真有生而知之者?

    否则为何李斯少爷年纪轻轻便如此妖孽,就连算数这等复杂领域都能展现出耀眼光芒?

    围观书吏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好了,诸位下去勤加练习,三日后把课程改一改,腾出一个时辰教授孩童数学和珠算。

    下次授课,本官教你们乘除法。”

    李斯见时候差不多了,两个时辰下来讲的口干舌燥,便宣布结束这堂课。

    “多谢县尊的教导,学生等人感激不尽。”

    学堂老师纷纷起身拱手行礼,这下脸上的表情都充满了真情实意。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李斯用事实证明自己是算数高手,还教会了这么有用的算法,自然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多谢县尊传授我等知识。”

    不止是他们,一旁的书吏也纷纷拜下,这堂课的收获实在太大了。

    不说别的,朝廷九卿每个部门对于计吏都求贤若渴,若是跟着李斯学好算数,官场上更进一步指日可待。

    哪怕不在罗华县了,去其他诸侯国或者朝廷之上,靠着这手算数本身,他们有自信能获得一席之地。

    涉及到未来前途和事业发展,书吏们又怎么可能不感激涕零呢。

    这也就是李斯身份颇高,乃是罗华县县长,但凡换个人,这群书吏早就求着对方天天给传授算数了。

    李斯见状心里多了几分欣慰,还好,自己的苦心和付出没有白费。

    在众人起身相送下,李斯离开学堂,重新投入紧张的政务之中。

    在这种气氛下,罗华县渐渐有了不同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