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作死,真的会死!
繁体版

第53章:城内真实情况(求推荐,求追读,求月票)

    “这有何不可,只是家中贫寒,怕几位贵人待不惯罢了。”

    大妈没有了刚才的气势,颇有些拘束的回道。

    眼前四人虽打扮朴素,但为首这位公子举手投足自有一番气势,谈吐修养不凡,哪怕她再没见识也能看出来,根本不是普通人家可以养出来的。

    他身后三人一打眼就能看出来是以他为首,甚至隐隐有敬畏服从之意,刚才这矮胖子还有些不忿,这位公子仅一句话就乖乖掏钱了,足可见其威信。

    这样的人物,怕不是哪家权贵子弟乔装打扮出来游玩的,或许是玩的兴起失了方向,这才误入了罗华县这等偏僻地方。

    “无妨,我等风餐露宿,只求找地方歇一歇,喝口水,还请婶婶可以行个方便。”

    杨珩说完,侍女又拿出小荷包,从里面掏出几两银子作势要递给大妈。

    “不可,贵人愿意来家是我的荣幸,哪里能收贵人的钱。”

    大妈赶忙摆手拒绝,面对这些来历不明的权贵,她区区一个乡里妇人,哪敢去要这些银子,生怕一个不对就为自家招来灭顶之灾。

    “唉,婶婶莫要害怕,这些钱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就当是打扰你们的赔礼吧。”

    杨珩看出了大妈的心思,拿起银子不由分说的放到了大妈的手里。“拿着这些钱,给家里置办些东西,过年添些肉给孩子吃。”

    “那就多谢公子了,您这边请。”

    大妈见杨珩说话和气,沉甸甸的银子又是在手里那么真实,当即笑开了花,对于这位俊俏公子好感更甚。

    要知道这几两银子可是自家要攒大半年才有的,如今只是招待几位贵人在家中待一会儿就能得到,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异于是天上掉下馅饼。

    当下更是殷勤了几分,简单找了个相识替班,带着四人绕过几条街道,来到一处带着院子的民居。

    所幸这会儿大多数人都不得闲暇,左邻右舍也没有人发现这位大妈带着四个陌生人到访,省了大妈一番准备好的说辞。

    打开院门,面黄无须的焦侍官先行进去,目光扫视一圈确认安全后,杨珩这才迈步进去。

    院子陈设较为简单,仅仅是用黄土垒砌了低矮的院墙,里面放着不少杂物,比较扎眼的是墙角堆放着一堆黑乎乎的东西,杨珩仔细辨认了一下,似乎是煤炭?

    可她听闻这东西不是有毒吗?为何大妈堂而皇之将其放在院内呢?

    “大妈,那墙角是什么东西。”

    杨珩指着煤炭问道。

    “哦,那是县内买的无烟煤,用来烧火的,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贵客里面请。”

    大妈刚打开门锁,随口回道,殷勤的请众人进屋。

    杨珩闻言将心中疑惑压下,刚走进屋内突然停下脚步,忍不住轻轻咦了一声,无他,这屋内明明长时间无人,却一点都不冷峭,反而还有点暖和。

    若说某些权贵家中暖和,杨珩不会感到意外,这些有钱人家中火墙,暖炉等取暖物件数不胜数,即使没人在也会有下人将房间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温度。

    可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家中,颇有些简陋的家中甚至连火盆都没有放,放眼望去最引人注目的是前面铺着垫子的宽大泥土床。

    从上面摆放的东西来看,这似乎是这家人睡觉的床,可好端端的木床不睡,为何要睡冰冷的土床呢?

    杨珩只觉自打来了罗华县,看到的东西都超出了她的预料。

    “家中贫寒,没有什么可以招待的,几位贵人请坐,我去给您倒些水来。”

    大妈殷勤伸手,邀请众人坐在炕上,她转身去侧面厨房端水去了。

    “殿下,这东西好生古怪,居然是热的。”

    坐下之后,其他几人也察觉到了火炕的温度,焦侍官好奇的摩挲着炕面,只觉一股源源不断的温热从掌心传入身体,慢慢让整个身体都暖和起来。

    “明明是泥土做的,为何会是热的呢?”

    高挑侍女惊奇的敲了敲炕面,“殿下,里面是空的哩。”

    “这还不简单,肯定是他们在下面烧了火。”

    徐安不以为然,他也看到了那些堆在外面的煤炭。“这些泥腿子还有点脑子,知道煤炭烧起来浓烟滚滚,所以把上面用泥巴封住,这样就能让屋里变得暖和了。”

    “不对,刚才那个大妈说是无烟煤,听名字这些煤炭似乎烧起来不会有烟产生?如果是在里面烧火,上面堵着也看不清,那他们怎么让泥巴不被火烤裂了呢?”

    杨珩很认真的摸着火炕面,“而且这么大的泥土床,每个地方摸上去都是一样暖和,下面得烧多少火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这....”

    徐安语塞,他还真没想这么多,经由四王女这么一说,顿时觉得自己有点蠢....

    “来,几个贵人,喝些水吧。”

    大妈拿着一个水壶和几个粗瓷大碗进来,给众人倒了一些水,关切道:“这水是刚烧开的,小心烫。”

    杨珩道声谢伸手接过瓷碗,果然有些烫手,她用衣袖垫着将瓷碗端着,好奇开口问道:“婶婶,为何是热水,可有什么讲究?”

    “哎,我们土里刨食的人,哪里有什么讲究。”大妈哑然失笑,摆摆手道:“前段时间县衙说是让大家最好喝热水,能防止生病,我怕几位贵人喝不惯我们的水,所以才烧开了。”

    “这县衙怎么什么都管。”

    高挑侍女忍不住嘟囔起来,“就连人家喝水都要说两句,这也太憋屈了。”

    “不是的,贵人误会了,这是县长大人为了我们好才说的,他老人家心里惦记着我们呢。”

    大妈很认真的反驳,可以看出县长在她心中地位很高。

    “若不是县长来罗华县,我们莫说这热水了,就是连饭都吃不上的。”

    大妈满是敬意的朝着县衙方向拜了拜,“多亏了李县长来,我们才过上了好日子。”

    杨珩沉默了,这样贫苦的生活环境,竟也算好日子吗?

    那不好的日子又得成什么样?

    她有点不敢想下去了。

    “呵呵,就这般家徒四壁,空的都能跑耗子了,算什么好日子。”

    徐安忍不住讥讽,“我看你是被县长洗脑了,卖苦力干一天的活,换些粮食不是应该的吗,这也值得对他感恩戴德?”

    他是真来气啊,怎么随便找一家就能碰到这种愚蠢妇人,稍微给他们点甜头,多吃一碗粥罢了,就把这李晋仁吹捧的仿佛圣人再世一般。

    往日自家女婿做了多少功绩,朝廷颁发了多少惠民政策,这些该死的刁民全都不曾念一点好。

    真真是活该他们受一辈子苦,该着的!

    “是吗,可是以前我们就算想卖苦力都没人要的时候,被前任县长和大户欺压的时候,你又在哪?怎么不见你去帮我们仗义执言?”

    大妈也被徐安这幅漫不经心的讥讽之态激怒了,“你自出身富贵衣食无忧,哪里晓得我们下面这些人的辛苦?

    你倒是说得好听,可之前我们吃不上饭的时候,又有谁看过一眼?!

    县长怜悯我等冬日没有进项,特意招人修缮城墙,不仅管饭,还能每日得20工钱,让我们可以有钱去买粮食。

    见城内那些该死的奸商把粮食涨价,他老人家又开了店铺,一石粮食只卖120文钱,就怕我们这些百姓吃不上饭。

    知道我们烧不起木炭,大冬天冻得可怜,又在城里卖起了无烟煤,才五文钱一秤,还教我们做火炕,生怕有人被冻死了。”

    大妈说到这里忍不住落下泪了,怒视着徐安。“这样好的县长,哪里还能再挑出来一个,你也配去质疑他?得亏你没有在街上说县长的坏话,若是让乡亲们听到,非得打死你不可!”

    此言一出,全场寂然,徐安更是彻底语塞。

    他平时能言善辩,说话向来是滴水不漏的,但在这妇人真情实意的言论下,似乎再说什么去反驳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事实就摆在眼前,你说李晋仁不爱民是个贪官,可人家百姓自己站出来证明李晋仁是个好官,还历数了做过的实事。

    你说他做的不行,可人家反问你又做了什么?

    谁能想到一个阉党官员,顶着骂名送礼给宦官,千辛万苦成了一县父母官,不想着捞钱搜刮,不想着为非作歹,不想着欺压百姓,你竟还做起了善事,扮起了青天大老爷?

    你李晋仁就这点出息?

    真是令人感到恶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