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作死,真的会死!
繁体版

第52章:突袭而来的四王女(祝大家除夕快乐呀!)

    罗华县外,一袭风尘仆仆的车队走在官道上,车队大约30人左右,做行商打扮,车上鼓鼓囊囊放着不知什么货物,随行伙计俱是正值壮年的男性。他们大多沉默寡言,没有一般行商吵闹玩笑的气氛,路上只能听到车子咕噜咕噜的声响,但稍有动静就能看到他们极为警觉的将目光投向异样方向,手也会不自觉朝着车子最下面摸去。

    吱呀~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为首一名高大男子举手示意,随后所有伙计都将车下面的长刀抽出来,雪白长刀在阳光下反射出渗人寒光,不用任何人指挥,自发围绕着车队形成一个防御阵型。

    这时,从车队最中央的马车上下来三人,当先下来的是面黄无须的中年男人,随后一个身段高挑的侍女搀扶着肤色白皙贵气逼人的少爷下了马车。

    “嗯,好了,就到这里吧,宋统领。”

    少爷看着不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墙,吩咐道:“待我们进了城后,一刻钟你们再启程,入城后多派人去收集信息,晚上再来汇报。”

    “殿下,真不用多带些人手吗?”

    高大男子颇有些不安,“焦侍官虽有勇力,但臣恐不得护殿下周全啊。”

    “宋统领不必担心,孤又不是去了贼窝,罗华县也是孤的子民,又怎么会对孤不利呢。”

    这位乔装打扮的四王女笑了,“更何况不是有军士暗中保护吗,放心吧,孤不会亲涉险地的,若有不对会让焦侍官鸣笛传唤你们的。”

    “没错,有我护着殿下,宋统领不必担心。”

    徐安挺着肚子气喘吁吁跑了过来,闻言当即拍着胸脯吹嘘起来。

    宋统领看了一眼矮胖的徐安,拱手道:“殿下,要不还是让臣随行吧。”

    当然,最后四王女还是没有改变之前的安排,一行四人先行出发去了罗华县,暗中有几位军士保护,宋统领则是带着其他军士继续作为行商车队随行。

    罗华县城门口,来来往往的百姓络绎不绝,城墙上还能见到不少民夫拿着工具热火朝天的修缮着。

    此时气候颇为寒冷,杨珩等人早已换上了冬装,可城墙上的一众民夫却是一袭单衣,甚至在高强度劳作下满身大汗,头上升腾出了一片雾气。

    “殿下,您看看吧,这李晋仁简直是丧心病狂,大冬天还让百姓如此辛苦的劳作,此人简直是人面兽心。”

    徐安痛心疾首的指着城墙上的民夫,不得不说,在身后一众监督衙役的巡逻下,这些民夫还真有一种颇为悲惨的苦命人模样。

    杨珩闻言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一阵城墙上的民夫,随后迈步准备进城。

    门口值守的几个城卫正在检查来往车队的货物和身份,路过百姓和行人还需要排队才能进城,徐安对此抱怨连连,奈何杨珩不许表露身份,只能跟着一起排队。

    杨珩细细打量罗华县的城卫,他们和其他县守卫一样身着制式军装,身板也不像是训练有素的模样,但不同于一般县城兵丁的油滑散漫,他们检查货物时不会有趁机占便宜拿东西的举动,更不会故意为难那些行商,只要看身份和货物没什么问题,就会很爽快的放行。

    行商们好像也已经司空见惯了,检查完之后道一声辛苦,带着车队便进城了,没有给什么孝敬的意思。

    杨珩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切,因为城卫不检查百姓身份,几人没一会儿功夫便跟着人群进入了城里。

    入眼第一感觉是热闹,这座三千多户百姓的小城有着不同寻常的活力,明明已经是寒风呼啸的冬天,在杨珩印象里,大多数百姓在这个时候都不会出门的,他们备好粮食后会进入一种类似过冬的生活状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出行,借此来降低粮食的损耗。

    有时候天气太过于寒冷,整个街道甚至都看不到一个人影,百姓家中也听不到动静,整座城市仿佛睡着了一般。

    而这里却不一样,沿街有着叫卖吆喝的小贩,几个半大孩子在街头玩闹,老人聚在一起晒太阳,还有些妇人会成群结伴从集市归来,一起闲聊着家常。

    偶尔还能从路过的屋子听到一阵欢声笑语,还能听到喝酒猜拳的动静,竟是在聚会。

    明明是一样的治下,看穿衣打扮罗华县百姓也没有比其他县好多少,甚至根据以往奏报来说,这里应该是更贫穷更混乱的地方。

    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偏僻荒凉的小地方,却有着在应县和朔县等大县都看不到的活力,甚至能在百姓脸上看到一些生动欢快的表情。

    若不是亲眼所见,杨珩是决然不会相信的。

    “锦缨,你觉得这里如何?”

    杨珩突然开口问道。

    “回殿下,奴婢觉得这里很干净。”

    高挑侍女低着头回道。

    “干净?”

    杨珩先是一怔,随后恍然,放眼看向四周,地面上竟无什么碍眼杂物和腌臜脏污,挨近民居也没有什么污水横行的迹象,难怪她觉得这里空气不错。

    “殿下,臣怀疑是有人泄露了您的踪迹,这李晋仁提前知道您要前来,于是装模作样的命人清扫道路,还请您可以彻查!”

    徐安见此情景赶忙说道。

    打探上位者的行踪,这种事情无论是因为什么,总归是犯了忌讳的。

    徐安就是想勾起杨珩的猜忌之心,从而加深对于李晋仁的恶感。

    “徐功曹多虑了,孤倒是觉得更像是有人在约束县内百姓保持干净而已。”

    杨珩哑然失笑,她伸手指着对面虎视眈眈看着众人的大妈,“你们看,如果孤所料不错,这位套着红袖章的妇人就是监管人员。”

    焦侍官和侍女望去,果然见到一位带着红袖章的妇人站在街边扫视全场,目光所及之处,不少百姓都会下意识做出反应,甚至还会注意一下自己脚下有没有杂物,好像生怕被盯上一样。

    徐安悄悄撇嘴,哪里会信,刚想说话却觉得鼻子有些痒痒,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为了不在四王女面前失礼,他只好侧过身子用手帕清理了一番,随手就将那块手帕丢在了地上。

    带着红袖章的大妈眼前一亮,气势汹汹走过来,对着徐安喝道:“呔!谁让你乱扔杂物的,县长规定城内不许随便乱扔垃圾,按照要求,现在罚你三文钱。”

    “笑话,某也去过不少地方,第一次听说地上不能扔东西的,真是穷疯了,竟想出这种借口敲诈。本老爷就扔了,你待怎地?”

    徐安大怒,他自持身份矜贵,压根看不起穷乡僻壤的泥腿子,哪里肯掏钱。

    大妈闻言鄙夷的上下打量了一下徐安,张嘴数落道:“我呸,此令就张贴在城门口,乃是县尊大人半月前颁布的法令,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哪个敲诈与你?

    看你穿的人模狗样,竟不想是个无赖。

    我告诉你,若是不交,我现在就喊来卫兵,到时候可就不是三文钱能解决的事情了。”

    面对大妈的威胁,徐安怒极反笑,他正想反唇相讥,却见高挑侍女掏出了三文钱,放到了大妈提着的木箱中。

    “凭什么给她钱,我就不信了,区区一个乡下妇人....”

    徐安急眼了,还没等他说完,便听到四王女冷淡开口道:“把你的东西捡起来。”

    此话虽轻,但熟悉杨珩为人的徐安知道四王女这是真怒了,不敢再作妖,老老实实将手帕捡起来放回袖子里。

    大妈见状冷哼一声,反过来对杨珩夸赞道:“还是这位小公子明事理,我告诉你,下次若是再犯,可就不是三文钱了。”

    徐安满脸憋屈的听着一个乡下妇人训斥,心中狂怒不已,若不是杨珩尚在,他早就给这贱民一个好看了。

    “这位婶婶且慢,我们几个初来乍到,约好的亲戚也没见来,走的有些乏了,不知可否借宝地歇一歇,讨口水喝?”

    杨珩拦住要走的大妈,开口笑着问道。

    此言一出,身后焦侍官和侍女都有些惊讶,徐安更是想要开口说什么,目光正好触及四王女回头一瞥,涌上来的话又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