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那些年
繁体版

第十七章 心态一级飘

    丫鬟上罢了茶,又端来一盘糕点,宝钗介绍道:“延哥儿快来尝尝,这是栗糕、青团、风枵都是南方特有的小吃。”

    史少延都尝了尝,栗糕和青团都是吃过的,只有这风枵听也没听过,看着像是锅巴,忍不住多吃了两块,嗯....就是锅巴。

    “延哥儿若是喜欢就多吃些,我年纪大了牙不好,宝丫头也不喜甜食,家里的厨娘实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薛姨娘劝食道。

    “不如把这专做点心的庖厨也送给延哥吧。”宝钗笑着向薛姨娘提议道。

    薛姨娘点了点头,史少延却拼命摆手道:“我家里莫说做点心,做馒头时都少,更别说饴糖可贵,家里是没有的,庖厨在姨娘家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在我家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薛姨妈、宝钗闻言笑了起来,也不再劝,看来也是了解史少延说的是实情。

    “下次再做就让蟠儿给你送些过去,也避免庖厨闲着没事干。”薛姨娘笑着道。

    “妈妈,摆饭吧,哥哥回来还不知几时,我们就别等了。”

    薛姨娘点头道:“也是,说不定他也在外面吃了,摆饭吧,不等他了。”

    薛家的规矩明显没贾府多,吃饭前的礼仪也少了不少,史少延顺心了多了。

    宝钗对菜品一一介绍,有的还顺带讲了做法,让史少延大开眼界,薛家虽然权势不如贾家,但是由于是皇商之家,餐桌上摆的食物更奇一些,如餐桌之上赫然摆放着火龙果,作为热带水果,又难保鲜,现在却做成拔丝菜放在桌上。

    宝钗介绍道:“这叫做龙珠果,是极南方的果子,你看这黑籽,原有人以为是芝麻,还挑来榨油,后来才知道是要剥皮直接吃的果子,只是没什么味道,唯以糯糯的口感算是上佳。”

    史少延夹了一块尝了,后世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水果,如今是名副其实的珍果,可味道是一样的,让史少延宛如后世,闭眼而思,似乎还是开着空调和欢乐水,打着游戏备课的一瞬,可睁开眼却是笑眯眯的薛姨娘和略带探询目光的宝钗。

    他赞道:“此物虽然无味,却能和蜜糖强强结合,更显糖甜,正符合: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上善也。”史少延继续瞎诌,今天不知怎么回事,总是莫名其妙的多愁善感,已经两次在宝钗面前走神而尴尬了。

    “太太,太太,不好啦。”小厮气喘吁吁跑来报信。

    薛姨娘有些不悦,却没训斥,只道:“你慢些,细细说出了什么事?”

    那小厮跪在地上,哭道:“大爷吃酒,打死了人,被人绑了去见官。”

    三人都被惊起,薛姨娘焦急的指着小厮道:“绑到哪里去了?”

    宝钗双目隐隐有泪,却还镇定道:“他打了谁?”

    小厮抽泣着道:“小的听旁人说,大爷是打死了铁御史的嫡亲孙子,现在已经被送到顺天府了。”

    史少延道:“这种事从下面使劲不行,得从上面使劲,不如去找二老爷问问情况,想想办法。”

    薛姨娘闻言连点了点头,冲着宝钗道:“宝丫头,和我一起去,延哥儿今天实在是怠慢你了......”

    史少延摇了摇头道:“姨娘莫说客气话了,现在营救蟠大哥重要,我和你们一起去。”

    一行人出了梨香院,薛姨娘和宝钗同坐一顶轿走在前面,史少延独坐一顶轿在后面。

    铁济,从三品御史大夫,是御史台的长官,专司弹劾、监察,薛蟠是撞枪口上,史老爹外任前他还特意亲自来恭贺过一番,史少延自然记得他的资料。

    对于能不能把薛蟠捞出来,史少延并不抱什么希望,只因为这铁济是有名的强项令,以薛贾二家的权势压迫,很可能适得其反。

    他心中又想,现在的红楼和自己所知道的越来越不一样啊,以前只是有些小的出入,现在却有了薛蟠打死人的情节了,那自己的先知先觉还有没有用呢。

    贾府人齐聚荣禧堂,李纨站在王夫人身后,看她安慰揩泪的薛姨妈,宝玉黛玉也正围着宝钗转,三春在贾母身边,正听着史少延讲事情经过,贾政坐在下首捋着胡须,贾赦与贾珍说悄悄话,贾蓉在身后侍候,邢夫人和尤氏话在一处,王熙凤左看右逛的,倍显心焦。

    “依我看,此事想办也难。”贾赦出言道:“那铁济是神京里有名的软硬不吃,贾家、王家、薛家、史家哪个没被他弹劾过,延光年间,他骂太宗皇帝骄奢,泰安年间,他骂太上皇严苛,如今他还骂圣上不孝。

    若不是圣上宽容,他九族都能被诛了,这次被打死了嫡亲的孙子,哎,也不是我说丧气话,只怕是......”他没说出最后的话,但其他人也都知道他要说“凶多吉少”。

    “在这是要出些计策,来救出蟠哥儿的,不是让你来说丧气话的。”贾母拍着榻教训道。

    贾赦蔫了,低着头不言语,王熙凤出来打圆场:“若是旁的人家,大老爷说的是顶对,可在咱家那么说,就是小觑了咱们几家的势,左右不过一个御史大夫罢了,敬着说是个官儿,若是惹了我们,也不够一手捏的。”

    史少延感觉脑袋有些疼,本来史老爹、二叔包括周岭都嘱咐自己别掺和贾府的烂事,没想到千防万躲也没逃过去,听凤姐话里的意思,四大家族是要绑在一起要应付这个事了。

    他想了想,暗道:也是,看看眼前的阵容,贾家、史家、薛家的主事人都在这里,怎么看都像是四大家族的密谋,没想到贾家那么仗义,把营救薛蟠的事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当然也可以说贾家心态比较飘,不知者无畏,但是自己要怎么脱身呢。

    又听王夫人道:“一切还都看琏儿回来怎么说,容易有容易的法儿,难有难的法儿,先等等再说。”

    众人默然,又各自聊起了各自的话题。

    “延哥哥,那铁济真像大老爷说的一样厉害么。”探春好奇问道。

    “既然大老爷那样说,应当是有的,只是我年纪还小,也不太了解他。”史少延不想暴露自己的精明,干脆装无知。

    “比他说的还厉害些”贾母接过话,解释道:“这人在御史台为御史大夫二十多年啦,远的我也记不清了,近的,义忠亲王坏事,就有他的一份功,御史台三天就上了二百多封弹劾义忠亲王的折子呦。”

    史少延心下吃惊,果然老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手里总有些不为人所知的信息。

    其余三春也感惊讶,只是他们年纪还小些,不太懂得这所代表的意义,史少延却知道,这代表着御史台很可能已经被铁济经营成铁板一块了,几近一呼百应,那薛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