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凉崛起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八章 赚杨修(三)

    司马懿的话等于什么也没说,杨彪和杨修父子的脸色却变得异常难看,李式明显是在针对杨家,可他们又无法解释,那样的话会越描越黑,只能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司徒赵温和司空张喜。

    张喜没有赵温那般的城府,略带怒意地说道:“李征西麾下果然是人才济济,一番轻描淡写就将杨公子给抵了回去,当真是才思敏捷啊!只是老夫我看过了车骑将军递上来的军报,亦感觉李征西所为有损大汉仁德,并且斩获的财物去向不清,请征西将军为大家解惑!”

    对付张喜自然不能像应付杨修一般,毕竟对方身居三公要职,身份摆在那里,轻慢对方注定要落下口实。李式略微思量了一番,然后起身施了一礼,朗声说道:“张司空可曾听说过先零羌?当年他们在羌族聚集之地混不下去时投降我大汉,朝廷可怜他们,赠与他们大片的土地休养生息,可结果呢?滇零竟然敢称帝,入寇我三辅之地,简直是狼子野心。可他们自从被我收编以后,他们就成了我大汉最锋利的战刀,我指向哪里,他们就杀向哪里,所到之处攻无不破战无不胜,您以为如何?至于斩获财物的去向就由司马仲达来给您解惑,这些琐碎之事对于我这个粗人来说实在是力所不能及啊!哈哈!”

    司马懿领诺,再次恭敬地向众人行了一礼,从容不迫地说道:“陛下,诸位大人,请听我一言。我家主去年公北伐先零羌,西讨西部诸羌,收编羌族百姓一百二十余万,并新设西羌郡和西海郡用以安置百万羌族百姓,居功甚伟。此役,我军将士共计伤亡四万余人,杀敌近八万,斩杀拒不投降的羌人六万余人;斩获马匹七十余万,可作为战马之用的马匹有三十万,其中的十万匹已经上缴车骑将军府,用以更换朝廷骑兵的战马,征西将军府留下十万匹自用,余下的十万匹补充汉阳郡马场,余下的四十余万马匹都交还给了羌族牧民;所得的驴有十万头,牛五十万头,羊三百多万只,这些都属于两郡的羌族百姓,已经如数奉还,用以安抚民心;此外还缴获马蹄金二十余万,珠宝若干,扣除雍州今年应缴的赋税,用来抚恤伤亡的将士们都不够,还差五万金。此事已经上报车骑将军府,车骑将军也已经上报太尉府,请陛下和杨太尉定夺,千万不要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那益州呢?益州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堪称大汉诸州之最,年底也已经被李征西收复,不知道府库为何依旧空空如也?”张喜被司马懿这种监守自盗式的回答给气蒙了,很是气愤地问道。按照司马懿的汇报,有据可查的缴获都已上缴朝廷,查不到的事情就推给羌族百姓,可雍州是李式的地盘,西羌郡和西海郡都是羌族聚集之地,也是李式本人的自留地,除了李式亲自授意,谁敢贸然去查两郡的账目,除非是活得不耐烦了。

    李式有些不耐烦地看了看张喜,但目光却投向了一旁欲言又止的赵温,微笑着说道:“赵司徒是蜀郡人,想必对逆贼刘焉的所作所为也略有耳闻吧?”

    赵温是个心思通透之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李式话里的威胁之意,而且李式攻下成都之后对赵家秋毫不犯,他的长子赵道也在对方的征召之列,只是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职务罢了。想到这里,他略微哽咽地说道:“自从逆贼刘焉牧守益州之后,就阻塞了益州和外界的交通,蜀郡之事我也只是略有耳闻,就连犬子的下落都不甚清楚。可怜我那兄长,辛劳一生,最后却落得个客死他乡啊!悲哉!痛哉啊!”

    李式暗暗地撇了撇嘴,暗骂赵温是个老狐狸,但还是出言安慰道:“赵司徒请节哀,彦信公(赵温的兄长赵谦)忠于国事,是吾辈学习的楷模,现在关中到成都的道路已经通畅,过了正月,我便派人送忠候(赵谦的谥号)荣归故里,修庙立碑,供成都百姓瞻仰。”

    “多谢李征西美意,将军军务繁忙,家兄的迁坟之事就不劳费心了,正月过后我自会安排。”赵温客套道,拒绝之意却显而易见,显然是不想跟李式走得太近。

    “赵司徒不必客气,令祖父志伯公,刚正不啊,担任司空、太尉之职十数年,殚于国事为百官敬仰;令叔父仲经公,笃行隐约,博学经书,历任九卿之职,更是被先帝尊为国师,虽无三公之名,但在群臣心中却尤胜三公;令兄和赵司徒更是先后担任司徒之职,为天下敬仰;令郎赵道沉稳练达,现担任征西将军府簿曹从事一职,为我掌管钱粮、辎重、农耕等后勤事宜,日后若是回到朝中为天子效力,未尝不能延续赵氏的荣光。日后这天下间,能有四世三公这般殊荣的家族,除了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之外,恐怕还要再加上蜀郡赵氏。我和父亲虽是武人出身,但亦知忠义二字,能为彦信公效上些许犬马之劳,是我李家之荣幸,请赵司徒万勿推辞!”李式看着赵温郑重地说道。他给蜀郡赵氏规划了一个蓝图,提出一个让赵温无论如何都拒绝不了的条件,接下来就要看赵温反应了。

    赵温听罢,脸上的神色变得异常复杂,谈不上是欣喜、愤怒亦或是质疑。大约一盏茶的时间,他也仿佛下定了决心,躬身向李式行了一礼,郑重地说道:“此前是我考虑不周,征西将军的《蜀道难》传遍长安城,也道尽了蜀道的艰险,家兄之事就烦劳将军了!除此之外,在下还有一事相求,益州和雍州已经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掌控之中,百姓安居乐业,可蜀中虽然富足,但终究是道路艰险,我有心让族中子弟出仕为国效力,但族中儿郎的出行甚为不便,不知兴业能否在雍州为我赵氏儿郎寻找一块立足之地,以便更好地报效朝廷。”

    李式认真地听着赵温所说的每一个字,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最后竟差点难以掩饰心中的狂喜而笑出声来。他简单地平复了一下心情,又仔细地组织了一下语言,恭恭敬敬地还了一礼,朗声说道:“小子能为国之栋梁彦信公尽一份心意,实乃我李家的荣幸!我回去之后就向益州别驾荀缉和雍州别驾张既传令,命他们妥善安置从蜀郡迁移的赵氏一族,整个汉阳郡任凭赵氏一族挑选。”

    赵温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又向李式抱拳表示感谢,而李式也赶忙躬身施礼,态度诚恳至极。礼毕,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相较于李式和赵温的一团和气,在场的众人就有些坐不住了,暗骂赵温无耻同时甚至还有些羡慕对方。李式用的是阳谋,一个四世三公的许诺摆在脸前,一跃成为天下间顶级氏族的机会谁都不会放过。天子刘协的脸都被气歪了,这是在赤裸裸地挖墙脚,偏偏却无可奈何,因为两人所说之事皆为国事,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征西将军,伤亡将士们的抚恤金一事,稍后我会与陛下以及诸公商议,但也请将军把益州的状况详细地讲解一下,避免产生误会!”杨修刚要起身却被父亲杨彪给一把拉住了,一晚上除了保儿子就坐看风起云涌的老狐狸也终于开口了。

    李式并没有给杨彪面子,而是向身旁的司马懿点了点头,示意对方来回答杨彪的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