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逍遥客原为人间仙
繁体版

第四章、重回山神庙

    马帮吃完饭休息后,陶云行便和赵文一起收拾桌椅。“差不多了,云行,你先回去吧,赵叔还在家里等着你呢,剩下的我来打扫”,陶云行把最后张长凳放在桌子上后,赵文就让他回去了。

    “好的文哥,马帮过来下次我再来帮你”,陶云行出门看着被洁白的月光照亮的村路,径直往老赵家走去。

    “赵叔,我回来啦”,看着坐在堂屋里的老赵,陶云行知道这是在等他回来。

    “吃了饭没有,厨房还留着饭菜呢”,看着进来的陶云行,老赵开口问道。

    “今天马帮在客栈休息,我在那边帮忙,吃过了”,陶云行回应了老赵。

    “那就好,你就早点休息吧,明天你还要和小张上山采药呢”,老赵起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陶云行也回到屋里床上躺下。这五年里,老赵儿子儿媳只有过年才会回来,有的时候也会托马帮给老赵带点衣服回来。

    赵村三条河交汇在这里,地势也比较平坦,村里都种稻子,也不愁吃食,不过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太阳下山以后,各回各家。

    由于儿子不在身边侍奉,老赵便把陶云行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处处关心着陶云行,这点陶云行也感觉得到。

    这几年陶云行不仅和老赵下地干活,而且马帮过来在村子里唯一的客栈休息的时候,陶云行也会过去帮帮忙,听听外面世界的消息。

    其他空闲时间就去跟医馆张博林学学医术,觉得自己以后当个赤脚医生也行。本来是想跟着文哥识字读书,不过发现文哥仅会读写简单的几个字,让他教人他却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躺在床上,慢慢地便睡了过去。天还没亮,鸡叫声响起,陶云行就醒了过来。起床走出堂屋,发现老赵正在磨着柴刀。

    老赵抬头看着陶云行就说:“起来了啊,洗个脸,就到医馆去吧,我年纪大了也陪不了你们去,我把这柴刀磨一磨,待会儿你带上它,对了我床底下有个药篓,你去拿出来背上,也不大,不会碍事”。

    “知道了赵叔”,陶云行打水洗了把脸就回屋里,拿出了老赵床底下的药篓。出门接过老赵手里的柴刀便向着张博林的医馆走去。

    临行前老赵特意叮嘱了陶云行,上山注意的事项。

    到了医馆,张博林已准备完毕,正等着陶云行过来。两人交谈了几句,刚好外面天色刚刚能勉强看见路,也不再多说,就出门沿着茶马古道往山上走去。

    陶云行现在今天要去的就是五年前自己出来遇到那条小溪的另一侧。而自己走上小路那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凤凰坝。不过他们要去河道那边,那地方叫高笋坝。

    到了山脚下,抬头望着这高耸入云的山脉。陶云行忍不住问一旁的张博林:“林哥,这山这么高,怎么没名字呢?大家都只是叫十里坡啊?”。

    张博林随即说道:“什么山名字,确实没有人说过,村里人都管上这山去叫上梁子,不过叫十里坡听名字你也应该知道了,从山脚下爬到半山腰就有十多里,后半截就是原始森林,除了打猎的人没人会上去的”。

    两人背上药篓继续沿着茶马古道往上山走。后面通过张博林的话语,也了解到上面的山林环境复杂,蛇虫鼠蚁众多,还有熊、野猪甚至是老虎这种猛兽存在。

    不过随着几百年前乾国某位皇帝下令修建茶马古道行商以后,熊和老虎这种猛兽也已经不会轻易下山来,野猪倒是经常可见,这也是猎人最常狩猎的目标。

    走在茶马古道上,看着这坚硬如铁的白色石板上一个又一个的马蹄坑,想来这几百年马帮依然还是在走动。

    太阳划过头顶偏向西方的时候,陶云行和张博林就走到了,当年陶云行从山神庙出来的那条岔路了。

    望着还在向上的茶马古道,便问张博林这条路是否通往山顶。张博林则告知陶云行茶马古道往上再走一个时辰不到就到了一个山坳,不会一直登顶的,通过山坳,茶马古道会横贯整个山脉中间,延伸几十里再向下走,到一个叫小河口的村子。

    不过再远的张博林也不知道了,小河口也不属于乾国,是另外一个国家天罗国的土地。两国以十里坡峰顶划分而治。

    两人看了一眼茶马古道,转身沿着土路走去,一会儿便到了山神庙。看着眼前的山神庙,不禁感叹多亏这个庙,否则那次自己便是夜宿荒野了,而且这上山还有猛兽呢。

    看着太阳已经快下山了,两人决定今晚在此休息一晚。自己当年剩下的那两根干柴早已不见了踪影,张博林出门拾柴,陶云行则把山神庙里清扫了一下。

    打扫完毕之后,陶云行从药篓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三炷香,这可是上次离开这里时,答应会回来上香的,所以这次来,陶云行也是特意准备好了的。

    拿出火折子,发现三炷香怎么点也只能引燃一炷。没办法了,陶云行只能把点燃的那炷香插到神台上香炉里,另外两炷香则放在神台上,自己下次来或者有缘人再给山神上香吧。

    把香插进香炉的一刹那,陶云行突然头晕脑胀,不过片刻之后就回过神了。

    这时门外传来张博林的呼喊声,陶云行转身向着门外走去。刚好香炉里点燃的香燃起的烟雾飘到神像头颅面前,神像的眼镜突然睁开了,鼻子还一耸一耸的,好似一副很享受的样子一样,但片刻之后神像就恢复如初。

    此时靠近山顶的一个石洞里,一个像猴子一样的生灵,正在石床上扭来扭去,满脸陶醉之色,它正是那座神像主人,是一个由此山孕养出的山精,也正是此山的山神。

    ………

    陶云行闻声刚走出庙门,发现张博林呼喊自己过去帮忙搬柴火,陶云行随即便上前去帮忙。两人忙到天快黑了,才终于用手中的柴刀把木柴砍成一截一截的,然后两人又把木柴搬进庙里墙角堆好。

    升起篝火之后,陶云行和张博林便拿出干粮和水壶吃了起来。吃完了,陶云行起身又添了几根柴火在火堆里。

    随后又向张博林问道:“文哥,这里离咱们村这么远,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座山神庙啊”。

    张博林起身对着神台上的神像拜了三拜,然后坐下来,才和陶云行讲述起这座山神庙的由来,以及为什么村子里,每隔几年便会来修缮一下这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