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道行天下
繁体版

第57章 汉帝刘宏

    众人在城外感慨良久,才想起自己等人还在城外呆着。于是纷纷起身下了山坡,绕过北城墙来到了雒阳城南平城门,众人抬头看着高大的平城门,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向平城门走去。从平城门进城的人连续不断,众人排了一会队后才到达了城门口,在向守城士兵出示了雁门郡和马邑县的凭证后,便进了平城门。

    由于此时已近午时,街上行人络绎不绝,各行各业展现在大道的两侧,吆喝声,叫卖声等在各处响起。繁华热闹的景象让很多没有来过雒阳的人目瞪口呆,让他们无法想象在人世间还有如此繁华的乐土。

    此生愿做雒阳人啊!

    刘奎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如此热闹繁荣的景象,让这个出身边地的匈奴莽汉变得畏畏缩缩起来,咧着大嘴,不知是哭还是笑。

    刘灵和环儿则是被路上一个又一个卖着小玩具的摊位吸引了,还有在路上玩杂耍的,还有那些卖丝绸的,让这两个胡人少女看的眼花缭乱,不知道要去看哪个,实在是看不过来,最后眼泪都留了出来。

    刘道和关羽几人也是不遑多让,都是没有来过雒阳,津津有味的看着周围的一切,只是几人比较矜持,表现的不明显而已。

    马县尉和雁门郡的官员偶尔来过雒阳,所以就没有向其他人有那么大的新鲜感,但是隔了这么久,还是能感觉到雒阳城的变化的。

    过了好一会,众人也没有走多远,只是已经接近饭点了,走了一路,又加上前面过于兴奋,此时,众人都有些饿了。

    雁门郡的一个官员说道:大家先去郡邸,把东西都放好,吃完饭后我们再商量接下来的事情。

    郡邸是汉代郡国在都城设立的饮食住宿设施,以服务郡国官吏、郡县官吏因各种事务到朝廷从事公务,汉代京师不仅有郡邸,还有国邸与夷蛮邸。此外,郡邸不止是官吏进京的住所,亦是官场私下交往的重要舞台。

    两刻钟后,众人在雁门郡官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建筑前,有些像以后的驿站模样。

    很快,郡邸里有一个负责人出来迎接,这里的负责人都由朝廷大鸿胪派出。在西汉时,邸多数属于国家所有,而到东汉时,大部分已经属于各郡私有了,但雁门郡地贫人穷,没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郡邸的运转,所以只能由朝廷大鸿胪安排,就导致饮食住宿条件就没有那些私有郡邸好了。

    众人跟着负责人来到郡邸正堂,雁门郡官员和马槐县尉连忙奉上早已标注好的传文书。因为除计吏上计外,临时赴京公干要下榻郡邸需要在传文书上标注。

    待所有程序办好后,马匹给了郡邸专门人员,迁到郡邸后院的马厩,马槐和雁门郡官员分到了左侧各个厢房中居住,而刘道等人因无官职在身,只能住在较差的靠近马厩的厢房中,由于环儿和刘灵是女孩子,就特别照顾住在了同一个房间,一路上住宿时两人都是同住一个房间,只是同在屋檐下,二人很少沟通而已。

    刘道和关羽几人分住在了同一个房间,刘道走进房间一看,傻眼了,这是住宿的房间吗?

    就见房间不大,差不多有二十平左右,靠墙的位置有几个地铺,地铺下面铺着稻草之类的。

    娘的!这就是下人住的地方!这些狗眼看人低的郡邸官吏。刘道心中狠狠的骂道。

    不过关羽几人到对此无所谓,尤其是刘奎更是第一个冲上去选了一个靠门的位置。

    看着刘奎那兴奋的模样,刘道心中无语,然后摇了摇头。随后,走上前选了靠近里面的地铺,关羽、张辽和高顺看刘道选后,也纷纷各选了一个。

    刘道坐在地铺上,无语地看着周围,不用想,自己的那些护院的住宿条件也不会好到哪里,甚至会更差。不过随后想想也释然了,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帝国京城里,有一个住的地方已经不错了。

    这时,张辽侧脸看向刘道,然后说:道弟,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闻言,关羽和高顺同时望向刘道,就连刘奎也不例外。

    看着几人,刘道收拾好心情,沉思片刻后说道:马县尉等人很快就会把奏报递交给朝廷,相信不出几日就会有结果,我要在朝廷接到奏报后,出去拜访朝中权贵。等马县尉等人离开时我们也要离开,不过你们可以在这几日里四处走走逛逛街,多看看雒阳城,下次再看到时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刘奎闻听立刻兴奋起来。

    那就太好了!俺正想出去多逛逛,俺觉得怎么看都看不够!

    关羽几人虽说也很想出去多看看,但一听刘奎这么说,顿时都不说话了。

    啥意思?你们都不想吗?刘奎楞楞的看着几人。

    刘道见此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下午就去吧!

    少君太好了!刘奎咧着嘴开心的笑着。

    另外,云长在河东的杀人缉捕令很快也要解除了,到时云长就可以衣锦还乡,接着妻儿老小和我们一起了。

    关羽听后面色潮红的拱手答谢,在外漂泊这么长时间,怎么会不想自己的亲人呢!

    现在我们去吃午饭,吃完后,一起去逛逛大汉帝国的心脏——雒阳城。

    雒阳北宫内,西宫,西宫是东汉大多数皇帝的寝宫,此时,一位身材瘦弱、眼窝内陷、面色泛黄的男人,刚从滚热的两个躯体间下了龙床,外面进来了一位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只是面白无须,躬着身走了进来。待看到下床的男人后,连忙走上前拱手叫道:陛下!

    这位男子正是如今大汉的天子刘宏,刘宏今年27岁,可却是一副酒色过度的样子,显得十分苍老。

    刘宏抬眼看了一下,然后站在原地,双臂张开,懒懒的说道:让父,来了!

    来的此人正是被刘宏称之为父的张让,在汉帝刘宏的中后期,张让、赵忠及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十二人,都任中常侍,被世人称之为“十常侍”,这些中常侍封侯贵宠,父子兄弟分布州郡当官,贪污残暴,是大汉百姓的祸害。

    张让伸手挥开身边的小宦官,上前谄媚的为刘宏穿衣。

    宽大的龙衣穿在刘宏瘦弱的身躯上,本来瘦弱的身子显得更加渺小了。

    待穿好衣服后,刘宏连打了几个哈欠,问道:让父匆匆来此,何事啊?

    圣明莫过于陛下!张让连忙躬身说道。

    行了!让父,有事说事,等会朕还有节目呢!

    是这样的,陛下!张让斟酌着话语。

    尚书台今日收到了马邑的奏报,奏本里说:半个多月前,雁门郡马邑县遭受鲜卑几万大军的入侵......

    什么?

    正在想着后续节目的刘宏,突听几万鲜卑大军入侵,顿时惊呼起来。此时,刘宏顾不得形象,双手死死抓住张让的一只胳膊。

    张让只是觉得胳膊被抓的生疼,但不敢多动一下,只能强忍着,然后继续说道:只是在县令刘开的带领下,马邑全城人英勇抵抗,后又突降大雪,鲜卑人才退军回草原。

    这时,刘宏才放缓了神态,深呼吸一口气,拍了拍胸脯,说道:还好!还好!

    之后,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这个刘开不错嘛!以小小的马邑就敢独抗几万鲜卑人,好样的!

    随后,刘宏便开心起来。不过,又有些疑惑的问道:让父,你觉得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陛下,奏报里有雁门郡太守郭縕的联名。

    奥,那就是真的了。奏报在哪?让朕瞧瞧。

    随后就见张让从衣袖中掏出一个奏本,双手递给了刘宏。

    刘宏拿过奏本,翻开看了看,随后惊喜道:这刘道甚为英勇啊!率一百余护院就敢和上百鲜卑人厮杀,还是个少年!城头又激战鲜卑不退!不错!少年出英雄啊!刘宏开心的笑了起来。

    姓刘?让父,这刘开和刘道出身什么?刘宏突然问道。

    陛下,刘道是刘开唯一的儿子,刘开源自齐武王一脉,出身太原刘氏。

    这么说,还是宗室子弟!刘宏脸上浮出惊喜的神色。

    是的,陛下!

    好!我汉室也是有英才的!刘宏有些兴奋。

    只是你还要再考察一下,看看其人究竟如何。

    奴婢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