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道行天下
繁体版

第26章 郭家姑娘

    啊?刘道一脸惊愕,没有想到郭縕和刘开二人会起那么大的反应,而且这么同声反对。

    不由得脱口而出:为,为什么?

    郭縕深呼吸一口气,冷静道:贤侄,要是这么做的话,会有伤天和啊!

    天和?天和!听到此言,刘道心中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愤怒。

    匈奴人、鲜卑人屡次南下侵犯中原,进入中原汉地后,烧杀淫掠。他们何时谈过天和?

    可是......这可是釜底抽薪之策啊!刘道不甘道。

    贤侄,火烧草原,大汉的先人们不是没有想过,火烧草原会有暂时的效果,可......

    侄儿愿听叔父教诲!刘道恭敬的施礼道。

    第一,要是火烧草原,会打击到草原所有的部落,会把草原上所有的游牧民族都推到大汉的对立面,以大汉目前的国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

    第二,如今我大汉危机四伏,如果火烧草原,惹怒了鲜卑人,不顾一切进攻大汉,我大汉还能撑的住吗?

    第三,如果只烧一片,则根本无济于事,原因在于鲜卑人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而且,草原如此之大,又加上鲜卑人都是骑兵,一日可以纵横几百里,甚至千里。

    第四,大汉和鲜卑人的边界,东西长达近万里,如何能做到统一火烧草原?即使能做到,各地官员和朝廷会同意吗?即使同意了,火烧草原后,大量的草原胡人因此而无法过冬丧命,这,这可是有违圣人教诲,有违天和。

    第五,现在火烧草原,会祸及我大汉边地,因为秋冬季节,寒风是从草原深处向南刮的。

    郭縕说完,心中也是涌现出深深的无奈,要是真能如此行策,大汉的先人们早就施行了啊!

    刘道此时则是呆了,是啊!若真要是火烧草原,对大汉能有什么好处呢?答案是基本没有!甚至会带来更大的祸事!

    好一会,刘道才缓过精神,然后深深的向郭縕鞠了一躬。

    随后说:是侄儿孟浪了,听叔父一番教诲,侄儿自觉惭愧。

    郭縕摆摆手道:这不怪你,只是兹事体大,不可不慎啊!我大汉不可再走错一步,否者将会有大难啊!

    说罢,便神色忧虑的不再言语。

    刘道见此,不知该怎么安慰这个忧国忧民的使君。

    这时,刘开说道:郭兄勿忧,大汉四百年来,经历了多少磨难,即使在白登之围、王莽篡汉时,不也是挺过来了吗?即使再遇大难,上有朝廷在,下有忠臣良将在,还有郭兄和我等在,更何况我等的儿郎已经长大,我们总能挺过去的,大汉会再次君临天下,威加海内!

    闻言,郭縕才振奋道:刘贤弟说的极是啊!是为兄着相了!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刘开父子见此也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待三人平静后,郭縕面向刘道说:以贤侄这般年纪,能有此深入见解,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假以时日,贤侄定是大汉的栋梁之才啊!

    随后,又朝刘开拱手道:贤弟,刘家后继有人了,贤侄乃刘家一麒麟儿也。

    刘开闻言则是谦虚道:郭兄过誉了,道儿一介少年有些想法,不过是多读些书的原因罢了。至于大汉栋梁之才,那是高看他了,只希望他不做第二个赵括罢了。

    但是在刘开的内心里,那是为自己的儿子能有一番如此惊人的言论而骄傲,看看,这就是我刘家的千里驹,麒麟儿也。

    对于刘开的内心活动,刘道不知道啊!

    听完刘开的话,刘道心里直叹气,老爹啊,你可真是高看你儿子了,赵括之流如何跟儿子相比?儿子要做的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待二老你夸我谦虚一番后,刘道拱手道:父亲大人,孩儿有一请求,请父亲大人成全。

    刘开谦虚一番后,正在心中感慨呢,突然听到刘道此话。

    一愣,随后说道:何事?

    孩儿想请命去寻找草原鲜卑人派往马邑县的探子,请父亲大人成全。

    说完,又对刘开施了一礼。

    刘开沉思片刻后,开口道:可,只是不能出马邑县境。

    孩儿领命!

    此刻,郭縕见刘道如此积极为抗击草原鲜卑人南下出力,也是开口赞道:贤侄有心了!只是草原鲜卑人凶残好杀,不可鲁莽行事,不可逞强。

    侄儿谨遵叔父教诲!刘道赶紧回应道。

    之后,二人便不再说话,刘道便知道自己该退场了。

    于是,连忙向二人躬身施礼请辞,在二人点头同意下,刘道躬身退出客厅。

    郭縕看着刘道远去的背影,撸着胡须狠狠的点了点头。

    贤弟,我们两家儿女的亲事是不是应早点确定?郭縕望着刘开微笑道。

    刘开则是一笑,就听郭兄的,早点确定!

    随后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刚走出客厅的的刘道,听着客厅内二人的笑声,有些莫名其妙。随后便摇了摇头,不再理会。

    不过刚才一场见面会,刘道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此时,站在客厅外,刘道想了很多。

    在未来岳父大人的面前好好露了一回脸,这亲事应该是能确定了吧。再者,在太守大人面前也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会有助于以后自己势力的发展。如果自己能在鲜卑人南下打草谷中取得一些功劳,那自己就可以进入更大的一些人物的眼中,才能让大汉更多的人知道自己。

    争霸!争霸!挣的就是人才啊!

    下一步就是要领着一百五十余护院再次出场了,只不过是寻找探子而已。哎,要是能打一场就好了。

    刘道定了定神,径直朝母亲张氏的内屋走去。

    到了内屋后,却发现屋内没有人。

    母亲去哪了?刘道疑惑道,张氏是很少出内屋的,因为刘道的原身病后,张氏由于过度操劳和伤心,导致身体很虚弱,自从刘道穿越过来恢复后,张氏便一直在内屋休养。

    随后,刘道走出内屋,见刘忠的良人吴氏经过,忙上前问道:吴妈,母亲去哪了?内屋不在。

    少君,夫人带着客人去了后花园。吴氏应道。

    客人?后花园?女客人?刘道想了想,也想不出一个头绪来。

    算了,去后花园看看吧。想罢,便朝后花园走去。

    片刻功夫,刘道就来到了后花园入口处。

    举目望去,刘道眼中一亮。

    就见张氏和一个年纪不大的姑娘说说笑笑的正朝入口处而来,而二人后面则跟着高顺的妻子等人。

    仔细望去,就见此姑娘大约十四五岁,身着一身翠蓝色衣裙,神态悠闲、美目流盼、桃腮带笑、肤色白腻,相貌娇美,真是说不尽的温柔可人。

    这?这是哪家姑娘?

    刘道连忙走上前,向母亲张氏施礼。

    张氏看到刘道来时,表情稍微一愣。

    随后便无奈道:道儿来的可真巧啊!说完,便内含别意的笑着看向刘道。

    刘道则是尴尬一笑,心中委屈,我也不是故意的啊!

    张氏见此则说:道儿,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雁门郡太守郭使君的千金郭姑娘。

    然后又温柔着对身旁的郭姑娘道:郭姑娘,这是我儿刘道,和你同岁。

    郭姑娘害羞的看了一眼刘道,然后很快便低下头,向刘道屈身见礼,刘道则是连忙回应。

    之后郭姑娘又向张氏行了一礼,夫人,静儿先行告退了!说完便起身轻轻的走了。

    看着郭姑娘远去的背影,刘道口中喃喃道:她叫静儿?郭静?还是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