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算命小摊开始忽拐武则天
繁体版

第385章 九死一生

    李承乾拿起桌上的酒杯喝了一口道:

    “果然是醽醁酒。”

    “你们在外任职要是搞的一贫如洗,我反而是不信了。”

    “朱刺史倒把话说的明白,我不信也不行呐。”

    他这缓和气氛的话,顿时让酒桌上的气氛一点点活跃了起来。

    已经把自己桌上菜吃的差不多的忠清,扭头看向旁边桌上的崔宁,发现他菜几乎是没有动,反而是把一碗玉米羹是喝的干干净净。

    不禁开玩笑的问道:

    “崔兄,这玉米羹有这么好喝吗?”

    “我看你的样子,简直是好喝的停不下来。”

    崔宁又拿起汤勺,把碗底的一点玉米羹给喝掉,口中诧异的问道:

    “如此稀罕之物,自然是要多喝一些。”

    “不瞒道长,我在长安任职快一年了,也才喝过一回玉米羹。”

    “这个羹非常合我的胃口。”

    忠清忽然明白了,现在的玉米还是在提供种粮的阶段,所以市面上很难买到,因此也就物以稀为贵,也难怪崔宁会如此喜欢了。

    而自己则是帮衬了袁守为的光,想喝的时候去北冥山随时就能喝上,所以不觉得稀罕。

    只是这朱一潭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玉米?

    这东西在长安已经是很稀少了,到了千里之外的汴梁只会更加昂贵。

    再想起那些风餐露宿的百姓,忠清心里愈发的疑惑了。

    一顿饭吃完,宾主尽欢。

    朱一潭看李承乾心情不错,就又要让人再上些酒菜,却被李承乾给拦了下来,口中说道:

    “朱刺史,已经是酒足饭饱了。”

    “大家今天都累了一天,都早些休息,明天一早还要处理缺口的事情呢。”

    朱一潭心知他说的有理,也不敢再勉强,又陪着众人说了些闲话。

    李承乾一行人便告辞离去。

    等回到官舍之后,忠清到了袁守为的房间,把玉米羹的事告诉了他。

    袁守为听完之后也是皱眉不已,他们所有人都犯了灯下黑的毛病,没有一个人在意玉米羹的事。

    或许正如忠清所说的,应该是调查一下。

    想到这里,他便把刘妙真喊来,让她抽时间先私下里去调查一下。

    等事情安排完毕,各自休息。

    可等到了寅时,袁守为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袁守为吓了一跳,下意识的翻身而起,还没有来得及询问,就听见门口忠清急促的声音响起:

    “袁守为,黄河又决堤了,太子让你赶紧过去商议一下。”

    听完这话的袁守为顿时是睡意全消,三两下穿好衣服,见到了门口面露焦急的忠清,有些不解的开口问道:

    “是我们今天堵的那个缺口吗?”

    “按理说是不应该被冲开的。”

    忠清喘着粗气,摇头说道:

    “不是那个缺口,是另外的缺口,而且是好几个缺口,具体情况你去太子屋里问吧。”

    袁守为心知必然是出了大事,不然李承乾不会如此着急,也是应了一声,和忠清急匆匆的到了李承乾的屋里。

    此时屋内李勣、各部的官员也已经都到了,一旁还有两个浑身湿透,狼狈不堪的千牛卫。

    李承乾看到袁守为过来,示意让他坐下,然后开口说道:

    “黄河大堤现在又有缺口了,不是我们今天堵截的大堤,而是东面的一些堤坝。”

    “据我现在得到的信息,已经是五处比较小的缺口忽然扩大了不少。”

    “而且这些地方相对来说都是受灾比较轻的地方,很多百姓被困。”

    说到这里之后,声音低沉了不少,又说道:

    “被洪水冲走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这些人只怕是九死一生了。”大家这才搞清楚情况,都是心中暗暗一凌,没想到这洪灾如此难缠,这才刚刚堵住一个最大的缺口,转眼间的功夫,又是多了几个大缺口。

    袁守为看着李承乾说道:

    “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还请殿下下令,我们尽快出发,先去堵塞缺口,降低损失。”

    李承乾毫不犹豫的开口道:

    “此时以解决问题为要务。”

    “我在这方面明显不足,还是交给英国公处理最为妥当。”

    “你们都有什么意见吗?”

    众人闻听都不由得高看了一眼李承乾,不愧是李世民培养的继承人。

    知道自己的短板和不足,敢于让权。

    想到这里都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勣从进屋之后,就没有说话,一直在低着头沉思,显然是想对策,这会听李承乾说完,也是站起身来,对大家说道:

    “多谢诸公,此时不是客气的时候,我就直接开始安排了。”

    也就在这会,朱一潭和慧能都已经赶到了,情况紧急,谁也没有寒暄,就是入座之后等着李勣安排。

    李勣首先命工部官员拿出绘制的黄河图,确定了五处决堤口的位置和缺口大小之后,立刻抬头看向慧能说道:

    “慧能主持,你有大神通在身,这第一处缺口是在小宋庄,离汴梁最近,目前的缺口应该在六丈大小。”

    “这第一个缺口就交给你堵截了。”

    慧能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道:

    “贫僧当尽全力堵截。”

    李勣扭头又看向朱一潭说道:

    “朱刺史,你对汴梁的地形比较熟悉,而且第二个缺口在连庄,是五个缺口里面最小的。”

    “你去沉船解决缺口,没有问题吧?”

    朱一潭心知这些人其实都是在帮自己做事,自然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李勣又转头看向袁守为,郑重的说道:

    “国师,剩下这三个缺口就交给咱们了。”

    “你主要负责,我和殿下随你一起去。”

    袁守为立刻点头答应了下来。

    李勣又扭头看向朱一潭说道:

    “朱刺史,你现在找一个了解情况和地形的人,随我们一起去。”

    “另外即刻组织现有的船只,对这五个地方的百姓进行救援。”

    朱一潭应下。

    李勣接着看向李承乾道:

    “殿下,臣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了,你看还有什么要说的吧。”

    李承乾摇头道:

    “我觉得英国公想的已经很周到了,就按你说的办就行。”

    李勣转而又看向在座的众人,沉声道:

    “诸公觉得还有那些不妥的地方?”

    众人都是摇头。

    见大家都没有意见,李勣最后开口说道:

    “此时的情况和战场是一样。”

    “诸公当事事争先,尽全力施为,如果被我李勣发现有拖延灾情,延误战机。必然会军法处置。”

    大家看着李勣严肃的样子,也是心中一凌,齐声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