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算命小摊开始忽拐武则天
繁体版

第384章 难得的天师

    一旁的李承乾见此,也是出来打圆场道:

    “慧能主持,刚才就是一句戏言,事情过去就算了。”

    “这大堤还有不少缺口,还要多仰仗你的神通。”

    “这事我来做个主,你把佛珠收起来,转而送给武瞾的个小礼物就行了。”

    既然是李承乾开口,慧能倒也不好在坚持,便把佛珠收了回来。

    转而把手腕上的一串念珠取了下来,直接递给了一旁的武瞾,口中说道:

    “施主,这个念珠和我的佛珠如出一辙,而且也可以使用龙象之力,只是威力小了一些,请务必收下。”

    武瞾倒也没有推辞,对着慧能施礼道谢,喜滋滋的接过念珠把玩起来。

    此时的太阳已经是落在了地平线以下,朱一潭又再次催促大家尽可返回汴梁。

    言说现在到处都是洪水,没有河道可走,如果是夜间行船的话,风险太大。

    李承乾没有回话,而是把李勣、袁守为叫到一旁商议。

    他的意思是现在灾情严重,百姓受苦。

    如果能晚上把其他那些缺口堵住就好了,就算不能全部堵完,能堵一半也是好的。

    袁守为想了片刻之后,摇头说道:

    “不行,今天这个缺口太大了,耗费了太多水泥。现在水泥已经不多了,堵截不了几个缺口了。”

    “另外是曌儿的安全,她在水面之上,夜间黑灯瞎火的,我怕她有危险。”

    一旁的李勣也开口说道:

    “殿下,现在最主要的缺口已经堵住了,其他的可以暂缓一下,明天也可以。”

    “再说现在灾害已成,百姓基本上也已经是安置完毕,不急在这一时三刻。”

    “不过,今晚我们虽然不去堵截缺口,却要派些人手随同汴梁城的人一起看守,防止有意外发生。”

    听完二人的话,李承乾也是从善如流,答应了下来。

    他又把朱一潭喊来,问明决口的数量之后,自己只留下两个贴身护卫,其他的千牛卫都派到各个缺口去了。

    此时的太阳已经是全部消失不见,只留下了天空最后一抹鱼肚白。

    而所有的事情也已经商量好了,众人乘船返回汴梁城。

    众人一路小心前行,终于是到了汴梁城内。

    汴梁虽然没有被洪水淹没,但因为连绵多日的大雨,导致青石地面也是湿滑不堪,积坑污水到处可见。时不时还能看到被雨水冲塌的房子。

    路边、墙角、城墙下、各处的犄角旮旯都挤满了灾民,头上搭的也都是那种凉棚。

    李承乾看完这一切之后,脸色又阴沉了下来,把朱一潭叫来,询问情况。

    朱一潭满面愁容的说道:

    “殿下,现在除了刺史府和官舍之外,其他能住人的地方已经是全部安置满了。”

    “现在就是这种凉棚也都没有了,臣也实在是愁的不行了。”

    听他说完之后,李承乾倒也是能理解,他扭头看向窦子仁和慧能说道:

    “二位,不知道你们那儿还有没有好些的帐篷,要是有的话,就给这些百姓暂时用上。”

    “等朝廷的物资到了之后,我一并归还。”

    慧能也是苦着脸摇了摇头。

    窦子仁则是盘算了一下说道:

    “倒还是能匀出一些,等一下我着人给官府的人对接。”李承乾也是点头感谢,然后带着大家到了前面不远处的一个粥棚那儿。

    忠清明白他的意思,率先一步走了过去,拿起勺子舀起来看了一下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了几个粥棚之后,回来给李承乾禀报说:

    “殿下,这次的粥还不错,一勺下去,有一半都是粟米,饱腹是没有问题的。”

    李承乾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勉励了朱一潭几句,在他的带领下往官舍而去。

    等把大家都安排好之后,朱一潭告辞离去,临走时说先请诸公休息一会,他去准备晚宴,等会再过来接。

    李承乾示意不用这么麻烦,让他也去休息一会,接风宴什么的就免了,随便准备点吃的就行,他们一会自己过去。

    歇了有半个时辰之后,朱一潭还是亲自跑了过来,带请大家到了刺史府。

    等众人到了正堂之上,他先请李承乾在正位就坐,接着请李勣在左手入座,自己则是招呼着其他人都入座之后,在李承乾的右手边坐下。

    李承乾环顾了一下周边,不由得开口问道:

    “朱刺史,怎么没有看到窦子仁窦掌教呢?”

    朱一潭也是慌忙回道:

    “我刚才去让人请窦掌教了,才得知他这会已经去高店村调帐篷了,估计今天够呛能回来了。”

    听完这话的李承乾不禁感慨道:

    “窦掌教虽然是方外之人,但却心系百姓疾苦,也是个难得的天师呀。”

    “等灾情过去之后,我必然要禀告陛下,给窦掌教和慧能大师请封。”

    慌得下首的慧能又是起身,连声感谢。

    大家说了阵闲话之后,菜也陆续的上桌了。

    很简单,就是两菜一汤和一壶酒。

    菜是一盘猪肉和鹅掌,酒是醽醁酒。

    朱一潭看着桌上的饭菜,有些赫然的给大家解释道:

    “诸公,不是不想给大家准备的丰盛一些,实在是非常时期,灾情严重,只能是简单一些了,还请诸公见谅。”

    “等洪灾过去之后,我必然会大摆宴席,给诸公赔罪。”

    李承乾听完不以为意的说道:

    “出来就是公干,能吃饱饭就行。”

    “你朱一潭要是搞的特别丰盛,我反而会责怪你。”

    “再说现在满大街都是灾民,他们很多饭都吃不饱,我们比起他们好多了。”

    说话间的功夫,很随意的夹起了桌上的一筷猪肉,放到了嘴里,不由得眼前一亮道:

    “这是什么猪肉,怎么味道会如此脆爽、鲜美?”

    朱一潭愣了一下说道:

    “鲜美吗?”

    “就是普通猪肉,用高汤煲的。既然殿下觉得味道好,那就多吃一点。”

    “来来来,诸公请。”

    众人也是纷纷举筷尝了一下,都是觉得味道不错。

    朱一潭又举起桌上的醽醁酒,开口对着李承乾说道:

    “不瞒殿下,这酒是魏家的醽醁酒,我每年回吏部述职的时候都会买上一批。”

    “来,殿下请满饮此杯。”

    “诸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