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算命小摊开始忽拐武则天
繁体版

第217章 离别

    乔师望唏嘘的笑了笑,接着说道:

    “我不日也将回京述职。本想和你同行,奈何大将军让我在给他打几天下手,只能是回京再见了。”

    “还有刘三山的事,我听说他还有个大哥在辽东城当差役。”

    “你去了之后,告诉他,如果他愿意来长安的话,到时候我给他安排个合适的职位,肯定要比差役强上许多。”

    袁守为点头应下,连声称善。

    这时候,脸上疤痕未消的蒋鑫也走了过来,满脸狰狞的对着袁守为一笑道:

    “国师,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

    “只是还有个不禁之情,还得让你给帮帮忙。”

    袁守为暗笑,口中则道:

    “蒋兄可是要问子嗣一事?”

    蒋鑫闻听,也是连连点头,拍着马屁道:

    “国师真乃神人,一语中的。”

    “拙荆的脾气你也知道,从那一夜过后,我到现在也没敢进家。”

    “我听乔都尉说你还擅长于岐黄之术,就想请你在给十个八个求子的方子,这样我才敢回家。”

    听完这话的袁守为,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张药方说道:

    “十张八张没有,不过我确实给你准备了一副‘求子方’,你且试上一试吧。”

    “想来还是有些对不住夫人的,为了拜火教的事,把她瞒了这么久。”

    “这个方子也算我略表歉意。”

    说完递给了蒋鑫。

    蒋鑫见此,不由得是惊喜万分,忙不迭的接了过来,郑重的贴身放好,意气风发的开口道:

    “国师的药方必然会有奇效。”

    “拿着这个方子,月儿万万不会拦我入门。”

    “等我有了好消息之后,必然第一时间通知国师。”

    袁守为含笑点头。

    其余将领也都是和几人依依惜别一番之后,这才目送众人远去。

    袁守为几人也是频频回首,和众人惜别。

    一直等到看不到伊宁那高耸的城墙之后,忠清才看向郭孝恪送的四大车礼物,两眼放光的说道:

    “发了。公主、天师、袁守为,我们发了。”

    “杀人放火金腰带,古人诚不欺我也。啧啧啧,这郭大将军是弄了多少金银财宝呀。”

    “要不,我们现在找个没人的地方打开看一下?”

    武瞾白了他一眼,从怀里掏出一札厚厚的礼单,说道:

    “你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

    “礼单就在这放着,不用打开看。”

    忠清无视武瞾的白眼,一边笑嘻嘻的接过礼单,一边说道:

    “咱们拿这点东西也不容易,不说是拿命换的吧,也差不太多。”

    “我都没给你们说过,有多少此我都差点崩溃。”

    “这次西域之行,比我上半辈子的经历都精彩。”

    听完忠清的话,武瞾也忍不住点头符合道:

    “是啊,虽然很难。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好精彩。”

    “比困在长安城里那巴掌大的地方强多了。”

    “天罡叔,袁守为,你们俩也是这么觉得吧?”

    袁守为、袁天罡二人皆是笑而不语。

    但是脸上都是露出了那种饱经沧桑,淡看风云的表情。

    忠清在旁边看到之后,恍然大悟道:

    “他俩和我们不一样,一看就是经历的多。”

    “天师在朝堂之上,自不必说。”

    “袁守为是观星门人,自然也是经历过无所大风大浪。”

    忠清你很上道嘛.袁守为目视前方,一脸的坚毅:

    “男人嘛,总是要在艰难困苦中成长。”

    “习惯就好了。”

    这话顿时惹得武瞾对着他又是一阵白眼,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往甘州而去。太阳西斜时,已经是到了甘州,几人休息一夜。

    第二日,袁守为和武瞾几人依依惜别。

    这会是真到离别的时候了。

    武瞾拉着他的手,泪眼婆娑的看着他说道:

    “你快去快回,我在长安城等你回来过年。”

    她这幅模样,顿时让袁守为也有些不好受。

    他拿出脏兮兮的丝巾,给武瞾擦了擦泪水,柔声说道:

    “我去去就回,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天的光景。”

    “别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袁天罡劝说道:

    “武瞾,他是去忙正事,这种时候你应该支持他,可不能拉他的后退。”

    忠清说道:

    “公主,高兴点。”

    “其他不说,就这些金银财宝。我们一天数上一点,等数完袁守为也就回来了。”

    几人好一通劝,武瞾这才抹干了泪水,千言万语化成了一句话:

    “我等你回来。”

    袁守为重重的点了一下头,转而朝袁天罡、忠清拱了拱手。

    脚下甲马启动,如流星般疾驰而去。

    伴随他远行的就是忠清的一阵惊叹之声:

    “哇.啊.啊.”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袁守为沿着官路一阵疾行,风驰电掣一般从行人身边掠过。

    行人尽皆惊讶:

    “人乎?兽乎?妖乎?仙乎?”

    从此在甘凉道留下一个传说。

    有一物,似人似兽,疑妖疑仙,定是那贺兰山脉附近跑出的异兽无疑。

    太阳西斜的时候,袁守为已经是从甘州到了凉州地界。

    他看前方官路不远处,人流熙熙攘攘,日益稠密。

    凝神观瞧,发现前方有一处驿站,便决定在此处歇脚。

    想到此处,便停下了狂奔的脚步,施施然缓步往前走去。

    等到了近处,只看这驿站附近煞是热闹,除了官府的驿站之外,周边还有十余个客舍。

    很多人在此歇脚,俨然是一个小型集市的样子。

    心知周边这些客舍都是依附于驿站而建,驿站是给官府人员免费提供食宿,而周边这些客舍是供来往客商食宿。

    他迈步进了驿站大堂,就有一个身着布衣的博士笑呵呵的迎了上来:

    “小人见过郎君,一路辛苦,还请这边入座。”

    说完把袁守为迎到一侧入座,接着奉上了一壶热茶,一条麻巾,等他擦完脸后,又笑呵呵的说道:

    “不知这位郎君如何称呼,可否拿出驿牒让小记录一二。”

    袁守为笑着应下,从怀里拿出郭孝恪给他的‘银牌’递给了小二。

    大唐驿牒共分四种,分别是‘银牌’、‘角符’、‘劵’、‘传符’,每一种都说明携带人的身份和任务。

    博士看袁守为拿出的是银牌,那笑容更是又多了几分。

    双手毕恭毕敬的接过银牌,找‘驿长’登记之后,又给袁守为送还了回来。

    接着又是好酒好菜的招待,还给袁守为安排了一间上房。

    这让袁守为是分外满意,对郭孝恪大大的点了个赞,给的这‘银牌’着实靠谱。

    不但吃住全免,还能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

    美美的休息了一夜之后,他第二日又是精神抖擞的再次出发。

    这一路,途径贺兰山脉,朔州,云州、幽州,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