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算命小摊开始忽拐武则天
繁体版

第216章 利国利民的大事

    商议半晌,终于措辞完毕。

    郭孝恪又是斟酌了一遍之后,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也就在这时,下属来报,刘三山遗骸的所有后续事宜已经全部办好了,并把相关的手续都交给了袁守为。

    郭孝恪看着刘三山家的地址,说道:

    “国师,英国公李勣的一个侄儿,叫李思升,近期正要去辽东城担任主簿。”

    “算算日子,应该是已经到了,我再给你写一封信,有什么事你可以去找他。”

    袁守为倒也没有推辞,反而有些好奇的问道:

    “英国公的侄儿,怎么只去当一个主簿?”

    郭孝恪笑着说道:

    “先过去熟悉一下环境,然后就准备接替县令的位置。”

    “那个县令在辽东城已经是干了两任了,应该升迁了。”

    “听说那县令还不愿意走呢,说是因为他夫人身体不好,要长期服用雪蛤。”

    “陛下考虑到他的情况,可能会给他就近安排升迁。”

    过了片刻之后,信已经写好了。

    郭孝恪把信和一个驿站住宿的‘银牌’递给了袁守为,并解释道:

    “拿着这个‘银牌’在驿站住宿的话,他们会给你安排的好一点。”。

    袁守为也不客气,谢过之后,把东西给贴身收藏了起来。

    看看到了晚饭时间,郭孝恪也是请袁守为用过晚饭之后,袁守为告辞离去。

    等回到了客舍之后,袁天罡几人也刚刚用过晚饭。

    袁守为把几人叫来,开口说道:

    “三山兄弟的遗骸手续我已经弄好了,准备明天出发,前往单于都护府。”

    武瞾诧异问道:

    “不先回长安,直接去单于都护府?”

    袁天罡也皱眉说道:

    “袁守为,此时的单于都护府天寒地冻,人马难行。”

    “不如我们先回长安,过往年之后再去吧?”

    袁守为知道大家误会了他的意思,便开口解释道:

    “怪我没有说清楚。”

    “我的意思是我一个人,算算时间,年前应该可以返回长安。”

    听完这话的武瞾顿时不乐意了,撅着嘴说道:

    “你什么意思呀,袁守为?”

    “是不是觉得我们是你的累赘?”

    忠清在旁赶紧是连连点头,深表认可。

    袁天罡则是摇头说道:

    “时间上来不及的,西域到单于都护府,万里之遥。就算是快马加鞭,日夜不停,也要一月有余。”

    袁守为看武瞾生气了,赶紧笑着哄道:

    “这次西域之行,要是没有你的话,我在楼兰鬼城就完蛋了。”

    “你怎么能是累赘呢?”

    “再说,就算你是累赘,这么漂亮的累赘,我也愿意走到哪带到哪。”

    武瞾虽然知道袁守为在哄她,但是听完这话,还是忍不住得嘴角上翘。

    转而理智的分析道:

    “天罡叔说的对,你时间来不及的。”

    “不如过完年之后,我再陪着你一起去吧。”

    袁守为看她笑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

    “我观星一派,有疾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我算算日子,来回差不多二十天就够,正好能赶上陪你过年。”

    “再说天罡叔也说过,你这样没名没分的老是跟着我跑,确实不合适。”

    袁天罡听完这话点了点头,反过来劝慰武瞾道:“确实是这个道理。”

    “而且袁守为就是去送三山兄弟最后一程,想来也不会有事,我们要是同去的话,反而是耽误路程。”

    武瞾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也是点头同意了下来。

    袁守为接着从包裹里拿出火灵珠递给袁天罡道:

    “天师,你把火灵珠带回去吧。”

    “把这一缕气运放回星楼,这样龟兹几处就稳了。”

    袁天罡却没有接那火灵珠,而是看着袁守为道:

    “单于和西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天气。”

    “这火灵珠你先带着,其他不说,最少可以起个御寒的作用。”

    袁守为笑了笑,把火灵珠推到了袁天罡面前说道:

    “谢天罡兄关心。”

    “你看我这身体用得上这个嘛。”

    “再说这火灵珠就是我们除掉蝗神的证明,没有这个,你回去怎么给陛下交待。”

    袁天罡觉得袁守为说的在理,便也笑着把火灵珠给收了起来。

    武瞾在旁却是把水灵珠掏了出来,递给了袁守为,说道:

    “那你把水灵珠拿着。”

    “这个东西我暂时是用不到了。”

    “但是你拿着总是多了一层保障。”

    袁守为想想是这个道理,便也笑着接了过来,说道:

    “好。那等我回长安就还给你。”

    不过既然袁守为要走,袁天罡几人也就不想在这待了。

    几人商议了一下,便也决定明天出发回长安。

    商议妥当,大家又说了一阵闲话,袁天罡、忠清先行回房。

    武瞾和袁守为又腻歪了一阵之后,才依依不舍的返回了房间。

    第二天,旭日东升。

    伊宁城东门外,已经是熙熙攘攘站了一大群人,看他们的举止做派,一看就是军旅之人。

    头前一人正是安西大都护郭孝恪,他身后是乔师望、蒋鑫等一众将领。

    他对面四人正是袁守为、袁天罡、武瞾、忠清。

    原来是他们今天是来给袁守为他们送行的。

    郭孝恪拉着袁守为的手,感慨的说道:

    “国师,天大地大,陛下最大。”

    “在龟兹的时候我就给陛下禀报,想让你在西域多留些日子,毕竟吐蕃、西突厥、还有吐谷浑、东突厥的残余势力这些都没有彻底清剿。”

    “可陛下也舍不得你,我只好无奈放你回去了。说实话,你这一走,我这心里都有些没底。”

    袁守为感受到了郭孝恪的真诚,笑着回道:

    “大将军的心思我是知道的。你说的那些敌人,我也知道。将来肯定还有机会合作。”

    “军务的事,我不太懂,也不会发表意见。”

    “只是白叠花一事你务必多费点心,那是个功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大事。”

    郭孝恪依依不舍的说道:

    “国师你有通天彻地之能,所预言的事没有一次不成。

    “这嘱咐我记下了,必然会全力以赴推广白叠花。”

    此时,和袁天罡道别完的乔师望也走了过来,对着袁守为拱手道:

    “国师,容乔某再啰嗦两句,我带高昌百姓再次感谢你的救命之恩。”

    袁守为稽首还礼道:

    “乔都尉严重了。济世救人本就是我道家分内之事,何须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