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崛起
繁体版

第20章招募销售人手

    一路无话,连赶了五六天路,还要卖铁炉,这几天都没有休息好,到了大车店吃完饭,王旭倒头就睡。

    本来李书通和张惠民还打算找王旭合计一下呢,看他没精神也只好作罢。

    翌日,李书通和张惠民早早的就起来了,看着王旭还在睡,又不好意思催,急得在院子里团团转。

    由不得他俩不急,全部家当都在里头呢,知道挣钱,这不落袋为安嘛?早一点变现,早点回家过年啊。

    等王旭起来,草草吃了碗面条,看他俩着急就说“大伯,叔儿,不用着急,咱们得先把煤拉回来,然后找人宣传一下,才能开始卖,煤你们去拉,我找人宣传,等李掌柜,还有书透,书达伯伯他们赶过来咱们也就准备差不多了,咱们争取下月五号之前就开始卖。”

    “好,其他的我俩安排,你想法宣传,还是你小儿子脑袋好使,你那法子挺管用的。”李书通咧嘴一笑说。

    “那咱们分头行动”张惠民说完就出门去了。

    王旭叫来村里的小伙伴们开始给他们安排工作了。

    “都跟我学这点,你们三两个人一伙沿着北京城先熟悉一下路,见着有跟咱们还不多的孩子就去打照呼,告诉他们咱们有好买卖干,让他们帮咱们找人,找一个人给五文钱。”

    “兜里的糖都散给人家吃,可别自个都吃了。那不是给你吃的,说你俩呢,铁蛋,屎蛋,”刚交代没一半王旭就看到有俩贪吃鬼在偷吃。

    “我没吃”“我也没吃”铁蛋和屎蛋两个人狡辩道。

    “没吃?没吃嘴咋满了?现在不是偷吃的时候,只要咱们把铁炉卖完了,今年就能过个肥年,到时候你俩还能缺糖吃啊?”王旭对他俩也有点无奈。

    “记住找和咱们一样穿布衣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能挣钱肯定干,穿丝绸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人家可不差钱,说不准还让人打你呢,这不是咱们村里,咱惹不起人家,都听明白没有?”王旭一字一句的嘱咐着。

    “听明白了”一帮小伙子们大声的叫喊着。

    王旭大喊一声“出发”

    “出发,走喽……”

    为了防止有人半路把村里这帮半大小子们拐跑,李书通给让村里的大人也跟着去了,一伙两个大人,剩下的跟着张惠民去拉煤。

    王旭没有跟着别的孩子一起,他单独行动,身边只有李传宗跟着。

    “狗剩哥,一会你看着我一点,别让人给我揍了,还有你没事别说话啊,也不用跟太紧,三五步就行。”怕李传宗这个不靠谱的坏了事,王旭只好先给他吹吹耳旁风。

    “放心吧狗蛋,有你哥在,还能让你挨揍啊?再怎么说咱也是村里的第二高手,走吧,我都等不及了,我还没逛过京师呢。”李传宗在乎的说。

    “这个愣货,别坏了事就好”王旭默默的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王旭今天要去的是王府街,那里住的都是达官显贵,村里那帮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了不敢让他们去,得罪了人可就不好办了。

    王旭计划先去那边看看能不能去那里找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帮忙宣传一下,只有这里的人最有钱,那帮贪官和勋贵还是最有钱的,不挣他们钱挣谁钱?

    没有门路,王旭又不好上门去挨家挨户的推销,只能另想他法,别处的人不熟悉,那里的人文关系附近的人肯定知道,只能找一批附近的人才能搞定。

    一路走一路看,走了一个时辰才到王府街,这时间当官的都在上朝呢,也不怕顶撞了谁。王旭大摇大摆的在路上,寻找合适的目标。

    “板栗,糖炒板栗,新鲜的糖炒板栗”

    “柿子,柿子,新鲜的冻柿子”

    听到叫卖声,王旭寻声望了过去,只见两个身穿灰色布衣提着篮子结伴叫卖的男孩,看着也就十二点岁的的样子。

    果然是孩子在卖,这不上好的目标吗?王旭眼前一亮,迈开步子就追,边跑边喊“小哥,两位小哥,留步,留步。”

    听到声音,来生意了,两个小伙伴对视一眼,相视一笑,停下了脚步。

    看到是王旭叫他俩,其中一个赶紧招呼道“小哥儿,要卖柿子还是栗子。”

    “都要都要,咋卖啊?”王旭问道。

    “栗子二钱银子一斤”“柿子三文钱一斤”两小孩回答。

    “倒是不贵,我都要一些吧,小哥常在这一片卖东西吗?贵姓啊?”王旭开始了他的忽悠大业。

    卖栗子那个反应比较快忙说到“对,天天在这边卖,我姓赵,他姓周。”

    “那小哥你们一天能卖多少钱啊?”王旭接着问,不明白王旭什么意思,卖板栗的赵姓孩子有些警惕拉了一把卖柿子的小孩让他不要开口。

    看着他俩这样王旭只好说明来意“两位小哥,都在附近住吗?我这有个挣钱的买卖,想找人帮忙干呢,我是外地人,在京师人生地不熟,想找人也不知道找谁。

    这不看到两位小哥在卖东西嘛,想打听一下,只要小孩,不要大人,你们看有熟悉的吗?”

    听王旭说完他俩才放下心来,“也没准多的时候有百十文钱,少的时候只有几十文,有时候还卖不出去呢,咱年龄小,干别的没人要咱,能挣多少算多少”还是卖栗子的赵姓小孩回答着。

    看来这个孩子比较机灵,王旭心里盘算着“我这有个好买卖一天保底五文钱,卖出去一个提10文钱。

    要找好多和咱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干活,你们愿意干不?找一个小孩我给你们五文钱,当天结算,你们看怎么样?”

    看着王旭比他俩还小,不像是人贩子,卖柿子的周姓小孩好奇的问道“啥活啊,是卖东西吗?”

    “对,卖东西,不过卖不了多久,绝对能挣钱,小哥愿意干吗?”王旭接着问。

    “你要卖啥啊?人我们可以帮忙找,真能结钱吗?”买板栗的赵姓小孩问道。

    一看有戏,王旭连忙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你们找找人吧,我在崇文门外的田记车马店住,人找够了直接去找我就行。”

    “真找一个人给五文钱?”这回卖柿子的周姓小孩实在是好奇就问了一句。

    看忽悠上道了,王旭满脸笑意的说“对,人你俩先找人,能找多少算多少,我只要一批,到时候你们一起去找我,现给钱。我叫王旭,你俩叫啥?”

    “我叫赵二郎”“我叫周大发”俩小孩赶紧回答道。

    “你俩先找人去吧,到时候先去找我,去了就说找李老板就行,哥,先给他俩二两银子,咱们先回去吧”王旭完成目地就打算回去了。

    本来以为碰到主顾了,东西都称好了,半天不见李传宗掏钱,俩小孩孩子以为王旭在逗他俩玩呢。

    见有钱拿终于明白过来,赶紧向王旭道谢,保证现在就去,明天就带人去找王旭。

    告别他俩王旭觉得这一片不用再找人了,带着李传宗俩人一起回住处看别的孩子的情况。

    临近天黑,所有人都回来了,问过之后,多的找了二三十个,少的有十来个。

    王旭盘算了一下,打算明天看看情况再说几万个铁炉按一个人卖一百个算也得四百个孩子呢,估计一个人还卖不了一百个,起码需要五百到八百孩子。

    第二天这些孩子一伙一伙的来了,王旭让李书通,张惠民他俩给他们按伙登基造册,告诉他们明天再来,他要培训一下。

    至于什么是培训他们不知道,反正从明天开始他们就有工钱了,找人的孩子还拿到了一个人五文钱的人头钱,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赵二郎和周大发俩人找人最多,找来了五十多个孩子!

    晚上一算账,孩子还不少,六百三十五个,王旭估计应该够用了,宣传工作可以开始了,预热两天,第三天开始负责售卖,需要把人都散出去,车队跟着孩子们一起,随卖随送货。

    交代好送货上门的人的注意卖货的事项,剩下的就看王旭的操作了。王旭已经想好了,宣传口号,明天培训一下那帮孩子就可以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