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崛起
繁体版

第19章顺利开张

    路线都规划好了,去北京的人一路由张惠民带领,一路李书通带领。

    张惠民走定兴一线,主要拉铁炉就行,煤不用拉太多,京西就有煤矿,去了提前采买,然后再卖,煤挣个工本费就行。

    至于营销嘛,王旭也已经想好了,花几文钱雇佣小孩子挨家挨户去宣传一下就行,每卖出一个,给他们提十文钱。你好我好大家好嘛。

    到了北京铁炉统一售卖四两五钱,蜂窝煤炉统一卖三两五钱,批发价降两钱到三钱不等,争取半个月卖完,这样还能回家过年数钱,完美!

    十月十八这天一切准备就绪,大部队出发,先出山区,到达曲阳境内,再分开走,由于人手不够村里十二岁以上的小伙子都得跟着去帮忙,王旭这个始作俑者也得跟着上路。

    曲阳,唐县,阜平,正定,定州的大车队被扫荡一空,两千七百多辆卖炉大车队伍,跟随李书通出发了。

    蜿蜒曲折的山路走了五十里,到达曲阳境内,再往东就是曲阳县城了,晚上是到不了了,只能夜宿灵山镇,因为大车店住不下,车队的人就点燃煤炭,披上羊皮挤在一起将就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张惠民分道向东北方向出发,带走了一千辆大车,他需要打前站,先到北京城寻找落脚点,购买煤炭。

    李书达带着五十辆大车向西南正定方向,分销铁炉,队伍自此一分为三。

    王旭随着李书通一路向东,走曲阳,定州,至保定一线,一路上虽然不能停留,王旭的眼睛可没停过,不断观察沿途的环境,来分析百姓的生活状况。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沿途低矮破旧的房子并不算太多,也无法与人交流,看了等于没看,临近傍晚的时候总算赶到定州城外。

    找了十来家大车店才算住下,晚上终于不用睡野地了。

    二十日五更天,吃过早饭,留下李书透和五十辆大车,队伍继续向东出发。

    临近午时天上下起了雪,一行人缩着脖子,加快了脚步。

    申时七刻(下午四点半多)总算到了保定城外。

    在城外大车店里接着住一宿,第二天李掌柜带着一百辆车进了保定城。

    这回就剩下李书通和王旭了,望着逐渐在地平线消失的保定古城墙,王旭心里有些难受,后世保定古城就剩下一座总督府和半截城墙。

    这里承载了他从大学到毕业之后三分之一的人生,现代化的生活王旭永远也享受不到了。

    “永别了,我的21世纪!”王旭在心里感叹了一句,转头不再看那再也看不到的保定古城了。

    此时的王旭信心爆棚,觉得自己一定能在大明王朝干出一番事业。

    下午终于赶到高阳县城,在城外找好大车店,安排好车队。

    吃过午饭,李书通带着王旭和五十多辆车进了高阳县城,在一家孙家车店的大车店落了脚。

    下午李书通带着王旭沿着高阳县的大街,寻找在外边玩的小孩。

    王旭兜里揣着饴糖,遇见普通人家的小孩就上前忽悠,“小哥,贵姓啊,来吃个糖,想挣钱吗?一天五文钱里!”

    ……

    经过家里大人的同意,不到两个小时,在王旭糖衣炮弹的忽悠下,六十多个孩子,加入了卖火炉大军。

    简单的培训了一下,王旭做好了第二天开张的准备。

    第二天情况果然不出王旭所料,一听说有好的取暖工具,城里的有钱人家都派人过来看了以后。

    兜里的钱那还能捂住吗?可不就进了王旭他们的腰包?

    王旭传授了使用方法,叮嘱每一个“上帝”一定要注意通风,千万别煤气中毒了。

    ……

    一天时间就卖了1000个铁炉,一百二十个蜂窝煤炉,十五车煤,四千二两银子!

    直到临近傍晚,李书通带着几十辆空车,回到了城外的大车店,看着满满一箱子白花花的银子。

    李书通乐的合不拢嘴:“照这速度,等到了京师,都不用卖完,卖上一大半都稳赚不赔了,这钱比走口容易啊,真好挣!哈哈~”

    ……

    又是一天半无聊的赶路,到达霸州,同样的法子,王旭又忽悠了几十个孩子,霸州买炉大业也开张了。

    一天时间,又是一千多铁炉,一百多蜂窝煤炉,二十车煤,银子又装了一箱,李书通信心倍增,恨不得马上飞到京师。

    一夜修整,接着上路,王旭可算是体验了一把行商的无聊,前几天的新鲜感一过,一点兴致都没有了。

    好在路程不算太远,都是短途赶路,经过固安县城,卖了一千铁炉之后,二十八日这天李书通王旭一行人终于到达了北京城外。

    张惠民已经提前安排好了落脚的地方,算着时间已经在城外等待了。

    看见李书通一行人终于赶过来了,急忙上前说道“妹夫,此行可算顺利?我已经找好了落脚处,煤炭价格也谈好了,我定了五十万斤,一共花六百五十两银子,就等你们来了咱们再去拉。”

    “哥,可顺利的紧呢,卖了三千多个铁炉,你那里呢?”李书通高兴的说。

    “我这边差一些才一千多,不过也不错了,剩下的这些,在京师应该能卖完。”闻言张惠民也开心的笑了起来

    “还有三万多个,京师人多应该是不愁卖,咱们这笔买卖做完三年不开张都行,哈哈~”李书通默算了一下,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

    情况果然不出王旭所料,沿途一路卖过来,一个县最多卖一千左右,剩下的就看北京城这一把了。

    北京城在元朝兴建,又因永乐大帝的修缮,迁都北京之后也有两百多年了,这么多年发展下来,北京城的人口已经百万。

    这么大的市场,就算有钱人没有那么多,取三成也够用了。

    想到这里王旭不由会心一笑,他这只小小的蝴蝶,翅膀扇动一下还是能有点成果的。

    看着张惠明和李书通两个人站在那里傻笑,也不见动一下,王旭提醒道“叔儿,大伯,咱们赶紧进城吧,晚上还要好好合计合计呢。”

    王旭一提醒,李书通张惠民俩人才回过神来。张惠民接着说“走,我在崇文门外定好了住的地方,咱们走广渠门进去,先歇下,明天准备准备,争取早点卖完回家过年。”

    说完拉着李书通往城里走去,看着规模如此大的车队,城门口的税吏可高兴坏了,晚上的酒钱有了啊。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交完进城税,张惠民从兜里掏出十两银子给税官:“官爷,过两天我们还有一些煤要拉回来,到时候行个方便?”

    把银子往兜里一揣,这个看门的税官陪着笑脸说道“张老爷您是做大买卖的,咱这看门狗,能挣几个钱,沾您的光,弟兄们半个月的酒钱有了,您到时候支会一声就行,有兄弟在,啥话都好说。”

    ……

    进城之后,王旭本来还是有些期待的,看了之后大失所望。

    沿街街道窄窄的,并不是很宽阔,还是黄土路,也就城墙和门口看着还算雄伟,见惯了后世的城市,王旭对这座古代首都的期待是一点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