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父与子的亦正亦邪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屠刀下迎春,大雪中断魂(上)

    “哥哥,快来呀,又有谁家的仆随来了。”

    “来的不是仆随,都是别家迟来的恩情。”卫琬在听到弟弟于门外大喊后蹑着不合脚的棉鞋跨过门槛,门外边厚厚的积雪又一次陷进了小腿,拔起来时鞋子就掉了。

    卫琏呆呆地望着越驶越近的一辆牛车没有注意到哥哥扑倒在了雪里,七八岁不饰粉琢的脸庞格外单纯,亦显得茫然而悲伤的神情十分通透。

    他在牛车停住后抱揖上前,躬道:“敬代家君致谢足下。”

    “祝愿足下安康顺遂。”卫琬赤着一双脚飞快赶到。

    “尊家君何在?”车内人隔着窗户问道。

    两兄弟对视一眼,到底是卫琬更为年长,能说出更周全的回答:“家君为翁翁置办寿衣去了。”

    车内人一时间没有去怀疑卫琬说的话,且把窗户推开又出于什么顾虑没有露出面目,待到再开口时,声音沉郁了许多:“正巧了,我所赠衣物或可长随尊家翁于地下。”

    “足下长安。”卫琬拉着弟弟跪在雪里以表达诚挚的感谢。

    牛车的御夫撒缰落地转而接过主人递出的竹盒,捧到俩孩子跟前打开了盖以便他们过眼——盒内是一袭大燕廷尉的官服,流光熠熠仿若河洛卫氏至今拥有的所有信仰。

    “您、您是中台的人么?”卫琏勇敢抱过竹盒猜想道。

    “尊家君......尊家翁无愧于本朝。”车内人在改口时掩过弱弱的哭腔,随后伸手窗外,两指夹着一块铜板。“拿去吧,这是德丰在尚书台判案时常用的物件。”

    卫琬把铜板托在掌心上,想是父亲消遣这天地良心的玩意儿,却又不能不联想到往日执法可将一切荡平的父亲就在京城疯窜似要寻回什么永远寻不回的东西。

    泪水突然滚烫的落在脸颊,卫琬攥紧铜板侧目于竹盒内依旧模样的印绶,瞬间泣不成声。

    “小叔把家里搜得一干二净,一支家翁与家君用过的笔都没有留下。”卫琏憋住肺燥奇痒的几声咳嗽,固执地盯着窗后质问道:“您是令君吗?官制之物一律管放中台,家翁已不在其位,本不能得此用品,您却可以罔视规定,权无二人。”

    “阿奴,从今往后,悲欢荣辱,皆在尔身。”只觉高处不胜寒的中台之主最终没有向两个孩子投下悲悯的目光,或许是怕见到从前的自己,仅仅一句掏心话便叫车夫走了。

    卫琏低头忍了很久直至泪水模糊了双眼,决然追在牛车之后就像要把世界抢走的都给追回来。他不管不顾的尖叫道:“中台为什么见死不救,为什么袖手旁观,为什么不帮帮我的翁翁,为什么不帮帮我的耶耶!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孩童撕心裂肺的声音总能惊动心怀挂念之人,他们的母亲杨氏及乔仪匆匆跑到门外得见卫琬撒丫子去追弟弟卫琏,杨氏见此情此景耳畔皆是小儿子方才的问话,不禁掩容拭泪。

    乔仪跨着大步子没几下就将卫琬和卫琏抓进怀中,竹盒无意掉在雪里,官衣还是蒙了尘。

    “那是阿谁,”乔仪把卫琏提溜起来用臂弯箍住,一颗心都要被孩子的小拳头打碎了,“怎么惹得琏儿这样。”

    卫琬跪下去把曾经属于翁翁的官衣搂得很紧,噎泪道:“不知阿谁,是我没照顾好弟弟。”

    “唉。”乔仪用另一条手臂要将卫琬拦腰抱起,卫琬慌忙把衣服和印绶抓在手里才由着乔仪把他们放到母亲面前。

    杨氏红着眼摸了摸他们的脸并没有说什么,因为这没有尽头的寒冷实难有话可以去安慰他们,去哄骗他们。

    乔仪轻轻拍掉孩子们身上的雪,对杨氏也很尊敬。“棺椁仆已经做好了,奠用之物收来收去的倒也不差,只是他们有胆偷偷送东西,没胆来吊丧罢了。”

    “却也感谢他们还给我们过冬的衣服,虽说不合身,到底比受冻强。”杨氏盯见卫琬脚丫子冻得发紫,心疼地责怪道:“怎么又把鞋丢在雪里了。”

    卫琬不敢被母亲发现的吸了吸鼻涕,抱着翁翁的衣服往母亲身上蹭,这种伤心还是他一个人承受不了的。

    杨氏险些再度落泪,指了指后房道:“快进去吧,烤烤火。”

    “是啊,快快快去吧。”乔仪推了推他们的后背,道:“鞋子嘛,叔叔替、替你找。阿琏歇一歇,一、一会儿给你煎药止咳。”

    “我没事,乔叔。”卫琏被哥哥牵着走还犟了一句。

    “这孩子,真要、要强。”乔仪抱臂笑了笑,听杨氏哽咽道:“在我过门时,卫毓同琬儿一般大小,性格却像琏儿是要强的,想不到会......会害他的大伯和兄长。”

    乔仪倏而自责不该说那话,补救道:“唉。夫人请、请也去暖和暖和。仆、仆去找尚书回、回来。”

    “有劳您了。”杨氏朝乔仪颔首表示谢意。

    而后正当乔仪披了斗篷准备出门,遥见雪片穿在枪尖上亮晶晶的,再一看人马势重乌压压的。

    “肏!”乔仪当即后退拴门,一边呼喊一边跑向杨氏母子:“夫人,从院后出,从院后出!”

    杨氏在房里烧好了热汤准备给卫琬洗脚,且听到了乔仪的呼喊,却没有惊慌。

    “夫人!”乔仪跑到门边心急自己口笨,挤出几个字道:“兵马来了,快走。”

    “您走吧。”杨氏蹲身弯下腰挽起了卫琬的下裳,道:“两个孩子不能丢下他们的耶耶、翁翁,我不能丢下我的丈夫。”

    她顿了顿,忽而用求生的眼神去询问卫琬和卫琏,在得知孩子们的心意后,温柔而坚定道:“卫氏子弟当为忠孝舍身,您不必劝了。”

    乔仪由而慨然道:“仆虽、虽拷刑残人之、之徒,亦愿并肩君子而、而下黄泉!”话音刚落,后院之外已有几匹马在嘶鸣,应是怕他们跑了特意来追堵的轻骑。随后没多久大门轰然被破开,闪亮的刀片映着铠甲和白雪。

    “杨巩二女杨琴何在,法曹拿人,其余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