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冼夫人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诛杀贪官

    圣母冼夫人心里纵然怒火中烧,义愤填膺,却强忍着心内波涛,脸上还是不动声色,默默点点头,淡然自若的微笑道:

    “难为赵总管有心,但老身年事已高,近年一直茹素,不吃任何荤腥,真是浪费了赵总管一番心意了。”

    既然圣母冼夫人说自己茹素,赵讷也不能强人之难,硬逼着人家吃他那些荤腥的八珍和人心汤。

    赵讷又殷勤的劝冯盎和张融吃补汤。

    冯盎平静道:“赵大人有所不知,祖母近年茹素,我等孙儿们陪祖母用膳,也都是茹素,不敢沾任何荤腥。”

    张融自然也是一样的说辞。

    冯盎和张融也只是陪圣母冼夫人一起,只略尝了些素菜。

    这三人倒是浪费了赵讷的一番苦心。

    席间,府上的乐舞班击钟起舞,那排场那气氛自然是十分阔气与隆重。

    赵讷殷勤地向冼夫人敬酒,口口声声歌颂圣母冼夫人的丰功伟绩,说她如何团结民族,如何好心为民,说到情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圣母冼夫人沉着应对,不动声色的看着表演得声情并茂的赵讷。

    饭后,圣母冼夫人言道总管府如此堂皇华丽,要参观参观长长见识。

    赵讷哪敢不从,赶紧媚笑躬身在前面引领圣母冼夫人参观炼丹房,虎豹室,珠宝阁,兵器库。

    圣母冼夫人一边观赏,一边频频点头,带着羡慕道总算是开眼界了。

    圣母冼夫人又要求去东大街观花灯,赵讷又急忙令人准备奢华马车出行。

    庞大的依仗队伍开出总管府,前后都有披坚执锐的卫士护驾,人数之多令圣母冼夫人惊诧。

    赵讷在前面开路,军马行动之声吓得来不及逃跑的百姓跪伏地上,连呼“万岁!万岁!”。

    而东大街正在看灯的百姓听到一声“赵总管驾到!”“呼啦”像见到猛虎一般,四处逃离。

    原本热闹繁荣的东大街,顿时变得空无一人,宛如空城。

    圣母冼夫人坐在马车上沉默不语,看着百姓们惊悚的逃离,细心留意着城中处处加固的军事设施,似乎为一触即发的作战方案做了准备。

    什么冼夫人假意游览番州后便告辞离开,赵讷备了整整八大箱厚礼,要谯国夫人带回去,说只是一点点心意。

    圣母冼夫人推辞不要,还要让冯盎打开看看是何物。赵讷却说只是一点土特产,让冼夫人千万不要嫌弃。

    圣母冼夫人见是土特产,便也不再推辞,把赵讷那些赃物带走。

    赵讷见圣母冼夫人终于带走那些厚礼,看着夫人一行离开的背影,终于放下一直紧吊的心,安枕无忧。

    圣母冼夫人回到幕府,当着所有幕僚的面打开箱子。

    箱盖打开,顿时光芒四射,八大箱子,都是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熠熠生辉。

    这还是赵讷的九牛一毛。

    圣母冼夫人此行,通过明察暗访,大量掌握了赵讷贪赃枉法的确凿证据。

    如何处置赵讷,成了谯国夫人幕府内争论激烈的问题。

    高州刺史冯盎认为赵讷的桩桩罪行,铁证如山,应立刻扣押赵讷,抄没赵讷财产。

    长史张融认为赵讷权势滔天,敢如此张狂,其应与朝廷要员有勾连,应扩大调查,将其党羽连根拔起。

    圣母冼夫人对如何处置赵讷罪行,也十分沉重。她越是看清赵讷罪行,越觉得棘手。

    她去番州前,还只是听到张融回来禀报的片面之词,还心存疑惑,待自己亲去番州亲眼目睹,不得不相信赵讷竟敢如此无法无天。

    尤其是为了进补,竟敢活剖人心炖吃,那可真是天怒人怨!

    像这样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无法无天的贪官恶霸不杀头何以平民愤,何以还百姓一个清明的朗朗乾坤。

    她对赵讷确实是可以先斩后奏,但赵讷老谋深算,番州防卫森严,如何能兵不血刃就将其逮捕?

    倘若动用武力,番州城固若金汤,炮火所至必会伤及无辜百姓。

    该如何处置?

    此事上关朝廷,下关俚汉两族关系以及百姓性命。

    猛然,圣母冼夫人灵光一闪,眼前一亮:何不参他一本,让圣上治罪于他?铁证如山,必然能将赵讷绳之以法。

    圣母冼夫人当即令长史张融草拟奏章,上书朝廷,历陈赵讷罪状,并把赵讷送给自己的那些赃物带去朝堂。

    同时,向皇上提出安抚逃亡百姓和进一步治理岭南的具体建议。

    隋文帝接到冼夫人的上书以及赵讷那些赃物后,对赵讷罪行,痛心疾首,恨自己不该委派那样的人做番州总管。

    随即立刻下旨令圣母冼夫人亲自查办赵讷。

    圣母冼夫人有了朝廷下来的圣旨,一边光明正大的奉旨前往番州查办赵讷,一边慎防他狗急跳墙,也命孙儿冯盎重兵至番州。

    赵讷见冯盎兵临城下,圣母冼夫人手上的凤凰金鞭,就能降龙伏魔,更何况她还有皇上的圣旨,自知负隅顽抗也是徒劳无功。

    圣母冼夫人彻查了赵讷的枉法行为,追出了大批赃物。

    在大量的铁证面前,朝廷将赵讷伏法,处以极刑。

    与此同时,隋文帝又降御书,委任谯国夫人为朝廷特使,抚慰各州逃亡在外的百姓。

    隋文帝有感圣母冼夫人的丰功伟绩,还听说了她出生百鸟朝凤的传说,怕她巡视岭南舟车劳顿,特赐她雕琢了凤凰的车驾。

    圣母冼夫人接到皇上的御书赏赐的凤驾,深感此行非同一般,责任重大。

    她不顾已达九旬高龄的身躯,坐上凤驾载上御书,奉御命巡视岭南十余州。

    她向逃亡在外对朝廷充满怨恨的百姓宣述上意,谕诸俚獠,所至皆降。

    她开导百姓要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民族和睦团结,不要搞分裂,要众志成城,华夏一统,万众归心,外邦才不敢侵犯,应该重返家园,建居乐业。

    各州民众对朝廷特使圣母冼夫人不辞劳苦的安抚开导,十分感动,一致表示要听从圣母冼夫人的劝导,要以国家利益,民族团结为重,忠心归附朝廷。

    圣母冼夫人巡视岭南各州的行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她站在百姓的角度,说出了民众的苦楚,既为百姓除了一大害,更为隋朝廷缓和了与岭南百越民族的矛盾,稳定了隋政权在岭南的统治,使岭南地区保持了较为安定的社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