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子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劝说李斯

    咸阳城。

    今日李斯当堂怒斥赵高,直谏二世胡亥。

    二世胡亥因先帝驾崩,与李斯、赵高二人伪造诏令,自己称帝,担心事情被李斯泄露,所以并没有处罚李斯,只是斥责了他,将他赶回家中。

    要说当日始皇驾崩,身旁陪侍的就三人:胡亥、赵高、李斯。

    李斯本应顺应始皇遗诏,立公子扶苏为帝,但受到赵高威胁,以及心中对权力的渴望,他最终同意了赵高的提议,修改了诏令。

    在他的本意中,立胡亥为帝,而非公子扶苏,就可以防止儒家崛起。

    同时始皇幼子胡亥容易控制,他想用法家之法限制帝权。始皇威严,他不敢,儒家子弟早已失去孔夫子本意,只得皮毛,惯会严待人宽待己!

    只是当下诏赐死公子扶苏时,李斯没有同意,便被胡亥排斥在外。

    又有赵高借此降罪给与公子扶苏亲密的蒙氏,且赵高与蒙氏有仇怨恨,又会奉迎媚上,所以深得二世胡亥信任。

    “陛下,那李斯恐有不臣之心啊!”赵高伏在胡亥面前,声泪俱下。

    “老师,何出此言?”胡亥躺在帝塌之上,慵懒地问道。衣衫凌乱,享受着随侍宫女递来的温酒,轻轻煽动的微风,累得她们大汗淋漓。

    大殿上宽大宏伟,三九天气,却有些热了,完全没有始皇当年的勤俭,靡费不知多少才能让整个咸阳王宫暖如春。

    “那李斯当日并不愿立陛下,若非当日我等威逼,他恐怕……”

    “哼!他敢……”

    “奴,万死!”

    赵高匍匐在地,磕头如捣蒜,停顿片刻,继而说道:

    “奴恐李斯借泗水之乱,欲以此立新帝,而今法家势大,遍布国中上下,李斯登高一呼,万人景从啊!”

    “这李斯该死!”

    ……

    二世胡亥本就不容李斯整日说教自己,限制自己享乐,心中渐渐有了杀意,便默许了赵高的意思。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今日除去李斯,咸阳城中再无与赵高相持之人,恐怕将来谋反的就是赵高了。

    这也为他被咸阳令阎乐与赵高逼死,埋下了引子。

    李斯府邸

    “家主,门外有客来访!”

    “什么人?”

    “说是会稽来的。”

    “请他进来。”

    李斯暗暗想到,难道是殷通?如今在会稽就有他是法家中人,其他派去的各地法家门徒大多被当地氏族害死了。

    就连县令也是如此,索性他们也不在派出,任由各地氏族把持,数年来他们已经消耗不起了。

    他们都是有理想的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各地宣扬秦律,可惜回报太少,除却咸阳周边,秦国旧地,其他地方,他们只能凭借大义占据郡城周围而已。

    不然,始皇何故多次出巡,不就是宣扬国势,借机试探各地氏族吗?

    带上李斯,也就是为了以势压人,让秦律通行全国,没有刀子在手上,那些占据得利地位的氏族,又怎会低头俯首!

    “拜见法家李公。”

    来人正是陆伤,虽然心中叫他保住自己为主,但是他依然只身来到了李斯面前,家主如此信任,他怎么能不用命!

    “你是?”

    “在下是谁,暂时不可告诉李公,但李公大难临头,我奉家主之令,为救李公全家而来!”

    “呵呵~藏头露尾的鼠辈,还敢妄言。”李斯今日已经猜到了,自己不容于胡亥眼中,尤其是赵高,必定不会轻饶自己。

    “李公恐怕已经知晓了吧。只是在欺骗自己,亦或者不相信我。”

    如今的咸阳城中,四处漏风,朝中发生了什么事,还未下朝,外面的有心人就可以得知,事无巨细,无所遗漏。

    陆伤自然是姚楚告诉他大概会如何,什么时候去劝说李斯最好,甚至连李斯下狱了,也有相应的对策。

    今日陆伤得知李斯果真在朝堂怒斥赵高后,被二世赶出,深深震撼了家主的预测,让陆伤仿佛回到做生意的时候,听从项曾的,总能诸事顺利!

    “鼠辈尔,如何信你?”

    李斯没有否定,只是想刺激出幕后的人。

    “李公不必探寻,吾之家主让我告诉李公,殷通已经死了,会稽被项梁叔侄占领,天下各地早已有各国遗族造反,只是咸阳城中还在歌舞升平罢了!”

    “什么?”

    由于赵高压下了各地谋反的声音,以及人口流动太少,李斯仅仅是知晓各地谋反,这是他意料中的。

    始皇殡天,六国肯定会出来捣乱,但是没想到这么严重了,连郡城都已经开始失守,那他听闻闹得最大的陈胜吴广二人,又是什么一番光景!

    “恐怕您不知晓,如今,张楚,也就是陈胜吴广二人已经占据数郡之地,淮阳已下,马上就要兵分两路攻打到南阳和荥阳了!”

    “这……”李斯从未想到,现在的形式已经如此严峻。

    “吾之家主,欲以法治天下,望李公随我离去,匡扶天下!”

    “哼!你走吧!我明日告老还乡,不在掺与,便饶过你一回。”

    李斯似气似恼,好像失去了全身的力气,挥挥手道。

    “李公,明日不可去啊!”陆伤想到项曾的交代,继续说道:

    “若明日李公上朝辞官,公,麾下之人不再凝聚,公必被下狱问死!”

    “来人!赶出去!”

    李斯虽然猜到了,但是他依然抱着意思期许,希望二世胡亥没有那么昏聩。

    ……

    会稽境内

    项羽带着三百士卒刚刚出发数日,便遇到好友龙且,带着三百青壮来投,虽然没有甲胄和只有简陋的武器。

    但是项羽依然十分高兴,三百铁甲士卒便可攻破东郡,何况又多出三百青壮,他大笑拍着龙且道:

    “我果然没看错你!哈哈哈!”

    哒哒哒哒哒哒~

    随着马蹄声响起,项羽眼前很快出现五百铁骑,他看着熟悉的人影,一眼看出这是项曾手下的陆丙。

    “项羽,在此多谢陆将军前来相助。”

    虽然陆丙害得他被项梁斥责,但是他不会迁怒陆丙,尤其是他眼馋陆丙手下的骑兵,以及陆丙身上的铁甲!

    龙且看着对方的旗帜有些奇怪,这和如今的旗帜大多不同,而且颜色是如此鲜艳的红色,还绣着金色的日月图案。

    “项公子可不要误会,我陆丙奉家主之令,携大明军护送你们前往东郡,顺便剿灭沿路匪徒而已。”

    陆丙耿直地解释道。

    “你……”

    可惜这对于项羽来说就是侮辱!

    “大明军!”陆丙大喊。

    “日月普照,皆为中华”士卒齐声大喊着回应。

    “出发!”

    “是!”

    这都是项曾教的,有时候,一句口号可以很好的凝聚军心,就像秦军的‘与子同袍……’一样!

    看着远去的骑兵,项羽又恨又嫉妒!

    “羽兄,不知这大明军是……?”龙且问道。

    “是我那在吴县的逆子,项曾的麾下。”项羽咬牙回应道。

    龙且自然知晓项羽好陆瑶的事情,毕竟他还和项羽一起去过虞氏家中,自然听到项羽提及过。

    也就知晓项羽对陆瑶以及陆氏的怨愤。

    只是,龙且一来便看到了项羽穿着的铁甲和军中的铁甲,都和陆丙带来的骑卒所着的甲胄一般无二,只是手中的武器不一样罢了。

    “羽兄,其实这……”

    “你不必劝我,我与那逆子不可能的!”项羽看出了龙且的意思,拒绝道,项曾如此折辱自己,自己怎么会原谅他。

    哒哒哒哒哒

    陆丙军中折回一骑,对着项羽拱手道:

    “千户命我告知项公子,希望项公子治军严明,若途中让吾等知晓项公子麾下士卒,劫掠百姓,那就不要怪我军刀锋相向了!”

    说罢,骑卒调转马头,急驰而去。

    “欺人太甚!”项羽看着带起烟尘离去的骑兵,满眼通红!

    “这……”龙且也无话可说,看来自己刚才真的不应该劝慰项羽。

    其实这和项曾根本就没有关系,不过也有一定的关系,项曾命令陆丙剿灭沿途的恶霸、匪贼。

    陆丙是家奴出身,又知晓兵过如篦,所以就警告了项羽,他可不是章离,会估计项羽的颜面。

    ……

    吴县北郊

    越来越繁华的工坊周围,渐渐有了城池的模样,虽然项曾还没有筑建城墙,但是已经开始规划主路和排水了。

    “小姨,再来一块儿!”

    把内务交给陆漮的项曾,总算有时间休息,在后院陪着母亲和外祖母。

    “玉儿!”陆瑶瞪了一眼项曾,对项曾的模样深以为耻。

    项曾这时候可不怕她了,有外祖母做靠山,陆瑶可不敢动他,加上带兵练出的大嗓门,就算陆瑶避着自己的母亲,项曾一声大喊,阖府上下都能听到。

    “好玉儿,你就把你的马借我骑一下嘛!”陆琰低声下气地说道。

    也不理姐姐陆瑶,因为她告过状了,让本来有机会得手的事情,变成了现在这赔笑侍女的角色,来哄项曾。

    “啊~”项曾没有说话,张着嘴示意。

    陆琰赶紧喂他果干,项曾吃着果干,抖动着翘着的二郎腿,心不在焉地说道:

    “借你我的马是不行滴!”

    看着马上要变脸的陆琰,继而改口道:

    “不过重新送你一匹马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