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子
繁体版

第六章 括军准备

    三日后

    项曾带着陆丙来到了原来那一片荒地,这里已经变成了一间间工坊,一座座大瓦房,经过一上午,他巡视完了自己‘领地’。

    看着眼前的工坊,四周都有年轻小伙子来回巡查,尤其是最里面的铸钢坊,修建在山腹之下,外观如同一个巨大的窑厂。

    在铸钢坊旁边,是砖瓦窑;只是严密地间隔开了,用了几座仓库间隔和三层人员监视,外层是年老的长者看管,其后是残疾的中年家奴,最后是军事训练过的年轻小伙。

    就是项曾出入其中,都需要相应的令牌,一种严密加工的铜制长条,拼起来严丝合缝,上面篆刻着简体字密语。

    “家主。”

    里面的主管人—章丘看到项曾,立马过来迎接,其他人都在进行手中的工作,目不斜视。

    这亦是项曾严格交代的,无论是谁来,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只管手中的工作。

    除此之外,若要调动任何东西或人都需相应等级的令牌。

    章丘:学得很快的窑工,被调到铸钢坊,儿子章离在军事小队中选了章姓,所以他也就姓章,这…算不算是父随子姓???

    章离,现在正在南郡和那些氏族转圜,二十岁出头,很是能干、是陆伤的副手;他的父亲技术是排头,所以就章丘也被项曾提拔做了主管,算是收买人心吧。

    项曾看着眼前小小的铸钢坊,因为他没敢建高炉。

    主要也是项曾自己不太记得怎么建造,只是记得仿佛在哪里见过,若是建的话,一两年可能弄不好!

    而且自己买到的都是铁锭,所以用的是坩埚法,相对更加方便快速,只是这质量有些浮动,产量也不大,也刚好适合,因为自己收到的铁锭不多。

    “今天如何?”

    项曾照常询问,这里是他三年来呆得的最多的地方。

    “回禀家主,一切照常,没有人受伤,也没有坏料。”

    章丘递过纸质记录本,虽然纸张没有拿出去卖,但是他们自己在重要的地方都是使用纸张的。

    章丘也记得:自己当初不顾危险,想要救回一锅钢水,被家主狠狠鞭笞了一顿,在床上躺了三天,家主还因此来探望了自己…

    所以他十分感激,随后汇报的时候,都是先汇报伤亡,这是家主要求放在第一位的,反而价值百金的钢水不会被过于重视。

    其实不是项曾有这么宽广的胸怀,只是自己现在损失不起人,更何况这些有技术的班底,钱可以再赚,人没了的损失更大。

    这却让在工坊工作的人们感激涕零,认为是项曾重视他们。

    “嗯,模具都做好了吧?”

    “做好了,已经阴干了。”

    “今天就开始铸甲兵吧,分出一半的人。至于……我明天亲自来吧。”

    章丘身体一抖,家主是已经准备好了吗?他知道家主这等同于谋反,这是死罪,可是他又愿意追随,可能是因为这三年的生活,是他们过过最好的日子。

    项曾低头思考着离开了,为明天的铸造,我已经准备了两年,但是机会只有一次,明天不成功的话,自己只能够暂时放弃了。

    没错!自己准备筑铜炮,就一门!需要的这几百斤铜料,是自己两百军事小队想方设法得到的。

    一开始自己只是是打算用来铸币的,最后自己看到了做火药的硫磺,就想到了大炮,既然知晓怎么做,那自己没理由不用。

    虽然铜料可以重复使用,但是提炼就要半月。

    更何况这泥模,就花费了自己数月时间,以防万一,自己亲手施为,即使兵败,凭借这个,自己也有再起之本。

    如若明日不成功,剩下的时间自己就不值得浪费在这个上面,何况不能保证再一次就能够成功。

    若成功,那自己以后攻城略地再无阻拦!

    不要说什么提前了热武器!

    火器在六百年后的大唐就有了使用,火炮火枪什么的也在一千年后的大宋就有了,只是随着蒙元的铁蹄传到了西方。

    大明中前期依然是领先世界,即使是清初、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国内的炼钢技术依然超前。

    自己瞒着外祖父陆漮,收集铜铁,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或许也减少了不少麻烦。

    明面上,自己根本没钱买物资,都是自己暗中贩卖琉璃换来的。

    虽然自己拥有最多的琉璃,但是家中却没有一件;人生不是每次都有重来,我还不敢冒险,若是暴露,自己这块大肥肉绝对连渣都不会剩下,终将淹没在氏家大族手中。

    离陈胜吴广起义就半年时间了,看来自己要招募更多的人口,挑选更多的兵卒,以那批两百人为骨干,扩军六千,应该就足够自保了!

    项曾打算六千人中,一千精英作为探子,一千作为骑兵,四千步兵。

    步兵中一千重甲,虽然自己也想要更多重甲兵,但是铁料不足以支撑他,装备更多的重甲兵。

    三千步兵甚至连甲胄,都要以竹甲为主,防御更多的是倚靠木盾牌

    因为炼钢技术的先进,自己也不用担心兵器的损坏,只要不是丢盔弃甲的大败,那么相信自己军中的损耗,绝对会很少!

    自己的铁甲仿的明光铠,加入了不少后世的改进意见,由于材料更好,铠甲可以更薄,防御却也更强了。

    其实对于项曾来说,制造并不算难事,更困难的是收集材料:

    皮甲,以牛皮最佳。

    没想到,到了我这里,连猪皮羊皮都不放过,牛皮都只做绳子。防护用的皮甲,基本上都是羊皮甚至猪皮。

    牛皮:制甲必备物资,管控过于严格,据说每头牛宰杀都要有官衙的人在场。

    为此自己还从辽东地区坐海船与东胡交易,当然用的还是不值钱的琉璃,换来了马匹以及各种皮革。

    牛角、牛筋、鱼胶这些就不细说了,若非沿海,以及和东胡交易,恐怕自己一千兵士的装备都难以凑齐。

    木材,可以做弓箭的木材可是严格管控的,陆伤将其固定在运粮的船底,才偷运到吴县境内,大多都已经阴干两年了。

    项曾最终决定还是以制弩为主,毕竟弓箭手难以培训,大秦当初可就是靠秦弩,才战无不胜的!

    竹子,这个比较容易,所以资源匮乏的项曾,打算用它来制竹甲,这时候带甲兵士极少,刀枪也不是那么锋利,相信竹甲已经是足够保命的甲胄了。

    至于铜铁,实在难得!铁料只做重甲、箭头、枪头。

    长刀采用环首刀,仅仅两千柄给骑兵、探子和重甲兵,其他人用的都是长矛。

    此时,沿海的某个山谷里面,堆积这大量物资。

    只有一百人分散四周看守,他们没有着铁甲,二十贴身穿着皮甲,手中拿一柄精钢环首刀,腰间还别着一把精钢匕首,潜伏在各处。

    项曾回到家中,对陆丙吩咐道:

    “去找我外翁,请他老人家放出消息,我要招人;记得说要让会稽世人皆知。”

    “是,家主!”

    项曾担心陆漮以为自己招的人少,会让陆氏消化自己需要的人口,反而不散播出去,才刻意交代了一句。

    所谓的世人皆知,不过是让世家大族都知晓罢了。

    “玉儿,过来。”

    项曾才走到大堂门口,就被自己母亲叫住了。

    “母亲。”

    项曾低眉顺眼的迎上去,主要是他有些心虚,这三年自己常常不在家,事情太多有些忽略了这个孤独的母亲。

    “你今天又去哪儿撒欢儿了?”

    本来有些嗔怒的口气,配上陆瑶那银铃一般的声音,反而有些娇憨。

    项曾抬起眼皮,偷偷瞅了一眼陆瑶,闭着嘴不说话。虽然陆瑶平时不凶,但是项曾成熟的心智告诉他要尊敬这个心里年龄比自己还要小的女子。

    “瞅什么?”

    陆瑶也是气笑了。

    看着八岁的儿子都到自己下颌那么高了,虽然平时在自己眼前很听话,只要背开了自己,就完全不记得了自己的叮嘱。

    “没什么,娘亲好看!”

    “油嘴滑舌,你这一天天的!要是在外面对人家小娘子这么说,当心被人抽你。”

    项曾很少陪母亲陆瑶,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会逗陆瑶高兴;为此他从适得其反的直男,变成了一个会花言巧语哄女孩子的‘小’高手。

    事实证明,直男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的,只要你把打游戏的心思拿出来绝对够了。

    那一世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陪女朋友,工作回来,被像牛马一样使唤了一天的项曾,只想消遣一下时间,又怎么会哄她,何况俩人身在异地,所以总会沉默冷战。

    直到那么一天,她说不想在忍了,项曾还是继续沉默,最后爱情就在沉默中湮灭了。

    过了不久,项曾发现自己的身体不的不对劲,他瞒着所有人,愈加自闭,内心疯狂了半年,便迷迷糊糊的来到了这里。

    算了,项曾想想,或许这时候的人们都比较朴实吧;也或者是这个时候,自己可以有一个还算轻松的生活。

    虽然自己都很忙,但是这是自己想要做的事,还没有谁去瞎指挥,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规定和人给自己捣乱吧!

    自己的年龄,加起来都有三十多岁了吧!可是有的时候,项曾总是不大确定自己到底多大了!

    面对自己手下的家奴,和那些素未谋面的氏族时,仿佛已经是四五十岁了,老奸巨猾!

    可一回到家,自己总感觉自己是个小孩子,总想着倚靠在母亲怀里,似乎那里能够躲避所有的风雨。

    “娘亲,明天我们去打猎吧,就当出去游玩了。”项曾忽然抬头说道。

    “怎么会想着去打猎,你现在还小,太危险了。”陆瑶有些不放心。

    可她怎么知道,间接死在她这小儿子手中已经有多少人了!在项曾手下人外出跑商之前,项曾让这群小伙子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