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是一座囚笼
繁体版

第二章 黑匣子

    偌大的会议室内坐满了学者专家,这是例行举行的光帆计划听证会。

    谷毓淑安静的坐在一旁,不想引人注意。

    但光从穿着上来说她已经很引人注意了,在场的个个西装革履,唯有她身着一身白大褂,一下子尤为显眼。

    她似乎只有这么一套衣服,工作开会都是这么穿。

    人满为患的会议室,却鸦雀无声,众人的沮丧都写在了脸上。

    坐在最中央的航天局局长首先打破了沉默:“这次发射失败,我知道大家都很痛心。”

    “但别沮丧,哪有一开始就成功的,航天从无到有,经历过多少次失败,我们也沮丧过绝望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

    “被打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再站起来的勇气。”

    “众人抬起了头,局长继续说:“都别心理负担,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嘛!”

    “今天只是一场例行例会大家畅所欲言,别有思想包袱。”

    一个花白头发的瘦小老头见状开口道:“既然赵局让我们畅所欲言,我有一点点个人的想法。”

    老者名为李哲泰,是经济学和社会学双博士。

    “李老,你请说。”局长露出微笑。

    “探索比邻星,寻找第二个地球我是十分赞成的,只是现在去做为时过早。

    “以我国力来说太勉为其难。就算能成功,收效也甚微。简单的说高投资,高风险,低收入。

    “相信每个人都在关注一个月前川南大地震,目前受灾人民还在住帐篷,啃压缩食物。

    “想想昨天的火箭发射失败,短短的几秒几十个亿就没了啊。”李教授一脸惋惜。

    “我并不认同这个想法。”一名学者起身道。

    “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卫星,那时无论是经济状况和国际形势都比现在更加严峻。

    “但他们排除一些困难做了,而且做的很好。看看那时的人们目光是多么的超前。”

    此话一出,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局长开口道:“不要再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探讨,这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问题。”

    然后目光看向谷毓淑,此时她在回想火箭点火、升空、发动机熄火、燃料仓爆炸、火箭坠落的种种细节。

    “小谷,说说你的想法。”

    谷毓淑回过神来说:“火箭发射失败是我的责任。”

    “这不是在找谁的责任,我要的是你找出问题的所在,并解决它。”局长表情严肃。

    “是。”谷毓淑点了点头。

    这些天来,谷毓淑和她的团队几乎没合过眼。

    他们仔仔细细核对火箭试点火时和火箭发射前检查的信息,在发射前一切信息均为正常。

    发动机机没问题。

    燃料没问题。

    燃料仓没问题。

    网络终端无异常。

    想要查明真相最直接最有用的方法只有—找到黑匣子。

    黑匣子记录了火箭的网络终端指令、飞行时间、速度、高度、倾斜度、发动机、燃料仓及温度等等。

    当火箭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只要找到匣子,从中读出记录的各种数据,就能帮助技术人员分析火箭出现故障或坠毁的原因。

    为了减轻重量以节约火箭燃料,黑匣子被尽量压缩的很小,只有半块砖头那么大。火箭上装有两个同一型号的黑匣子,两个互备份。

    然而打捞队夜以继日地将黑匣子可以坠落的海域打捞了个遍,也没找到半个黑匣子。

    打捞船随着海浪能浮动着,天边黑云压境。空气中弥漫着海腥味,直冲鼻腔。

    一群群海欧在空中盘旋,发出“欧欧”的鸣叫,似乎在对夹板上累的精疲力尽的打捞员叫嚣:“给点薯条—!给点薯条—!”

    身着潜水服的打捞员们,或趴着或躺着或坐着背靠栏杆,他们身上的海水或滴或流,与甲板上的一滩滩海水汇聚。

    谷毓淑站在他们一旁甲板上,注视着海面,她依旧是那身白大褂,依旧一脸冷漠。

    “噗—”最后一后打捞员漂出了海面,他也就是这支打捞队的队长。

    队员们将队长拉上甲板,队长摘下氧气罩朝谷毓淑摇了摇头。

    “再试一次。”谷毓淑冷冷地说。

    队长望了一眼天边压境的黑云开口道:“暴风雨就来了。谷总,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再试一次。”谷毓淑嘴唇微弹吐出几个字。

    “试个屁啊,海底都被我们翻了一个底朝天,黑匣子毛都没见着。没有就是没有,再试几次都是一个样。”一名大胡子打涝员懊恼叫道。

    谷毓淑依旧面无表情,淡淡地说:“把潜水服给我。”

    “不行,你别看现在海面上风平浪静的,海里可是波涛汹涌。你这种业余的下去就是送死。”队长坚决反对。

    沉默了一会,队长伸出一根手指望向谷毓淑:“最后一次,我去。”

    “队长,还是我去吧。”一名队员爬了起来,其他队员纷纷站起。

    “你们搞什么啊,这是冲锋陷阵吗?搞得像是我一去不回似的。”

    队长迅速穿好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戴上氧气罩,一个背翻入水。

    队长刚下水没多久,忽然刮起了大风,卷起的大浪重重的拍在打捞船上,海水涌上甲板。

    更加不幸的是他们已经被黑云笼罩,指头般大的雨滴打在甲板上,打在他们的身上。

    雨下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狂风越来越猛烈。若不是他们死死抓住栏杆,必然会被卷进海里。

    队员们焦灼的盯着翻滚海面,不断呼叫队长,但没有任何回应,他们与队长的通讯中断了。

    暴风雨持续了半个小时才停止,风停了,浪也平了。众人精疲力尽瘫软甲板上。

    己经有半个小时没联系上队长,他们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噗呲—”有水花溅起的声音,众人寻声而去,只见一个脑袋从水面上浮了出来—是队长。

    众人忙将队长拖上甲板,队长刚上甲板将体力不支地倒下,队员赶忙摘下氧气瓶和氧气罩。

    队长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缓了好一会才缓过来。

    用劫后余生颇为轻松的语气说:“好家伙,海底一下变得浑浊不堪,巨浪将我甩来甩去,就像在扔一个小鸡仔似的。然后我就撞到珊瑚礁了。通讯设备坏了,两个氧气瓶破了一个,我想完了今天是要交代在这里了,但我突然想到你们这群小崽子还欠我钱呢…………”

    队员们也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说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挂了我就继承你的花呗之类的。

    谷毓淑默默走到队长的身前满脸歉意地说:“对不起!”

    “要怪就怪天空不作美吧。”队长满不在乎地挤出笑容。

    打捞船靠岸时,已是傍晚。

    谷毓淑拖着湿露露疲惫不堪身体,失望而归。

    第二天她就患上了重感冒,接下来几天都不是什么好天气,不是台风就是暴风雨。

    打捞船无法出海,她很清楚多拖一秒,找到黑匣子的希望就会减少一分。

    然而谁都没想到黑匣子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台风和暴风雨已经持续了一周,今天终于放睛,对于钓鱼佬来说这简直是老天大慈大悲开恩。

    老张头作为资深的钓鱼佬,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天气,海里的石九公正盼着他的钩子呢。这糟糕的一周快把老张头给憋坏了,正所谓一天不钓鱼浑身难受、骚痒难耐!何况是七天呢?

    老张头早早找到了一个好钓点,坐上折叠椅就好似坐上了龙椅,安坐如泰山。不出意外的话,今天的一天惬意时光就将洒在海里。

    打窝—挂饵—抛竿—静坐,一气呵成。

    “咦—有口了—这么快?”老张头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看来是开门红啊,这是一个好兆头。

    慢慢收线—与鱼较力,鱼竿被压弯了,鱼线紧绷。

    凭感觉来说,这是条大鱼。可为什么它不挣扎呢?难道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就放弃了生的希望?

    鱼线越收越紧,鱼冒出了头。

    “干—!白忙活功夫了。”老张头大失所望,钓上来的不是鱼,而是一个长方形的金属。

    “这是什么玩意?像一块砖似的。”老张头捡起来一旁的木棒戳了戳。

    “怎么什么东西都往海里扔,大海是垃圾场吗?”

    “等等,这玩意不会有辐射吧?”老张头一下子蹦有三米远。

    “这究竟是什么玩意?不知道废品,还是收集情报的间谍装置?算了,还是让有关部门来处理吧!”

    想着,他掏出了手机。

    “说不定能获得优秀市民称号和500块钱奖金呢!”

    真是应了那句话—钓鱼佬除了鱼,什么都能钓到。

    黑匣子很快被送到了航天基地,解密组快马加鞭地开展工作。

    谷毓淑拖着患上重感冒的身子守在一旁,她身上裹着毯子,手中握着一杯开水。

    这让解密组的人很不爽,且说她帮不上什么忙,主要是她的感冒传给他们,工作谁来做。但是谁让她是领导呢,他们啊有怨不敢诉。

    解密组加班加点地对黑匣子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解读,最终得到一个惊人发现。

    后羿七号没有出现任何故障,而是收到了网络控制终端的发动机熄火指令!

    指令是谁发出的?为什么网络控制终端没有指令的记录?

    拥有权限进入网络终端的只有谷毓淑一人,火箭发射时他们就待在一起,谷毓淑一没有动机,二没作案条件。

    解密组很快得出结论,这是一起黑客入侵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