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骄阳,人间理想
繁体版

第五章 痛苦使人伟大

    她妈走后,陈骄阳烦死了。

    她一会儿躺在床上,一会儿刷手机,一会儿又烦躁地坐在书桌前,手里哗啦哗啦地翻着书。

    她的内心翻江倒海——好不容易决定了要读研,真要放弃了?要放弃吗?

    啊!!!!!!

    烦死了!!!!

    看她妈那个架势,是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

    怎么办?怎么办?

    陈骄阳纠结得要死。

    其实,对于考研,陈骄阳也是考虑了很久才决定的。

    人活着,到底怎么样才算成功?怎么样才算活得有价值?

    这个问题,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困扰着陈骄阳。

    那个时候陈骄阳很迷茫,不知道大学应该怎么过,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陈骄阳心里很慌。她只能尽可能地参加更多的活动,让自己忙起来。

    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活动参加多了也就知道大学该怎么过了吧?

    陈骄阳可能比较愚笨,直到大二下学期的那个夏天,她才突然茅塞顿开。

    那天的阳光,终身让她铭记。

    那么暖,那么厚,是能托起生命重量的样子。

    沐浴在这样的阳光下,陈骄阳舒服地眯起了眼。半晌,她才又睁开眼,往楼下不远处的林荫路上看去,郁郁葱葱的林荫路上,时不时走过三三两两的学生。她突然想到,如果自己正在路边走着,这时突然冲出来一辆大卡车,一下把她撞飞到半空中,在落地之前,自己活成什么样子才能安心闭眼?

    想了许久,她告诉自己——我希望我肉体湮灭的时候,灵魂和思想还能流传下去。

    这是不是也算一种不朽?

    还记得社会学的教授曾经问大家一个问题:知道你爷爷的爷爷叫什么名字的,请举手。

    全班没有一个知道。

    他说,而提起马克斯韦伯,你们却都知道,这就是一个人的超我价值。

    纵观历史长河,古往今来,能被人们所铭记的那些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等等,从职业角度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从政、从商、从军、从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陈骄阳把头三个直接划去了,实在是没有根基也没有天赋,那就只能从文了。

    仔细想想,如果能做一个文字记录者,把自己这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丰富一下这个时代的剪影,那也很了不起了。

    她甚至想象或许数百年乃至千年之后,人类真的变成了科幻片里那样,都在太空舱里生活,人类早已解锁了生命密码,一生下来便可以衣食无忧,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翻看千百年前的古人类留下的只言片语,就像今天的考古学家所做的那样,那时候或许只是今天自己无意中留下的文字又将是多么宝贵!想想都觉得好激动!好像自己真的能流传千年了一样!

    从那时起,陈骄阳作为一个渺小的人类个体,就开始朝着这个伟大的目标前进了!

    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提升文笔。既然想永垂不朽的流传下去,那必须得是千锤百炼过的文字,不能拖时代后腿啊!于是,陈骄阳报名参加了校报记者团,每天勤奋码字,努力发表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陈骄阳写的新闻报道有几篇得了奖,甚至有几篇散文也获了奖,万里长征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其次,选题。要写什么呢?立意比文笔重要啊!意境都没有,文笔再好有什么用?反映人生,记录时代,说得好听!怎么反映?你活明白了吗?你都不知道未来在哪儿,彼岸在哪儿,又如何照亮别人前进的道路呢?于是,在开了无数个头,又被自己深深否定之后,陈骄阳决定暂时封笔,自己先活明白再说。

    工作那几年,陈骄阳每天认真做事,时刻像一个海绵一样,吸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营养,有些营养味道好一点,她就多多吸收;有些营养让她消化不良甚至背负不动,不重要,那就尽可量地多一些感受,顺境逆境都是人生啊!

    但是说也奇怪,可能是因为陈骄阳早已做好了接受一切困境的准备,反而她工作那几年一路顺遂,都没碰到过什么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波折。

    痛苦使人伟大啊,都没有痛苦,怎么伟大?怎么写作?

    唉,我太痛苦了!陈骄阳想。

    工作这几年,大公司体验过了,小公司也待过了,陈骄阳想就算再工作个十年八年也就这样了,没有意义。所以在无数次感觉百无聊赖之后,她决定继续读研深造。

    她现在活得这么浅薄竟然还这么痛苦,是不是因为读书少了,所以参悟不透生活的真谛?

    都说读书使人明智。唉,不管是不是,多读点书总是没错的吧?

    说干就干!陈骄阳从来都是个行动派。

    这个时代,什么最宝贵?生命!

    时间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万般来不得浪费!

    陈骄阳至今还很清楚地记得,她在QQ上跟北大研究生学长讨要考研经验时,学长曾问她,陈骄阳,你考虑好要走学术路线了吗?如果你不是要走学术路线,其实读不读研没有什么意义。

    估计以学长对她的了解,怎么看她也不像是个醉心学术的人。

    陈骄阳能感受到学长诚挚的关心和建议,但是她也没办法把她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长篇大论地说给学长听,毕竟这个所谓的理想到目前来说,连自己都觉得可能只是个笑话。最后她只能心怀感恩地郑重回复了一个字:嗯!

    学长也不再多说,只是尽心尽力地帮陈骄阳搜寻人文学院的本科笔记,向她介绍不同教授的不同风格和研究方向。

    如果真的放弃考研了,陈骄阳第一时间觉得最对不起的,竟然是这位好心的学长,而不是自己。

    那个郑重的“嗯”字,现在想来真让她脸红!

    陈妈也是个行动派。

    陈骄阳觉得自己行动力之所以那么强,看来多半是得她妈的真传了……

    就在陈骄阳辗转反侧一夜还思考未果的时候,第二天一大早,陈妈就喊陈骄阳去水果店里了,说趁着上午不忙,要带她去小嘉的办公室坐坐,让她自己跟小嘉聊聊。

    聊什么啊?要不要这么着急啊?真的是……

    尽管心里不情不愿,陈骄阳还是顺从地来到了水果店,被她妈带去隔壁公寓楼上小嘉的办公室了。

    一进门,小嘉热情地打过招呼,就带陈骄阳先简单参观了一下办公室。

    那是一间不大的办公室。一进门是客厅厨房小阳台,用作培训学习。房间有两个,一个就是陈骄阳现在在的办公室,另一个在隔壁,摆了两张美容床,做美容体验室。墙面上见缝插针地张贴着产品、公司、美容手法的海报。办公室里摆了一套茶几,一套老板桌椅,椅子后面摆了两个书柜,一个摆满了奖杯奖状,一个存放着各种资料。

    陈骄阳和她妈坐在双人沙发上,双人沙发靠背上面摆放程嘉晋升各种职级的证书。一个不认识的男士坐在单人沙发上,小嘉坐在茶几对面的小板凳上,还有一位不认识的女士也坐在小板凳上——坐在小嘉和陈妈之间。

    小嘉是个个头矮小,身材胖胖的小伙子,长得很白,讲话语速特别快。他热情地招呼陈妈,泡上了功夫茶。“阿姨,这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哈,戴着眼镜,一看就特别有书生的气质。”

    陈骄阳笑了笑,没说话。心想,你是想说书卷气吧?

    陈妈接过话去,“对,这就是我女儿,陈骄阳。骄阳,这个是你小嘉哥。”

    从小到大,陈骄阳经历过太多这种场面了。她一直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小孩儿,——长得漂亮,性格乖巧,关键是学习还好。每次当别人夸赞她的时候,她妈都会骄傲地让陈骄阳跟他们打招呼。应付这种场面对陈骄阳来说驾轻就熟。只见她乖乖地问好,“小嘉哥好。”

    小嘉忙不迭地应道,“哎,好,好,你好,我叫程嘉,他们都喜欢喊我小嘉,我比你大一点,你叫我小嘉或者小嘉哥都行。”说着说着小嘉又笑道,“我文化不高,突然间见到高材生还有点紧张,都不知道说啥好。骄阳,一听这个名字就霸气啊。阿姨,骄阳,你们喝茶。”

    “对了,阿姨,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个是李航,是最早跟我一起干美畅的伙伴,”小嘉指了指坐在单人沙发的男士。随后又指了指那位女士,道:“这个是娟姐,是牡丹江的伙伴,刚好这两天过来沙龙学习。”

    大家互相点点头就算打过了招呼。李航说:“程总太谦虚了,程总可是年薪百万的人,有句话说得好,英雄不问出处。”

    小嘉笑着说:“是,我哪里想过一年能挣一百万啊,我看着也不像一年挣一百万的人啊。”

    李航说:“是啊,所以说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