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堂主好不好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阴影

    “前情提要:秦柳依好奇外面的掌声雷动,稍一开门,就撞见李动和陶夭夭向楼外跑动;从小菁嘴里得知他胜利后,不由满脸疑惑;与此同时,兵器架被抬上圆台,阿古率先叫阵,拉开了武斗。”

    ……

    ……

    说时迟,那时迟,阿古蓦然发力,即刻就将举过头顶的齐眉棍抽撤回来,往脖颈前一横,不偏不倚地将刺贯而来的棍尖阻拦。

    如此看来,岂非正像宋今朝所说,倘使谢志宏对准的并非是离头颅顶多半尺有余的咽喉,反倒向三尺远的腰口打去,这虚实结合的一击,或许真能痛到阿古的脾胃里。

    而刻下,则演变成了两股力量间的较劲。

    无论谢志宏如何咬牙憋气,在体格上,到底是比不过阿古的;只见原本伸直的双臂一寸寸被压得弯曲,终是臂膀一软,手中长棍被荡飞开去。

    蜡白的齐眉棍毫不留情,稍作整顿,便撵打追击。

    谢志宏已成了斗败的公鸡,忙不迭地撤步退去。

    然而后退的脚步比之前进,终究要慢得些许,眼瞅着距离已是越来越近,心头又毛又急,一个趔趄不稳,人已倒栽在地,瞪大了眼睛,惨望着长棍将自己的脑浆捣烂。

    到底念在这里是秦柳依掌控的风雅集,哪怕心头再恨,阿古也不愿闹出人命,劈棍之势在最后一刻消弭,仅仅是抵在了谢志宏的额头上,冷冷冰冰。

    “承让。”阿古由齿缝里冷冷挤出两个字,继而甩手,将齐眉棍扔回兵器架。

    谢志宏连滚带翻下得圆台,不但没了颜面见黄清欢,也无法在冷眼奚落中久待,像极了过街老鼠,捡枪遮头,快步离开。

    胜了一场的阿古豪气干云,猛地喊一嗓子:“谁来?”

    声势威风而震撼。

    旋踵,即见一个身形不输的孔武大汉缓步行来;第一时间,也是撕碎文绉绉的衣衫,露出一身虬结肌肉的同时,幽幽道:

    ““五虎断门刀”,愿与阿古先生比比看。”

    用单臂端捧的重刀,岂非是金灿灿!

    “五虎断门刀”……宋今朝擦了擦额前的汗……历朝历代,这路刀法岂非都是炮灰一般的存在,俺离了江湖十数年,怎么,还有呆子靠着这路刀法与人对战?

    可阿古的脸上却没有想象中的好看,瞳孔幽微缩紧,询问道:“阁下开始彭春山?”

    “正是。”

    难怪!

    宋今朝虽然认不得这位彭春山是谁,可一听他是开创这路刀法的彭家后裔,始才觉得不该小看。

    阿古没有了先前那般以棍对棍的托大,而是仔细在兵器架上来回挑选,随后捧出了一对分量更在重刀之上的双花板斧,始敢与之一战。

    重刀对沉斧,不但注重力道,也得兼顾灵巧,所在当两件兵器在空中礼数般碰撞后,阿古并不率先出手,而是利用不俗的轻功退开,随后围着彭春山游走、绕环。

    彭春山从来不管对方的试探,像每一个使“五虎断门刀”的人一样,脚步一挺,起手式便挥舞起来;“一飞冲天”、“二分明月”、“三户亡秦”、“四海升平”……连招式的顺序都不存在变改,看上去简直出奇的呆板。

    每一招都不见新意,每一式都在阿古的预料里。

    他和不少断门刀客掰过手腕,只凭经验,就轻松躲闪,眼看最后一刀“十面埋伏”也使了出来,多多少少是有些失望的。

    想不到就连彭春山的“五虎断门刀”亦是如此平凡,哎,亏我还警惕得厉害!

    按照他的经验,只消把这最后一刀躲开,便会露出空荡,自己大可趁机将其打败;可谁知他脚步向后一踩,居然蓦地踏空,赶紧扭头望去,顿时面露惊骇!

    我怎么如此粗心大意,竟未发觉被对方逼入了边缘!

    只有置身事外的高手才明白,哪是什么粗心大意,根本是阿古没时间留意。

    此时此刻,宋今朝不由得感慨:“彭家的刀果然不一般。”

    唯有缜密瞧看,才会发现彭春山的“五虎断门刀”是和其他人不同的;一样的起手式,旁人十招便是十招,可他的十招却似一招,环环相扣,分毫不给对手留下喘息的时候。

    阿古固然能凭以往对阵“五虎断门刀”的经验将招式一一闪躲,却也连一点注意周遭环境的空档都没有。

    眼看即将坠落,再去思忖是否大意已没有。

    他几乎是下意识将双斧砍进圆台中,跟着膂力疾迸,扯住坠降的身形,打横旋扭在半空,阴差阳错地把那招“十面埋伏”避过,更是尤为好运地绕到了彭春山的背后。

    刻下两手空空,又将如何同彭春山的重刀争斗?

    阿古突地把心一恨,半点颜面也不顾,趁着彭春山没能及时转身,如猎豹一样扑涌;左手禁锢彭春山的脖颈,右手从腋下反穿过、遏止握刀的手,两条腿牢牢锁住胯骨,憋足了一口气,肆不放松,像极了一只缠住树桩的无尾熊。

    被如此桎梏的彭春山再难行动,强撑了一盏茶后,只得认输,让阿古松手。

    “古先生可真教我见识了什么叫做灵巧机变。”说这话的彭春山多少语带嘲讽。

    阿古反驳不得,只得向他抱拳拱手:“多谢彭兄让我大开眼界。”

    从鼻息哼出一声冷冽,彭春山转身退却,分毫不见留恋。

    台下嘘声不由得连成片,阿古板着脸,默默接受这一切。

    随后,只见一抹黑色身影幽幽向前,指尖在持柄上轻轻一挑,那一对双花板斧就脱离了斩入圆台的裂陷,凌空翻旋几圈,再落回此人的手里边。

    此人三角眼、高梁鼻,嘴唇上有条疤痕明显,以致浓密的胡须都像是断了一截。

    待到将斧头安置在兵器架前,从上面拾起一件兵器。

    “你知道的,我用双拳;倘使想要胜过我,不如试试用最长的软鞭。”他竟是在为阿古挑选。

    面对软鞭,阿古当然没接,目光灼热地盯凝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冷镜!”

    此人当然是与他一样在风雅集里当护卫的冷镜,由始至终,他都不曾赢过的冷镜。

    两人其实是师兄弟,在师傅的嘴里,阿古的天资更胜冷镜,可从入门的那天起,他就一直被冷镜刻意压制,输得多了,渐渐便生出了阴影;有段时间,他其实具备胜过冷镜的本领,可每每在动手之前,内心就有声音在呐喊着自己输定!

    刻下,冷镜在圆台上负手站立,高高在上地向阿古瞥看去。

    在这般阴沉的逼视下,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滴。

    “师兄放心,并非由我同你比。”阿古用袖子抹一把汗,长长舒了一口气。

    “那是谁?”

    阿古幸灾乐祸道:“‘大马金刀’的宋今朝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