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到底咋回事
繁体版

第77章 平后蜀

    北路战况先暂且搁下,让我们来看看宋朝的东路军:

    首先还是简要介绍一下四川(重庆)至江陵的地形。

    从后蜀的角度来看,白帝城是前方第一重要据点,沿此顺江东下,首先是著名的景点三峡,之后直到秭归,这一路江面现窄后宽,陆地则是群山连绵,若没有掌控水路,则行军与后勤补给都极为困难。

    秭归以西则相对好一些,秭归、宜昌等地平坦,进而往东至江陵方向,防守方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所以三国时期,刘备因关羽之死,冲冠一怒出川报仇,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经过了艰难的前期进军,最后东吴陆逊退无可退,死死的在猇亭(今宜昌市猇亭区)这个地方顶住了刘备,双方隔江联营数十里,最后靠着一把大火送走了刘备。

    本来陆逊想挟大胜之威西进灭蜀,然而最后却在白帝城这个要塞面前碰了钉子,蜀吴经此一战也把国界线确定在了白帝一线。

    回到宋军伐后蜀,此番刘光义、曹彬率军西进,由于之前打下了南平(荆南),宋朝已经占据了峡州(宜昌)、归州(秭归),所以他们此次进军省去了很多繁杂的课前作业,可以通过较短的行程便抵近白帝城。

    事实果然如此,刘光义、曹彬出兵后,通北路军一样,依靠宋军战力的巨大优势,无论是面对后蜀的岸上营寨还是江中战船,都不费吹灰之力,先后破敌数座营寨、斩获敌军5000余人,俘获敌战船200余艘,消灭水军6000余人,所向披靡的向白帝城进发。

    然而白帝城毕竟贵为后蜀东线第一要塞,蜀军在此经营已久,此番听闻宋军前来,还特地对防御工事进行了强化。

    他们在江上设置了三道拦阻索,岸上依次部署了数座营寨和数量众多的投石机,意图把这里变为水陆两栖绞肉机。

    然而刘光义、曹彬丝毫不慌,在远远地将要行至白帝城后,俩人仔细观察了一下周边山川水情,许久之后互相对望并点头说道,“就是这里了”,之后他们拿出了赵匡胤出征前赐予的锦囊。

    锦囊里就是一句话:

    你们到了此处,战船停下军队上岸,从陆地前进攻击,取得优势后再令战船前出进行辅助攻击。击溃后蜀防御后,再继续乘船前进。

    二人严格按照最高指示,让士兵下船后,飞速奔袭,跑了将近一个半马(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许,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成功的攻破了蜀军防御。

    长距离急行军后马上投入攻坚战并一举胜之,抛开蜀军战力孱弱,也亦可见宋初禁军之彪悍。

    这里也许大家会有疑问,赵匡胤怎能如此神机妙算、料敌千里,我觉得这里面更大的功劳还是应该归结于王昭远派出的投降3人小分队,他们提供的情报足够详实精准,为宋军伐蜀立下了大功。

    后蜀主持白帝城防务的是宁江节度使太原高彦俦,他和北路的主将韩保正一样,是个能够迅速认清现实的人,眼见精心布置的防线被宋军一攻而破,他决定死守白帝城。

    可他不如韩保正幸运的是,他身边有一个狗屁不懂还爱装的监军武守谦,这哥们听说主将决定坚守,异常生气的说道:

    宋军到了城下我们还不去揍他,难道还等着留他们过年啊?

    豪言壮语之后,他便不再理会高彦俦,自行领兵千余人出城与宋军野战。

    也许是这份勇敢感动了上天,武守谦带着这1000多人在城外一个名叫猪头铺的地方,被宋军暴打了一顿,武同志顾不上被揍的一头包,撒丫子就往城里跑。宋军在后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城下。

    毕竟是政委(监军),守在城头的高彦俦也不敢关闭城门不让其进,于是宋军就这么一路追击进入了坚固要塞,战况到此再无悬念。

    尽管后蜀军队自主将高彦俦以下,全都鼓足勇气正面与宋军搏杀,但仍然无法扭转败局。

    高彦俦身中10余枪后回到府第,左右劝他骑马逃跑,被他拒绝了,又劝他干脆投降宋军,他也以家人百余口俱在成都为由,拒绝独自苟活。

    最后高彦俦关上府门,整理好衣冠,向着西北方向再拜,登楼自焚而死,他也成为了此次后蜀亡国战役中为数不多的死节之士。

    说回北路战况。

    965年一月,蜀主孟昶听闻他的“诸葛孔明”王昭远大败后异常恐惧,赶忙拿出私房钱现地招募兵员,拼凑了1万多人的部队前去支援剑门关防御。

    这次他给增援部队安排了级别相当高的指挥班子,主帅是他的儿子、后蜀太子孟玄喆,副帅是两位宰相:武信节度使、兼侍中李廷珪以及前武定节度使、同平章事张惠安。

    孟昶的宝贝儿子孟玄喆今年还不到28岁,三年前被立为太子,本想着经过几年朝政历练应该有所增益,然而事实证明他是个连自己窝囊老爹都不如的妥妥二世祖。

    这次他授命领兵,在前线局势依然危如累卵的情况下,丝毫不为所动,不仅用昂贵的蜀锦装饰军队旗帜,还随身带着数十名姬妾伶人,乘撵行军。军队将士看到这样的太子殿下,士气军心可想而知。

    然而尽管情况糟糕至此,但不代表后蜀就失去了苟延残喘的可能,原因便在于剑门关。

    剑门关就是三国时期之剑阁,若论蜀道各处隘口,险峻者以剑门关为最。纵使前沿险隘皆被突破,只要剑门关在手,一切就犹未可知。

    当年姜维带领3万兵退防剑门关后,钟会邓艾近20万大军毫无办法,迫使钟会已生退兵之意。最后还是邓艾退回阴平,以60岁高龄玩命翻越阴平道,才终结了蜀汉。

    王全斌等人到了剑门关之后,面对如此天险也是颇为忌惮,几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破关之策。

    最后还是听闻蜀军降卒说道,有小路可通往剑门关背后,王全斌等才决定采用分兵前后夹攻之策。

    蜀军并非无所防备,宋军的偏师在翻越重山后于险要处遇到了蜀军布防的营寨,然蜀军将士早已无心恋战,碰见宋军后一枪不放就舍弃了如此险要之地,使得宋军偏师与主力在剑门关顺利实现夹击态势。

    宋军两路兵马奋勇攻击,剑门关天险一战而克,王昭远统帅的的大军被斩杀1万余人,他本人则趁乱逃至附近的百姓家中。

    这一战彻底摧毁了王昭远的精气神,他一边不停的哭泣到眼肿,一边神经质的不断念叨:运去英雄不自由。

    都到这个时候了,还竟然还觉得是“时来天地不同力”,才造成他今天“运去英雄不自由”。

    王昭远这种货色不提也罢,后来没多久王昭远就被宋军擒获。

    孟玄喆还没走到剑门关便听说天险已失,瞬间便被吓破了胆,也顾不上玩耍嬉乐,直接以从未有过的快速度退回成都了。

    孟昶听说最后的屏障已经丢失后,按照历史惯例询问身边大臣如何是好,大臣们也与历史高度的相似,分成了主战、主和两派。

    然而无论是三国时的刘璋还是刘禅,蜀地的政权基本没有在敌军兵临成都后还继续选择坚守的,原因不外乎军心已丧,前面的那么多重天险都挡不住敌人,谁还有信心能守住成都。

    孟昶最后关头说出了他这辈子整的最明白的一句话:

    吾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不能为吾东向放一箭,今虽欲闭壁,谁肯效死者!

    之后便派人向王全斌请降。

    后续就是王全斌率军进入成都,而东路的刘光义、曹彬在白帝城大败蜀军后,未再遭遇任何抵抗,一路行军,也与数日后进入成都,宋朝两路伐蜀大军完成挥师。

    此次宋军伐蜀之战可谓漂亮至极,从964年十二月出兵到孟昶投降,前后不过66天。

    宋军以少于敌人的兵力,一路攻克险关、破敌制胜,使得自晚唐以来前后割据近60年的蜀地46州、240县之地及534000户人口重新回归中原。

    然而这也是此次伐蜀之战最后的巅峰了,稍后赵匡胤就将迎来令其几年内挥之不去的噩梦—蜀地叛乱。

    讽刺的是,老天爷就像是给赵匡胤开玩笑,前面灭亡后蜀有多顺利,后面平定蜀地叛乱就有多崎岖。

    在介绍蜀地叛乱之前,我们还是要对宋军灭后蜀做一个总结:

    也许大家在了解了宋朝这次灭蜀的过程后,会感到不可思议,占据天险之地竟然颓败如斯,简直与我们的固有认识完全不符。

    在传统的印象里,蜀地政权都应该是像蜀汉那样,我不出川打你就是好的了,你中原还敢翻秦岭、越蜀道来进攻我,简直是胆大包天,必须让你有来无回。

    但是为什么独后蜀这么菜鸡呢?

    其实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因为三国这个大“IP”在历史爱好者圈子里影响力实在是太大,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都主观的把蜀地政权等同于蜀汉,认为这里坚不可摧。

    但事实上,纵观整个历史,刘备、诸葛亮建立的蜀汉已然是蜀地政权的巅峰了,甚至可以说是仅此一例而已。

    抛开蜀汉,大部分政权都像后蜀一样,没人打的时候自鸣得意,一朝被打便举国灭亡。

    远的不说,我们就说前蜀,王建于唐朝末年天下动乱之际,建立了前蜀,凭借着中原军阀混战侥幸存活。

    然而等到后唐李存勖刚刚统一中原后,便立即派兵进攻前蜀。

    后唐军队从出师到灭前蜀,前后也不过70余日,其中仅仅在阳平关附近打了一场像样的仗,其余地方前蜀军队都是一路投降。

    而前蜀灭亡之时,距其建国才刚刚过去了2代帝王、18年而已。

    在一代目王建还能和位居凤翔的岐王李茂贞打的有来有回,并攻占秦、凤、成、阶四周之地的情况下,王建死后不过7年就衰退至此,前蜀与后蜀相比,真可谓半斤八两。

    对争夺天下而言,失败从来都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再强大的军队、再险要的地势,失去了进取的精神和民心,都会一败到底。

    以前、后蜀为代表的绝大部分政权之所以与蜀汉差别如此之大,核心原因也正在于此。

    但凡天下大乱,割据蜀地的政权凭借蜀道之天险,都不会成为强大的中原王朝第一攻击目标,他们也因此容易放松懈怠、骄奢淫逸。

    换句话说,凡是蜀地政权的执政者需要远比其他地区更强大的自强自律精神,才能保住政权向上的态势,否则便是逆水行舟,非但不进则退、更会一退千里。

    归根结底,还是欧阳修的那句名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对个人来说,学好很多年、学坏一出溜,对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刘备、诸葛亮建立的蜀汉政权,凭借着前后数十年孜孜不断的昂扬奋进,不仅成为历史上蜀地割据势力的巅峰,更是最终成为了某种意义上封建时代华夏精神的图腾。

    刘备一辈子风雨漂泊,将近60岁才拥有了西川和南荆州一小片基业。

    饶是如此,面对一辈子胜少败多的强敌曹魏,硬是虎口拔牙取得了汉中,期间倾举国之力数度鏖战,斩夏侯、退曹操,关羽更是在荆襄之地屡破曹军,打出了三国时代武将的巅峰—威震华夏。

    蜀汉在综合实力不如对手、内部派系复杂林立、国内民心尚未稳固、盟友孙吴首鼠两端的情况下,领导层身体力行,凭借着兴复汉室的精神和昂扬向上的作风,团结整合所有的力量,这才以弱胜强,打出了蜀汉的国威和历史地位。

    诸葛亮时期与刘备时期则既有承接又有断档,因为关羽之死、夷陵之败,蜀汉实力大损,等诸葛亮接手时已然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但惟有诸葛丞相可以转危为安,再创巅峰。

    他统揽国事而君臣不疑、严刑峻法而百姓悦服、奋勇兴兵而举国不怨,以区区一州(益州)之兵,打的历史奇才司马(懿)宣王唯有固城紧守、务求自保。

    终丞相在世,强大的曹魏迫不得已只能雍凉不卸甲、中国不释鞍;而丞相死后,一代英主曹睿随即开始大兴土木、懈怠堕落。

    丞相之才世所罕见,丞相之德举世无双。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仅凝聚了一代代蜀国的君臣百姓,使得在丞相死后,蜀国仍能保持自强自律、奋进不屈的向上态势。

    这种精神更是跨越了时空、穿透了历史,使之成为了民族脊梁,中国人对诸葛亮奉若神明,有诸葛才有忠武,提丞相便是孔明。

    在顺境中不骄傲自满、安于现状、肆意妄行,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心怀远大、砥砺向前,这就是刘备、诸葛亮为代表的蜀汉成功的原因,也是前蜀、后蜀为代表的政权失败之根源。

    自律自强者他人难胜之,人生本就是吃苦奋斗的一生,极端点说甚至是精神二百五加自律苦行僧的一生,一时的纵情享乐都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标好价码,且行且苦且艰辛,希望能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