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臣
繁体版

第五百五十三章:加冠军大将军

    …

    从薛府走后,李世民便是强忍住兴奋之色,径直回到长安。

    甫一回到宫中,高君雅等人便是风风火火的联袂而来。

    李世民心里一抖,还以为是何处传来的坏消息,最近半年来,他真是如履薄冰,但抬头一看,高君雅等人全部是面露笑意,前面领头的高君雅更是脚步轻快,一脸得意之色。

    “陛下,岭南来信”,高君雅从怀中掏出高冲上禀的奏疏,双手奉上。

    李世民顿时大喜,不等张阿难上前转接,便是亲自下陛,大步上前取过来。

    待展开奏报之后,从头到尾一看,李世民大声叫好。

    “攸之这一手分化瓦解真是好彩”,李世民朗声笑道,然后冷哼一声,“入朝自辩,等那宁长真入朝,朕且看他如何自辩”。

    “陛下,宁道明已伏诛,宁长真已在入朝途中,对于宁纯、庞孝泰等人何处奖惩,还需尽快定夺”,高君雅等李世民平复下来后便是直言道。

    李世民手捧着奏报回到座位上,闻言微微颔首,若有所思,“你们觉得应该如何?”

    高君雅看了看其他三人,直言道:“南合州刺史宁纯忠心为国,应当重赏,另有南尹州都督府长史卢德用、东罗县令卢南等人,也当酌情封赏”。

    “那白州庞氏呢?”李世民挑眉问道。

    听得李世民问及白州庞氏,高君雅尚未回话,萧瑀便是冷哼一声,“庞孝泰畏惧宁賊淫威,附逆从贼,自当惩戒”。

    “但他后来及时醒悟,并未造成损失,且助力良多,又该如何?”高士廉慢吞吞的说道。

    萧瑀之将脸迈到一边,不予理会,反正在他看来,附逆从贼,必须严惩,他的脾性就是这般刚硬。

    李世民不置可否,并未表态,看向沉默不语的房玄龄,“玄龄以为如何?”

    “有功则赏,有过当罚,陟罚臧否,陛下自有裁决”,房玄龄微微躬身笑道。

    如何封赏,那自然是皇帝一言而决,李世民无奈的瞥一眼高君雅和房玄龄,这二人心思通透,还真是不如萧瑀这骨鲠之人的言行爽利,萧瑀可不管恁多,直抒胸臆,无所畏惧。

    李世民也不再询问,沉思良久,便是说道:“玄龄拟旨”

    “擢南合州刺史宁纯为钦州都督,东罗县令卢南为姜州长史,南尹州都督府长史卢德用封东罗县男,食实邑一百户,越州合浦统军莫仲文加宣威将军散官衔,白州刺史庞孝泰加通议大夫散官衔,白州兵曹参军庞孝节为番禺军府统军……

    吏部有司,即日铨选姜州、南合州二州刺史”。

    待房玄龄拟旨过后,李世民一顿,转身从案桌抽出一封图册,略一思索,便是继续挥手道:“再拟,撤钦州都督府南亭、玉山二州,其地并入姜州、廉州,姜、廉二州纳入南康州都督府,传旨南康州都督冯立,即刻接管二州,编户入籍”。

    房玄龄闻言一愣,而后忙是拟旨。

    “至于攸之……”,李世民话语一顿。

    高君雅忙是出列,“陛下,高冲尚未赴任,实不应再加封赏,应责令其即刻到任”。

    李世民摆摆手笑笑,示意高君雅稍安,高君雅也就顺势退下,再不坚持。

    萧瑀看得嘴角直抽抽,心里暗骂虚伪。

    “攸之先前应是银青光禄大夫,现在转广州大都督,便加武散官吧”,李世民皱眉思索道:“传旨,加广州大都督、燕国公高冲冠军大将军散官头衔”。

    高君雅眉头一挑,并未出声。

    房玄龄再次挥毫泼墨。

    这番封赏,李世民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其他人还好,如宁纯、卢南二人,直接擢升,卢德用也直接封爵,乃是这群人里唯一封爵的人,可见李世民对于爵位的重视,但其他人就有些不好处理。

    李世民在高冲的奏报中已经知悉前因后果,对于南尹州都督李光略选择无视,这也是一种敲打。

    至于白州庞氏,有功有过,便是李世民将其罢官问罪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庞孝泰曾经响应宁道明,但有高冲为其表功,李世民终究是选择封赏,给庞孝泰加正四品的通议大夫文散官衔,并给庞孝节升为正四品的军府统军。

    莫仲文也是一样,原本在宁道明占据越州合浦谋反的时候,身为合浦统军的莫仲文没有阻止,反而是明哲保身,使宁道明夺去兵权,本应从重处罚。

    只是后来莫仲文及时醒悟,配合高冲夺城,再加上他本地僚酋的身份,李世民也是既往不咎,给他加一个从四品的宣威将军衔。

    当圣旨传开后,长安官场再次哗然,没想到高冲那厮在数千里外的岭南干得好一番事业。

    至于宁纯平定宁道明,高冲恰好赶上收尾,朝野上下自然而然的便以为是高冲阻止平叛,并且成功的将钦州宁氏兵不血刃的铲除。

    整整一天,高君雅脸上的笑意就没有消失,毫不顾忌的接受他人的赞誉,回到府上后,第一时间便找夫人分享喜悦。

    薛氏听后也是非常高兴,正当高君雅打算将这个消息告诉李秀婉后,薛氏忽然将他拉住。

    “郎君,有两个事要跟你说一下”,薛氏一脸正色的说道。

    高君雅见薛氏罕见的这般正式,也是有些惊诧,“娘子但讲无妨”。

    “第一事就是公主的产期将近,你还记得当时冲儿跟我们说的事吗?”薛氏盯着高君雅的脸问道。

    高君雅一顿,然后点点头,“自是记得,若是女儿,则许配给薛家小子”。

    薛氏闻言只是面色有些复杂的说道:“今日御医前来例行检查,我问过了,是女孩”。

    高君雅将端起的茶杯缓缓放下,微微颔首道:“那自当履行承诺,薛家小子现今也不过五岁,成婚尚早,而且我也见过,那小子聪惠机敏,将来必有成就”。薛氏听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默然点头。

    从私人感情上,薛氏也是非常复杂,一方面肯定是想继续和娘家联姻,巩固感情,一方面也是对未来有些担忧,毕竟薛元超那小子现今不过五岁,一旦订下娃娃亲,那将是彻底绑在一起了。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万一薛元超中途夭折,那对于高氏来讲,可就非常难堪。

    不过既然高君雅也是赞同履行承诺,那自然是按照高冲的意思来,毕竟高冲既是父亲,也是高氏未来的家主。

    见薛氏这般神情,高君雅也是宽慰笑道:“娘子别想那么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个承诺肯定是要履行的,不然传出去岂不是说我高家无信无义,那薛元超甚是聪敏,小小年纪便是袭封国公,可不会辱没我们的孙女”。

    薛氏闻言这才扯出一丝笑意,然后说到第二件事就是脸色一肃。

    “郎君,你是不是对另外一个孙女有些忽视了?”薛氏心疼的说道,一边说着还埋怨的瞪一眼高君雅。

    高君雅愣住,然后问道:“你说盈儿?”

    “那不然呢”,薛氏瞪他一眼,“我跟你讲,我可是将盈儿当作亲孙女一般,冰儿出嫁后,幸亏有这妮子陪着,还天天去后院佛堂里看顾阿娘,就跟亲生的一样亲”。

    高君雅直点头应着,“这是自然,我也是拿她当作亲孙女……”。

    话还没说完,薛氏便是怼道:“那你亲孙女过年也有十二了,虽然成婚还早了些,但可以提前寻摸一下好人家啊,提前定个亲,也好让人知道,咱还有这一位孙儿,也免得盈儿受委屈”。

    高君雅悻悻笑着,“才十二,早了些吧,冰儿也是到十八九出嫁的”。

    薛氏无奈瞪他一眼,“你是真不懂女儿家心事,盈儿在家里没名没分的,阿珪也会心疼啊,咱就把盈儿当作亲孙女一样,提前寻摸一个如意郎君定个亲,让人知道咱们重视,这下你明白了吧?”

    高君雅缓缓点头,“这些娘子做主便好,我也会多加留意”。

    李盈儿的亲生父亲是李珉,也就是前隋户部尚书李子雄的儿子,李子雄卷入杨玄感谋反一案,父子二人皆被杨广所杀。

    后来唐军攻破洛阳,李世民将定居洛阳的韦珪赏赐给高冲为妾,高冲不仅抱得美人归,更是白捡一个乖巧可爱的闺女。

    因为李子雄也是渤海脩县人,膝下仅有李珉一子,杨广这算是将脩县李家给灭门了,高冲顾及韦珪的情绪,就没有让李盈儿改姓,也算是给李家延续香火。

    在原本轨迹上,李世民攻破洛阳,将韦珪据为己有,但李世民对于韦珪还是很不错的,登基后册封韦珪为贵妃,位列四妃之首,在后宫的地址仅次于皇后长孙无垢。

    更是封李盈儿为定襄县主,视若己出,养在宫中,李盈儿长大后,李世民将其嫁给薛国公阿史那忠。

    阿史那忠出自突厥王族,其父是突厥贵族阿史那苏尼失,阿史那苏尼失在突厥的地位可是相当高,因为他是启民可汗的胞弟,而现任突厥大可汗頡利可汗则是启民可汗的第三子,因此啊阿史那苏尼失也就是頡利可汗的叔父。

    阿史那忠就是頡利可汗的堂弟。

    頡利可汗晚年施行暴政,逼反突利小可汗,致使突利小可汗叛逃大唐,頡利可汗便册立叔父阿史那苏尼失为小可汗。

    只是頡利可汗万万没想到,在他兵败之际,正是他的堂弟阿史那忠将其生擒,献给大唐,然后阿史那苏尼失也率部投降大唐。

    李世民对阿史那苏尼失父子二人赏赐丰厚,拜阿史那苏尼失为右卫大将军,兼宁州都督,封怀德郡王,拜阿史那忠为长州都督,封薛国公。

    后来阿史那忠东征西讨,从征高句丽、薛延陀,屡立大功,死后追赠镇军大将军、荆州大都督,谥号为贞,时人将其喻为金日磾,评价甚高。

    见高君雅将这事放在心里,薛氏也是脸色缓和,一边给他斟茶,一边温声说道:“你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整天忙于公务,也要爱惜身子才是啊”。

    高君雅喟叹一声,拍拍薛氏的手,“忙不了几年了,至多两年,我就退下来,专心在家含饴弄孙咯”。

    薛氏可不是无知妇人,闻言脸色一顿,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声道:“只要平安就好”。

    甘露殿,李世民正在召见一名文士,只见这人年约四旬,下颌的短须修理得一丝不苟,此时正襟端坐,颇有气度。

    “僧奴”,李世民看向这名文士,面带笑意,“前番你沿途看送突厥人出境,可曾发现突厥阵中有何异样?嗯、也就是不同寻常之处?”

    那名文士正在品茶,闻言也是一顿,仔细回想一下,便摇头道:“并无异常,若有异常,臣必然及时上禀,突厥人唯恐折在关内,两日退出长城,三日退回代北,甚是迅速,并未见得有何异常”。

    这人正是殿中监卢宽。

    这人的身份可不简单,卢宽这个名字或许有些不响,他的原名可能更为人所知一些,他原来叫豆卢宽,李渊建国称帝后,下旨去“豆”姓“卢”,赐汉姓“卢”。

    卢宽,字僧奴,乃是鲜卑人,世代公卿,曾祖豆卢苌是北周涪陵郡公,祖父豆卢永恩是北周沃野县公,父亲豆卢通是前隋南陈郡公,他的母亲是隋文帝杨坚之妹昌乐公主。

    大业末年,卢宽出仕为梁泉县令,隶属于河池太守萧瑀麾下,后随萧瑀降唐,因其家世显赫,李渊特有招抚,赐姓“卢”,拜岐州刺史,封芮国公。

    实际上卢宽在大唐立国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功勋,但他作为前朝贵胄,隋文帝的嫡亲外甥,身份非同一般,李渊为稳固新生政权,着重封赏,也是情理之中。

    李世民登基后,便将卢宽征召入朝,拜殿中监,这算是重用。

    到高冲总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岐州刺史卢宽,卢宽可是李渊一手提拔,现在李渊隐居岐州仁寿宫,所以……

    高冲之所以会对卢宽格外在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妻子万春公主李秀婉,在原本轨迹上,应该是嫁给卢宽之子卢怀让,只不过现在已经让高冲抢先了。

    在几个月前,突厥南侵,最后在郃水退兵,当时的李世民便是命令殿中监卢宽和统军赵绰沿途护送突厥大军离境。

    只是卢宽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时隔数月后,李世民还回来问他,突厥阵中可有异常,如卢宽所言,若有异常,他肯定早就汇报了,也不会等到现在了。

    听得卢宽的话,李世民心不在焉的点点头。

    “陛下,莫非突厥又有异动?”卢宽不解其意,顿时脸色一变,急忙问道。

    李世民只是摆手一笑,“咄苾老儿自顾不暇,怎敢有异动”,说到这里,李世民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