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太子带偏了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老人的话使得人们的心里一紧,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隐情?

    两个女娃不知所措,愣愣地看着师傅。

    只见他努力地起身,艰难地回到屋里翻出一个油布包,来到卢象升的面前双膝跪地。

    “卢大帅,这是两个女娃的家谱,他们的父母并非鞑子所害,凶手正是那衣冠禽兽的唐通。还请卢大人给二女做主。”

    话到此处,老人一阵剧烈的咳嗽,嘴角渗出血丝。

    看得出他尽管外表平静,内心却是波涛汹涌。

    卢象升把老人扶到凳子上,命人备了碗热水。招呼吴阿衡来到近前,一起听他讲述原委。

    女娃的祖上叫林瀚,曾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林氏家族当时非常有名,四代出了八个进士,五个尚书。

    她俩的爷爷乃进士出身,在九江府任职时,被奸人构陷充军至此,变成了军户。

    七年前,清军入关抢劫,唐通非但不予抵抗,反而率先逃遁。

    这小子也是聪明,并未向京城方向撤退,反而带了几百人躲到了他们这里。

    看到了女娃的娘亲,觊觎她的美貌,用抗清的名义将村里的男丁支走,准备对其用强。

    那女子也是个烈性子,逃跑途中跳崖了。

    村里其他的妇人就遭殃了,沦为那些**的发泄对象。

    男人们回来后,一起和唐通他们拼命,哪里是那些**的对手。

    不仅如此,唐通为了掩盖罪行,竟然下令屠村。全村百十口人,无论男女老幼,一个活口不留……

    讲到这里,或许是情绪所致,老人突然浑身战栗,一口老血喷了出来,瘫倒在凳子上,留下了一堆的疑问,再无声息。

    二女直接扑了上去,拼命摇晃着师傅,嚎啕大哭。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结果,人们有些手足无措。卢象升立即让随队的医官上前查探。

    吴阿衡却有些发懵,恨不得现在将唐通活劈了。

    强抢民女的罪过他就得跟着吃瓜捞。现在是百十条人命的官司,尽管那时他不是蓟辽总督,可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罪责在所难免。

    忽然,二妞抛下她的师傅向院门窜去,被王无咎一把薅住。

    “你干什么去?”

    “报仇!”

    “就你,昨天让人追得跟土猴似的,凭什么报仇。再说,唐通也不再土堡,已经被押往京城了。”

    二妞不服气,用那漂亮的大眼睛等着少年,眼眶噙着泪水,流露出难以熄灭的怒火。

    到底是练家子,略微侧身,胳膊猛地一抖,挣脱了王无咎的拉扯,再次向外窜去。

    少年的火气也上来了,小丫头怎么就听不懂好赖话呢?

    一个键步将二妞拦腰抱住,谁承想小丫头下意识的一个滚翻,把王无咎向破面口袋似的甩了出去。

    他屁股本来就疼,再和大地亲切地摩擦,少年是龇牙咧嘴,吱哇乱叫。

    大妞这时才反应过来,拦住了二妞的去路。

    “小妹,他说的没错,我们去了连仇人都见不到。要想报仇,还要卢大人给我们做主。”

    说罢,她拉起小妹跪在卢象升的面前。

    “大人,小女子无以为报,只要大人能为我们的亲人报仇,从今后我们当牛做马,任凭大人差遣。”

    卢象升是一脑门的官司。

    不管吧,怎么都说不过去;管吧,不在他职责范围之内。

    为难之际,听见起身的少年哼哼唧唧,心想,有了。

    一直指王无咎,“两位姑娘,这事儿找我可不好使,你们要真想报仇,找他。”

    两个大美人看向少年,有些不可置信:你这个钦差都管不了,他凭什么?

    少年看了一眼卢象升,只见他冲着自己眨眼睛,顿时明白,这是给他创造机会。

    没想到你一脸正气的卢象升,也有这种花花肠子。

    他揉了揉还在隐隐作痛的屁股,来到美女面前,一脸的严肃。

    “你们当真要给父母报仇?”

    二女齐齐点头,“你能办到?”

    王无咎一脸的傲娇,抬了抬下巴,“当然,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二女齐齐问道,少年则是心怀鬼胎,开始下套。

    “让我帮忙,以后必须听我的,决不能出现刚才那种状况,影响整个计划。”

    “报了仇,你就是我们的恩人,别说当牛做马,这两条命都是你的。现在说说如何报仇?”

    少年的心里乐开了花,心说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轻描淡写地说道:

    “好办,告御状。”

    二女并不知道王无咎的身份,觉得他是听书听多了,不可置信地问道:“你能见到皇上?”

    少年满脸的高傲,认识皇上有什么了不起,认识皇帝的老婆那才是真的牛×。

    满朝的大臣,有几个和皇后说过话的?

    当即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徐徐开口道:

    “见到皇帝不难,不过当务之急是将你师父的丧事办了。”

    二女也明白了,报仇是后面的事,要紧的是师傅的后事。

    吴阿衡留下几人帮着她们操持,队伍继续前行。

    过了正午,远远的可以看到山脊上的蜿蜒的长城,沿着河滩继续前行,与河面的落差越来越大。

    到达墙子岭时,右侧的河流变成了几十丈深得山涧,水流陡然变得湍急,奔腾而下,典型的两山夹一沟。

    岭上筑石城,城高二丈五尺,宽一丈三尺,城楼为砖石结构,坚固无比。

    道路穿过墙子岭,顺着清水河往下八十里,就是兴隆县。

    少年登上隘口,远远望去,山一座连着一座,绵亘不绝,一片葱茏,如同一片绿色的大海。

    一座座山峦,好似海洋中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长城像巨龙在浪花间飞舞。

    后世的长城,只是雄伟壮观的代名词。

    如今的长城尽管年久失修,破破烂烂,周围伫立着星星点点守卫的将士,给人的却是一种悲壮。

    咚咚咚,金鼓大作,呜呜呜,画角声震。

    轰轰轰,炮声隆隆,唏律律,战马嘶鸣。

    一时间天是红的,地是红的,长城是红的,鲜血是红的。一批批将士倒下去,一排排勇士冲上来。

    一代又一代的汉家儿郎,用鲜血,用生命,在这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抵御外族侵略的壮丽篇章。

    看着那些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将士,少年的眼眶湿润了。

    他热血上涌,心潮澎湃,高高地挥舞着手臂,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同志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