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太子带偏了
繁体版

第九章

    每天早朝,崇祯帝比大臣们都积极。在偏殿用早饭,外带批阅奏疏。

    今天日上三竿了,皇帝还没有上朝的意思。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火药局爆炸,把皇帝震糊涂了?

    几位年迈的大臣实在是站不住了,靠在柱子上喘口气。

    被一旁的早朝纪律监督员提醒:站好了,要不然记你的小黑账。

    一群年纪半百人咬了咬牙,坚持!

    盼望着,盼望着,上朝的声音来了,皇帝的脚步近了。

    三呼万岁之后,卷王高坐在龙椅上,一改往日的阴郁,面色朗润。

    习惯性的扫视了群臣一眼,为难地对着当朝首辅孔贞运。

    “孔爱卿,前几日国丈送来一则消息,江南一户人家与国丈同乡,得知北方祸事不断,愿意捐献万两白银以资军饷。朕以为,这是好事,应该予以奖励,爱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不解,江南还有这样的傻瓜?

    南方的士绅们,巴不得北方越乱越好,皇帝才无暇顾及他们在南边胡作非为。怎会还有人捐助,真是吃饱了撑的!

    可皇帝发问了,不能不予理会,孔贞运只好出班应对。

    “陛下,此乃百姓对朝廷的一片忠心,理应嘉奖。”

    “爱卿以为该如何嘉奖?”

    孔贞运琢磨不透皇帝的心思,人家总共给了一万两,若是奖励过于丰厚,等于这银子白捐了,还是精神鼓励比较好。

    “启万岁,臣以为陛下可为其亲题,以为奖劝。”

    皇帝点点头,面带微笑,表示首肯。

    “爱卿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合。不过,若是大户争相效仿,朕就不用上朝了,题字都题不过来,那时又当如何?”

    孔贞运还真没想到这一层。

    不过,他认为皇帝昨天夜里的梦还没醒,竟然盼望着争相效仿。

    出了一个捐款的已经是奇葩了,江南士绅又不缺心眼。只得试探道:

    “陛下,臣谓可予虚职?”

    皇帝的嘴都裂开了,头一次上朝这么舒心。

    “孔爱卿不愧为朕的肱骨之臣,此言甚合朕意。朕打算设立一个荣誉县男的爵位,此爵位无品级,无薪俸,只是参见四品以下官员免跪拜之礼。以后,凡是为朝廷出力达万两白银,无作奸犯科者,皆可授予。”

    大臣们相互对视着,脑子里充满了疑惑:皇帝今天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思来想去,不过是一个没有品级的虚职,没什么了不起。

    至于参见四品以下官员免跪拜之礼,更多是一种象征。再者,大殿里哪个不是四品往上,跪不跪的和他们没关系。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当朝首辅的身上。孔贞运见到无人反对,干脆就坡下驴,何必为这件小事与皇帝为难。

    “陛下,臣谓圣哲所言极是,可令吏部会礼部草拟一章,以供陛下定夺。”

    皇帝再次看向底下的大臣,所有人十分知趣地齐声道:

    “臣等附议。”

    当大臣们认为此事告一段落时,崇祯帝又开口了。

    “孔爱卿,我那个国丈一天到晚的不让人省心,昨日里举荐了一个举子,让朕给个差事。朕仔寻思若真是良才,推荐到吏部考察一下也无妨。仔细询问后发现,对方家有千亩良田,十几宗买卖,可从未给朝廷交过一个铜板。他一个从未给朝廷出过力的人,却跑到朕这里讨要官位,朕这心里堵得慌。”

    众臣的第一反应,你那老丈杆子事儿真多!

    别说他没给朝廷出过力,就是居功至伟,要想当官也得我们点头。

    要是皇帝今天塞一个进来,明天再弄一个进来,以后这朝堂上,就没我们什么事了。

    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同仇敌忾,坚决不允许没为朝廷做贡献的人,混进公务员队伍。

    皇帝的家事告一段落,户部尚书李待问出班启奏。

    “陛下,昨日西直门火药库爆炸,毁坏房屋百余,百姓死伤过千,户部欲拨付银两赈灾,望陛下恩准。”

    闻听,皇帝皱了皱眉,开口道:“不知户部准备调拨多少银两。”

    “今年的夏税尚未收缴,国库已无银两可用。臣几经周转,从各类开支中节省五千两用于赈灾。”

    看着这些面无表情的大臣,皇帝突然想起昨晚那个慷慨激昂的孩子。

    虽说对自己出言不逊,可为了赈灾,想尽各种办法,连爷爷淘汰的字画都拿出来了。

    唯一欠揍的是嘴上没有把门的,把他气得半死。可对大明百姓的情感是真心实意,有一股子冲劲。

    两厢对比,这些大臣,就像一根根朽木戳在朝堂上,等待着房倒屋塌的那一天。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回答李待问,感叹道:“恐怕是杯水车薪吧。”

    这位新的户部尚书到岗还没有十天,生怕皇帝不满意,急忙解释:“陛下,臣尽力了。只是……”

    “罢了,散朝后,你到偏殿,朕有事与你商量。”

    皇帝尽管对少年的一通胡喷气愤至极,但是对于其中的两件事情始终耿耿于怀。

    一是户部贪墨给付九边的银子,一是大明的王爷居然如此富庶,比他这个皇帝滋润多了。

    不过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他开口道:

    “年连天灾战乱,百姓食不果腹,举步维艰。昨日杨卿提议征税,朕以为增加三饷甚为不妥。提议收取商税,以缓解钱粮之紧张。”

    崇祯帝的话还没有说完,底下呼啦啦跪了一地。

    “万岁,不可啊!皇家岂能与民争利?如此,民心尽失,我大明江山根基不稳,还请陛下三思。”

    这种活皇帝早就听腻了,愤愤地说道:“先起来!让朕把话说完。”

    见到皇帝生气了,大臣们只好一个个地站起来,静待下文。

    “征收商税,朕本着商户自愿的原则,缴纳金额超过万两,同样授予名誉县男,可否?”

    大伙一听是自愿缴纳,心里踏实多了。

    有愿意当冤大头的,就让他们往前冲,只要自己身后的那些士绅不犯傻就行。

    犯不上把和皇帝死磕,于是纷纷点头。

    也有机灵的,多问了一句。

    “陛下,那些不愿意交税的,又当如何?”

    皇帝来了精神,眼睛里露出带着嘲讽的笑意,缓缓开口。

    “诸位刚才已经给出定论,不愿意为朝廷出力,就不要入朝为官。不入朝为官,也就不用参加科举。故,朕以为凡是不缴纳商税的商户,本人及其后人,永世不得参加科举。”

    满朝的大臣惊呆了。

    卧槽,原来坑在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