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 受限的天赋
伸出我们的双手,看看自己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也许,这是左右脑的区分?人类大脑天生的限制?我们被造物者受限了?
那么,不妨伸出手,看看自己的那根手指灵活。当然,假如,你的惯用手只有无根手指。
多数情况,我们会更习惯用拇指和食指。这是我们的自然构造也许。
或许,我们的从原始的骨骼机械构造来看一下。
抓取动作,更好的控制一样工具,你会发现,用力最小的方式,似乎就是食指和拇指的夹握。这只需要从杠杆原理就足够来解释。这样,对于手的使用,对于工具的使用,更加的灵活。当然、在复杂的手势,来完成对工具的抓握动作,其他的手指也很重要,但相比,食指和拇指,会更容易。不信,你可以试试,握笔写字的动作。
如果,食指和拇指做主要动作完成,其它是辅助完成。
现在,我们再回到手部的神经构造,整个神经网络,会在循环网络下,分布于手指。仍然,一个不落的网络,就在那里。当然,这里可不仅仅只是动作担当的肌肉神经。复杂的触感神经,也在这里富集。(之前我们说了,触感神经、需要一个密集的空间分布,来完成空间定位,才能够完成足够的触感信息收集,来完成一个触觉模拟的认知)
很显然易见的,我们的手指,虽然有着完整的结构,却在实际的使用中,仅仅需要主要的支配,就足够来完成一个任务。
对于手,运动肢体的控制,在具体的结构力学工程学下,需要一个主体,来精准和准确的控制力和触感的实时反馈。而对于附属,在辅助整个结构的控制完成。
那么,对应的,控制的神经结构呢?对于附属结构,被动控制,协调,很大的一个功能区域,便是小脑的功能。
但,那大脑呢?更多的是去完成主体控制。这需要更多的更密集的反馈。而附属的内容,并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定向的高强度开发和对应。
而这,就是左撇子,不习惯用右手的原因。
而对应的,则是,从感知结构的局限性,到对应感知到认知神经团的功能的形成的局限性,到控制反馈的神经结构,到大脑的分布作用,到控制体系的结构。都会有一个向内的集中形态,来对中心对象做精准调节。
来自于结构,来自于能耗,来自于协调调控,种种的限制,形成的一种有序的集中。
这,就是大脑的,宏观上的,专注。
这同样是大脑的一个限制。但又是如此,才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处理逻辑,来完成大脑的结构逻辑(通道逻辑)。
这样,有了通道记忆,有了通道逻辑。大脑,有了实体上的塑形。
这样的塑形,对于人,对于神经系统,更像是,在塑形下,在硬件的驱动下的系统平台。
而对于人,对应的,会有一个宏观的习惯性神经活动形成。
当然,回到专注这里。专注,只是通道逻辑的一个表现。但更重要的是,专注,依赖于神经调节下的能耗分配,持续的神经活动。有了一个对应的,神经工作模式:主附结构的集中形态。
而对应的,由于专注的存在,大脑的记忆和活动,也存在一个形态,包括主体记忆和逻辑,以及附属记忆和运动。感知,记忆,逻辑,和思考,有了大概的形态。
而下一步,对于大脑的认知学习,专注,无疑是必然需要跨越和利用的关键一环。
为什么记不住,为什么开小差,为什么想不到,为什么看错?这种种的学习困难,似乎,都有了解开的钥匙。
专注的方面,分散。似乎并不是我们喜欢的一个词。尤其在神经活动中。意味着,更自由散落的意识,不稳定的记忆,散落而不稳定的认知,以及难以形成很好的高兼容的逻辑。
但,这无疑又是我们需要打破的一环,在初步的形成能力时,过于的专注,会成为一个瓶颈。我们需要一方面,有一个可专注的集中点,一方面,又要打开尽可能大的网络来形成逻辑和思考。
这也许,是电脑,再一次超过大脑的能力。更大的,可控的,高活跃的神经网络。在这里,在能耗上,有了超越的条件。